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呼吁全社会对冷门学科的价值要有更充分的认识。同时指出,潜心从事基础学科研究,坐得住冷板凳,将为提升国家文化自信和科技实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事实上,很久以来,现实生活中总有人质疑“冷门学科有什么用”,其中一些高考学子削尖脑袋报考名校“热门”专业而放弃所谓的“冷门”专业,就是明证。甚至,今年暑期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曾一度引发社会热议。透过诸多新闻,我们应该冷静思考,何谓“冷门”学科?发展“冷门”学科的价值何在?怎样才能让“冷门”不冷?
很大程度上,人们喜欢将那些市场趋于饱和或市场需求量较小,生源数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的学科视为“冷门”学科。也有不少人将那些处于学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非核心位置,在同类竞争中处于劣势,并逐渐萎缩或被撤销的学科视为“冷门”学科。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不少大学根据现实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就业市场状况变化,增设了瞄准市场需求、应用性强的“热门”专业,而撤销了一些“进口不旺”“销路不畅”的“冷门”专业。在这一动态调整过程中,那些原本生源就少、毕业生就业面窄或市场敏感性不强的学科,变得越来越萎缩。但如果任由这些“冷门”学科自生自灭,不但会影响文化积淀、民族记忆与历史传承,更会深入影响我国诸多基础学科理论的研究,进而延缓尖端高科技的研发与突破。
任何学科都是多元文化体系的一部分,都具有独特的历史贡献和社会价值。学科的划分不仅要看短期的市场需求,更要综合兼及世界科技前沿方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以及人民生命健康等多方面因素。不是所有的学科和专业都可以用物质或金钱来加以衡量的,尤其是那些涉及精神或是文化层面的专业和领域。它们看上去似乎很是“冷门”,却关乎到一个国家与民族走向未来的精神根基。
当前,受就业率、工资待遇、工作性质、工作安全性、稳定性、职业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等学科吸引力指标的影响,加之传统的社会认知偏见、社会媒体宣传与网络舆论的负面引导,不少“冷门”学科遭遇更大危机。比如,基础性“冷门”学科的社会和市场价值被忽略,其相应的地位和权利遭受削弱;与“热门”学科相比,“冷门”学科建设处于先天资源有限、后天资源受到挤压的尴尬境地,科技资源配置过多向“有用”学科方向倾斜,学科发展生态环境出现严重不平衡。因此,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让“冷门”学科不“冷”,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和科学的眼光。
首先,应高度重视“冷门”学科的人才培养。高校学科建设及其优化的根本动力与落脚点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优化学科建设结构和布局”,保持整个学科生态体系的均衡发展,使每一门学科的价值和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冷门”学科人才的培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形成稳定的“冷门”学科学术梯队,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冷门”学科和专业的教学模式。
其次,要提供“冷门”学科生存发展的有力保障。一方面,要对从事“冷门”学科研究者提供切实的生活保障、科研保障和相关奖励,让这些工作者在良好的环境下充分发掘冷门绝学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要破除构成学科壁垒的体制机制,建立协同推进的学科扶持体系,推动政府政策导向、高校育人与研究价值以及社会广泛支持的多主体参与共建,促进“冷门”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当然,互联网时代下,“冷门”学科的发展要学会与时俱进,竭力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媒体技术的赋能作用,助力“冷门”学科寻找新的增长点,并大力鼓励人们勇敢追求“冷门”学科领域的学术梦想。
(作者系天津外国语大学副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0年10月13日第2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