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都是演义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故事:刘备关羽张飞并没有参加虎牢关之战,关羽逃归刘备,也不用过五关。
在正史中,刘备和关羽张飞都没有参加讨董作战,所谓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蜀汉五虎上将只有一人有机会参加,但肯定不是关羽张飞,因为那时候高唐县令刘备正被盗贼围攻而自顾不暇。
至于有可能参加虎牢关之战的那个人是赵云还是马超,咱们把正史和演义结合起来找到答案。
根据这个答案,又可以衍生出新的问题:虎牢关前吕布耀武扬威,公孙瓒差点被斩杀,赵云为何不出面单挑?如果赵云在场,能不能打败吕布?
虽然没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也没有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但是在汉献帝初平元年,袁绍确实曾经组织过一支讨董联军,这件事在《三国志·武帝纪》有明确记载: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勃海太守袁绍等人联合起兵讨董,这些人中以袁术的正式官职最高,是九卿级别、紫绶金印的后将军。
虽然袁术军衔最高,但是不如袁绍名气大会做人,所以盟主只能由兵多将广的渤海太守、邟乡侯(董卓册封的)袁绍担任。袁绍任命自己为车骑将军,级别相当于三公,也就有了号令群雄的资格。
曹操既没有地盘也没有多少兵马,麾下只有诸曹夏侯和李典乐进,所以被盟主袁绍任命为临时的(行)杂号奋武将军。
讨董联军跟华雄吕布等人相持不下,在没分出胜负的时候就各回各家了,气得曹操还专门写了一首《蒿里行》痛斥讨董联军,其中四句是这样的:“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三国演义》中的虎牢关之战,就是以此为蓝本,写出了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在刘关张三英战吕布之前,刘备的同门师兄弟、白马将军公孙瓒没打过吕布,而且输得挺惨:“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瓚败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瓚后心便刺。”
眼看公孙瓒就要被挑落马下,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起丈八蛇矛迎战,这才有了三英战吕布,同时也带给大家一些困惑:赵云原本就是公孙瓒的骑将,此时为何不挺枪出马迎战吕布?
赵云最初的主公是公孙瓒,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云别传》中都有记载,读者诸君都知道,这个就不用细说了。
咱们要讨论的,是赵云又没有机会参加虎牢关之战。结果得出的答案是:赵云原本是有机会参加的,而且如果他参加虎牢关之战,以他骑兵司令的身份,肯定是要冲锋在前的。
在蜀汉五虎上将中,指挥水军的行家是关羽,训练骑兵的专家是赵云:“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
这就是说,当年刘备初次见到赵云的时候,赵云已经是白马义从中的佼佼者了。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赵云投奔公孙瓒的时间,是汉献帝初平元年之前,还是初平二年之后。
我们细看史料和小说,就会发现赵云并不大瞧得起公孙瓒,公孙瓒似乎也不十分信任赵云,还曾经充满狐疑地问赵云:“你们那地方的豪杰都去投奔了袁绍,你咋跑我这儿来了?”
公孙瓒这话问得很伤人,他可能不知道,赵云是常山真定名门望族,而且还南越王赵佗留在故乡的后裔,汉文帝刘恒对常山赵家也高看一眼:“孝文帝元年,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召其从昆弟,尊官厚赐宠之。”
赵云之所以能成为本郡义兵首领,跟他的家世有直接关系。这样一个优秀将领带着兵马来投奔,公孙瓒居然大剌剌的搞什么背景审查,难怪赵云离开公孙瓒而追随了刘玄德。
关羽张飞是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所以每战争先,而赵云并不是公孙瓒的心腹大将,这时候跟刘关张合伙去打吕布,公孙瓒肯定会更加不满:我被吕布追得丢盔弃甲你不出手,刘关张跟别人打架,你怎么就冲上去了?
在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做“众人遇我,我以众人报之;国士遇我,我以国士报之。”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你怎样付出,我就怎样回报,你不重视我,我也没必要替你拼命!
所以不管赵云有没有参加虎牢关之战,都不会出手挑战吕布。关羽斩华雄受到嘲讽,刘备怒发冲冠,如果赵云受到袁绍奚落,公孙瓒还真未必会强出头。
这样看来,能够参加虎牢关之战的蜀汉五虎上将,只有赵云赵子龙,但他未必肯舍命为公孙瓒而单挑吕布。
也有人说西凉马腾也是十八路讨董诸侯之一,那么他会不会带马超一起出征呢?细看马超的年龄和履历,就会发现马超不可能出现在虎牢关:汉献帝初平元年,马超只有十四岁,还不到上战场的年龄。
作为马腾长子,不管是嫡长子还是庶长子,马超都应该留在西凉看家——马腾绝不会把全部身家性命都押在胜负难料的讨董战争中的。
赵云有可能参加虎牢关之战,但最终并没有出手,如果赵云当时在刘备麾下,三英战吕布可能就轮不到刘备出马了。
这样一来,赵云的袖手旁观,就给我们留下了悬念:以赵云的武功,出面单挑吕布有几分胜算?如果关羽张飞赵云一拥齐上,吕布还有机会逃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