楠木轩

父母做好这件不花钱的小事,比上万的早教机构还有效

由 慕容亦凝 发布于 经典

孩子在学校听不懂,成绩差,

背后的原因可能是……

曾经朋友带着她们家8岁多的小姑娘来我家玩,她妈妈一直很抓狂的跟我说:孩子上学后 听不懂、学不会、成绩差,也不知道从何改起。

我给小姑娘讲故事和辅导作业的时候,发现很多她这个年龄段能听懂的故事她理解不了,在单个词无法听懂的情况下,不会根据前后文推断这个词的含义,从而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孩子跟我说在学校里听不懂老师讲什么,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也就在所难免了。

虽然“听不懂、学不会、成绩差”,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在这个小姑娘身上,可能主要原因就出现在阅读理解能力跟不上。

就像北京师范大学的舒华研究员调研后所揭示的那样: 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阅读困难不仅仅是影响孩子的语文学习,也会严重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我跟孩子买过很多书啊,TA就是不读”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阅读

“道理我都懂,家里书也没少买,可是孩子就是不喜欢读。”

这是无数家长吐槽的一点。

先别急,大家换位思考一下,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阅读一本书,如果这本书里讲的是自己很 不了解的专业知识,比如医学、法学、前沿科技,等等,会不会觉得跟看天书一样,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连成一句话,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而相反,如果这些 内容自己了解,甚至非常熟悉,那阅读不仅读的很快,而且津津有味。

这是为啥很多人看小说看爽文很轻松,一啃专业书籍就哑炮了。

因为阅读并不是眼睛把字或者图片给看一遍, 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不同、经历不同,在看到同一条信息时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做出不同的反应。

比如,同样是看到 “一片”这个词,有的人马上就会想到 “树叶”,有的人则会想到 “面包”

如果一个人大脑里的信息网络越多,在接收到新的信息时,大脑就更容易 调动已有的信息处理新知识,进行 联想、分类或者 归纳、总结

看不懂,会越来越不喜欢看书;看得懂并消化吸收,会越来越喜欢阅读和学习。

孩子也是一样。

很多时候,书买来了孩子却不喜欢读,要么是绘本太难孩子大脑处理不了信息,要么是 孩子信息储备太少,导致大脑无法出现联想消化吸收并产生愉悦感的过程。

父母跟孩子多聊天

是增强孩子信息储备的最佳方式之一

大脑中的信息储备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学习和处理新知识的速度和效率。而 父母跟孩子多聊天,是增强孩子信息储备的最佳方式之一。

小胖还是一个小婴儿的时候,我就尽可能多的跟他说话,这种说话不是简单的说:兔兔,宝宝,吃饭饭,看书书等等这样的内容。

而是真的把他当作我一个朋友一样的聊天:

比如我会跟他聊,我今天工作做了什么,我看了什么书,书里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这个观点讲的是什么,或者看到有一个故事让我很伤心难过,故事是这么讲的……

我也经常带他去户外,因为户外的事物更多,从而可以聊更多的话题。

说白了,就是把自己当个“话痨”,可以讲的不那么正确,但一定用尽量丰富的词汇。

我一直都很注重和他的聊天,所以小胖小时候的语言环境足够丰富,长大一些,他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就比同龄小孩强很多。像他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听得懂“凯叔讲故事”上面,标注6岁 孩子听的故事,并且听完后还能绘声绘色的给我们讲故事,基本八九不离十。

当他的理解能力越强,他吸收外界信息的速度就更快这个过程就像一个AI机器人深度学习的过程,前面的设置输入好了,接下来 自己就开始大量的吸收信息和处理信息,并形成知识,反过来帮助自己理解更多东西。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这些都会成为孩子入学后的巨大优势。

BBC有一个记录片,叫做《北鼻的异想世界》,推荐大家看一下,纪录片里的专家说: 小时候听到许多话的孩子,往往在学校表现更好,因为这些孩子的父母,在较早时期打下了基础。

最好的早教:

愿意并渴望和你的宝宝对话

有读者私信问我说在 家办公是怎么处理和孩子的关系的,她在家办公,孩子老过来打扰她,怎么办?

说实话,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但只要我的工作不是特别紧急,孩子来找我时,我都会给他耐心解释一下,我在忙什么,比如我在看一个募资说明书(或者研报),这个公司是做什么的公司,或者我在写一篇公号的推文,这篇推文要讲什么。

就比如前几天他跑到我书房,看到我的工作计划表,问我这是什么,我就详细的给他解释了这是我的工作计划表,用来提示我要做的工作有哪些,以及每一项具体工作是什么。

我跟他解释完之后,他通常就心满意足的出去继续自己玩。而其实跟孩子聊一会,也耽误不了什么,工作的时候少刷几次手机,这时间全都回来了。

但和孩子聊天的这个过程,却好处多多,一方面能够增强和孩子的关系,让他感受到被尊重被满足;而另一方面,也极大的扩展了孩子的信息储备,是开发孩子大脑的好机会。

我也经常被问到要不要给孩子上早教课的问题,说实话,我自己挺能花钱的,但小胖三岁之前,我却没给他报过任何早教班,都是在家里或者户外摸爬滚打,以及我自己的“话痨”型陪伴。

我对于早教的态度是如果想上,没问题;但不要把早教班的功能夸大化,不要用早教替代父母的作用,因为孩子的自信心、学习能力和大脑开发,离不开和父母的亲密互动

就像上面那部纪录片所说:

最好的早教,其实就是愿意并渴望和你的宝宝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