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朱允炆的话,我一定会削藩,因为西汉的七国之乱还历历在目,西晋的八王之乱还历历在目,不削藩,之后一定会成为隐患的。至于削藩的方法,我也一定不会像朱允炆一样。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朱允炆的削藩方式和我的削藩方式
朱允炆有自己的智囊团,例如说齐泰、黄子澄等人,在削藩一事上,朱允炆也多听从他们的意见。当时黄子澄就曾经给朱棣出主意说:
“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黄子澄认为周王、齐王、湘王等人在之前就已经多有不法之事了,因此削除他们是有道理,因此就可以放心大胆去削除他们了。
我认为这一点是对的,我也会去采用这样的方法去削藩。古代人最讲究一个师出有名,一个名正言顺。因此面对着有罪名的藩王,我正好可以利用他们的错误去大做文章。如果他们乖乖承认错误,被废去王位,那么皆大欢喜;如果他们敢反抗,我正好可以给他们冠上一个负隅抵抗的名号,他们名不正言不顺必败。
除去这些有问题的藩王,自然也有很多藩王立功甚伟、兵强马壮而且找不到什么明显的错误,例如说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朱允炆在对付他们的时候,首先是剪除他们的党羽。我认为这一点是对的,例如说先除去与他们交好但是实力比较弱的周王。
当时朱棣还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到了京城作为人质,以来保证自己不会谋反,当时朱允炆还想着利用这三个儿子做文章。据记载:
“时燕王忧惧,以三子皆在京师,称病笃,乞三子归。”
我认为这一点是不可取的。自古成大事者自然不会顾及手足亲情这些我们普通人看来非常珍贵的东西,例如说刘邦,例如说李世民。如果以家人作为威胁的话,未免落了下乘,而且还会激起藩王更强烈的反抗。因此如果是我的话,我是不会拿家人作为要挟的,相反,我还会送回他的家人。
然后是朱允炆采用的削弱燕王朱棣的策略,据记载:
“于是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选燕府护卫精壮隶忠麾下,召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入京,以弱燕。”
这种做法便是派人在朱棣附近驻扎,然后分化其兵力。我认为朱允炆这招做的是对的,但是略有欠缺。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一方面用钱来收买燕王手下的骄兵悍将,一方面升任燕王手下大将的官,让他们赴京城听命,如果他们不来的话,我就杀掉燕王大将,看燕王是会选择弃车保卒还是选择和我对抗。不论选择了哪种,对于他来说都是损失。
二、如何和燕王作战
如果最终燕王谋反,削藩计划失败,那么该如何和燕王作战呢?其实我认为朱允炆当时获胜的几率很大,只是在不断犯错误,一个一个错误累积起来,最终就形成了大错误了。
首先打仗之事,应该交给专人负责,齐泰、黄子澄等文人的意见可以暂时忽略,应该多听听耿炳文等老将的意见。然后在军中挑选适合的大将统兵作战,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把平安、盛庸等将领都挑选出来作战。毕竟书生谈论政治可以,打仗就并非其所擅长了。据记载:
“因荐曹国公李景隆可大任,帝遂以景隆代炳文。而景隆益无能为,连败于郑村坝、白沟河,丧失军辎士马数十万。”
草包李景隆就是被齐泰、黄子澄等人给推荐出来的,可见他们用人才能确实不行,打仗的事还是要多跟军队方面商量一下。
其次,颁布诏书,宣布燕王之罪名,剥夺其“靖难”的名义。当时朱允炆的诏书是如此写的:
“朕以棣于亲最近,未忍穷治其事。今乃称兵构乱,图危宗社,获罪天地祖宗,义不容赦。”
我认为朱允炆这话说得还是轻了,应该学学陈琳骂曹操的诏书,把燕王朱棣再给好好丑化一下,一定要做好舆论工作,让他彻底丧失掉靖难这面旗帜,失去了这面旗帜,朱棣就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反王。
最后,颁布命令,夺得朱棣首级者,赏金万两,封万户侯!朱允炆在和朱棣作战的时候,曾经下了这样一道神奇的命令,不要杀朱棣,不要让我背负杀害叔叔的罪名。
在政治斗争之中,往往都是你死我活,你对朱棣仁慈,但是朱棣不一定对你仁慈。战场之上还顾及亲情碍手碍脚,自然会失败。如果是我的话,我才不怕背负杀害叔叔的罪名,我会封赏朱棣的首级,不论是我军还是朱棣军的人拿到了首级,我都会嘉奖他。这样可能最终朱棣就会死在自己人手中。毕竟我的好叔叔朱棣已经死了,我杀的是反贼朱棣。
另外,联合各路藩王一起攻击朱棣也是好办法。例如说手握重兵的宁王朱权,可以给他一些保障,例如说生命,例如说安全等。然后让他去和朱棣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