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小调研” 高校解决真问题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此次主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学生、学科、学校发展等问题,高校也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其中,不少调查研究发挥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由师生协同完成,不仅解决了真问题,更起到了育人功能。

学生参与前期选题,有助于直击大家关心关切的关键问题。调研的起点和归宿都是解决问题,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诉求、需求、追求最具有“发言权”。在定制调研问题清单时,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建议,特别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管理活动,比如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校园安全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等,有发现学生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后期出真招实招打下基础。

笔者曾指导学生在校内开展以校园生活为选题的“小调查,大世界”调研比赛,学生调研选题涉及校内二手市场、小组作业、疫情期间学生网络娱乐行为等。这些“以小见大”的选题,反映出一些教师看不到、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现象。

学生参与调研过程,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教育。调查研究能够促进认识和改进客观世界,也有益于提升调查者的主观世界。大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校园民主治理的诉求,部分学生对掌握和分析校园一手数据有着浓厚兴趣。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社团,近年来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中国人民大学校园满意度调查”“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大学生舆情调查”等调研活动,同学们在调研过程中从书本走向现实世界、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演练”、从思想引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个人社交能力、抗挫能力、分析能力等有了较大提高,还有学生因此找到了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

任何一所高校的学生数量都远超教职员工,学生参与对策研究是汇聚集体智慧的重要途径。学生自主寻找答案、通过合法途径表达意见和主张,最终获得学校的回应或采纳,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推进学校管理,这属于自下而上的民主过程,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应有之义。学校管理机构在决策过程中积极关注学生感受、吸纳学生意见,促进学生和学校“双向奔赴”。

高校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能形成贴近实际、贴近学习、贴近成长的对策建议,还有助于发挥育人功能,将“问题清单”转化为一份实实在在的“成果清单”。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914 字。

转载请注明: 大学生参与“小调研” 高校解决真问题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