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昊童,一个专注中国古代史的90后小编
前两天昊童在网上看到了一篇非常奇怪的话题,那就是已经消失了很久的打假斗士方舟子,竟然在网上声称象棋是印度发明的,因为我们国内根本就不产出大象(原话是,象棋是印度人发明的,因为中国从来就没有过大象)。
首先昊童要澄清一点,不管象棋是不是印度人发明的,起码可以保证一点,中国古代肯定是有大象的(文章后面会提到)!不过话既然已经说到这儿了,昊童今天就跟各位老哥聊聊,象棋到底是哪国发明的,什么时候发明的(相信这个话题很多老哥也不太清楚)。
象棋就目前来说分为两种主要流派,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我们今天的主角儿自然是中国象棋。关于象棋的来历众说纷纭,但根据昊童了解,当下人们纠结的主要点大概分为以下几类
战国时期的六博(蓖蔽(bi bi)象棋),秦汉时期的塞戏,北周时期的象戏,隋唐时期的双陆棋,宋朝时期的大小象戏,外来者(印度)传入。
支持这一说法的证据来源是《楚辞,招魂》与《说苑》中提到
蓖蔽象棋,有六簿(博)些;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
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 …… 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
但据昊童所知,六博虽然早在周朝初年就已经在贵族之间流行,但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象棋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打个比方,六博大约有5,6种棋子(各两枚),在每次落棋之前都要投箸(zhu,相当于筛子),而且不是以吃掉对方王棋(将,帅)为胜利依据。
由此可见,六博虽然与象棋都是棋类游戏,但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六博并非象棋的先祖。
塞戏自秦朝时期经塞外传入中原,并于西汉时期盛行一时。塞戏在当时又称格五,因为它也要掷骰子行走,而筛子面分为四,白,乘,五,一旦摇中五就不能行走。
塞戏最早是在《庄子,骈拇》上记载
投琼曰博,不投琼曰塞
塞戏从玩法规则上来说与六博更为相似(筛子不同,棋子不同),因为他也是掷骰子行走,且不以吃光对方王棋为目的。
象戏最早是由北周武帝宇文邕所创,寓意是象征。史料《周书,武帝本纪》记载
天和(569)四年五月乙丑 ,帝制《像经》成,集百僚讲说
但这个象戏无论是形状,玩法还是规则都与现代象棋不同(与六博塞戏也不同),如果非说他跟什么比较类似,昊童更愿意说,军旗。
双陆棋与象戏类似,但在玩法上与国际象棋相差不多反倒与我们的中国象棋有些差距。双陆棋最早是在古代的伊朗地区成型,而后经商路传入中国,并在魏晋时期大成隋唐时期盛行。
关于双陆棋最早的记载是《唐国史补》
武则天:朕昨夜梦与人双陆,频不见胜,何也
狄仁杰:双陆输者,盖为宫中无子,是上天之意。假此以示陛下,安可久虚储位哉?
双陆棋在清朝以前一直是民间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但因为明朝时期麻将逐渐出现,清朝中期双陆棋又被栽赃有赌博之意因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宋朝的文化与经济较为开朗,而且因为文人阶层的大成与技术阶层(骑射打不过别人,只能发展别的)的兴起,所以在北宋初年逐渐有了大象戏。北宋教育家程颢(hao)曾经为大象戏做了一首诗
都博奕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车马尚存周戏法,偏神兼备汉官名。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愁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
当时的大象戏中并没有炮兵,因为炮兵的大规模使用是在北宋末年与南宋以后。北宋灭亡后民间逐渐兴起小象戏,此时的小象戏与近代的中国象棋已经是非常相似,棋子共有32枚,棋盘则分为纵9路横10路,将与帅都在九宫底,象也已经出现。且玩法上同样分为红,黑两方,将帅车马象士炮卒更是一应俱全,更为重要的是,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棋谱《事林广记》。
综上所述,现代的中国象棋就昊童个人来说,应该是起源于宋朝的大小象戏!
支持这一观念的与方舟子的说法类似,都认为中国象棋起源于印度,原因是印度早在公元(西元)前300年就已经有了《恰图兰卡》这一棋类游戏,而这个游戏又和中国象棋有着极大的共同点。所以国内外不少学者都认为这个就是中国象棋的鼻祖,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这个游戏也是国际象棋,日本将棋与泰国象棋的共同鼻祖。
可能有朋友对这个游戏不太清楚,昊童大概说一下,这个游戏为正方形8x8棋盘,棋子为象,车,骑,兵四类,看起来可能与古代象棋类似,但还是那句话,这个游戏依然有个与现代象棋截然不同的玩法——掷骰子行走!
文章最后昊童在为方舟子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做个简单的辩驳,那就是中国古代是有大象,而且很有可能比印度还早,因为我们的大象最早是出现在商朝甚至夏朝时期
《帝王世纪》记载
舜死苍梧下,群象常为之耕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
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
由此可见,我们古代不但有大象,更是有驱使大象耕作与打仗的光荣事迹。到这儿文章也就结束了,其实话说回来,对于方舟子本人昊童还是比较认可的,毕竟他也确实和很多个大佬有过交锋,而且确实是拿出了不少证据让那些大佬苦不堪言。但有一说一,历史这个东西可能还真不是他的强项,比如说这个比较尴尬的“笑话”!
历年今日:950年2月13日,五代十国之后周建立;1895年2月13日,甲午战败,李鸿章赴日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