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七雄之一的魏国,曾有过一支极为骁勇的军队——魏武卒。巅峰阶段,魏武卒创下过“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的骄人战绩。
第一个受魏武卒“坑害”的,是西边的邻居秦国。秦简公、秦惠公、秦献公三代几十年攻魏,都没能夺回河西,反被魏国乘势攻入关中,又划拉走了一大块地盘。
魏武卒是如何建立的呢?
这就得说到三家分晋。
春秋末年,晋国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这六卿又相互倾轧,斗来斗去只剩韩、赵、魏三家。他们又设法打通了周天子的关系,被周天子正式任命为诸侯。
待时机成熟,三家就将晋国给瓜分了,这是春秋之终、战国分界的标志性事件。
但三家并不是整整齐齐的平均划分,而是犬牙交错大小不一。魏国疆域甚是分散,主要包括陕西韩城县的南部、华阴县,山西的西南部及东南一部分,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大名和广平,山东冠县等,其中还有不好管理的飞地。
这样的版图,使得魏国的地缘政治十分复杂,是与韩、楚、齐、赵、秦都有接壤的“五战之地”,稍有不慎就会面临亡国的危险。这种情况下,魏国迫切需要出现一支强大的军队保卫自己。
魏国首位君主魏文侯,面对这种不利的处境,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改革,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任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完善体制;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
在他的治理下,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最先称雄于诸国。强大的国力,终于催生出了令天下谈之色变的强大军队——魏武卒。
组建、训练魏武卒的是谁呢?
正是中国古代兵法大家,与兵圣孙武齐名的吴起!
吴起认为,“兵不在多而在治”,言下之意是要走精兵路线。他建议魏文侯用他的新标准考选士兵,组建一支职业化的精锐步兵。
春秋时的战役,通常以战车为单位,步兵服务于战车。计算各诸侯国的军事实力,也常常以战车为计算单位,千乘之国、万乘之国就是这么来的。
在此之前,没人组建过步兵兵团,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
和战车比起来,步兵的防护能力是差了一些,但灵活度高出的不是一星半点。而且魏武卒从成军起就不是普通步兵,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选拔标准极高。
《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简单来说,士兵必须有足够的负重能力和速度、耐力,要能披上三重甲、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一天内连续急行军一百里,才可成为魏武卒。
由这个体能标准选拔出的兵员,身体素质当然是没得说。
魏武卒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
二五百主也称“千人”,也就是以一千人为基本的作战单位。用现代军事眼光去看,这没什么出奇的,但在当时很先进,体现了魏武卒的指挥系统在作战中的灵活性。
就算打了败仗,也不容易溃散。因为不管各军队士兵是否相识,都可以在各级将官的指挥下迅速组合起来。
组建好后,吴起聘请专业的教官,对这些军事基本素质较高的士兵进行了严格的军事技能训练,包括单兵技艺训练、阵法训练、编队训练以及联络记号训练等等。
他还特别注重发挥军事骨干的带头作用,“一人学成,教成十人;十人学成,教成百人;万人学成,教成三军”,使全军的素质迅速得到提高。这就有点现代军队的意思了。
那时各国士兵的职业化程度很低,军纪较为松散。但魏武卒军纪严明,强调令行禁止,一声令下,必须不惜生命冲阵杀敌。而如果不听从长官的命令,哪怕作战英勇,也会被按军法处置。
虽然魏武卒选拔标准高、训练严格,需要遵守的条条框框也多,但依然有很多人想加入。
为啥?因为待遇特别好,一旦选中,哪怕是奴隶,也能立刻成为平民,分得田宅房产,并且全家的徭赋租税都被免除,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升。谁家若出了个魏武卒,家人就能在邻里间横着走。
正因魏武卒具有优秀的身体条件、精良的军事装备、过硬的军事技能和巨大的物质刺激,才能成为一支闻名诸国的精锐之师。在吴起的指挥下,于阴晋之战中以5万战胜50万秦军,震惊天下。
看到这里,也就明白为什么魏国后期不重组魏武卒了,这实在是一支烧钱的军队啊!魏国最强盛时,举国之力也只能供养起5万魏武卒。
战国进入中期阶段,在魏惠王各种骚操作下,魏国几乎跟周边的强国都干了一遍。
先是跟赵国、韩国搞三晋“内斗”,齐国趁机来捡便宜。在孙膑围魏救赵、围魏救韩的巧妙设计下,齐军两次大败庞涓,魏武卒就是在这时基本报销的。
接下去,又是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来魏国这里刷经验值。河西之战,魏国经营多年的地盘被秦国夺了去。
挨了东西两顿胖揍,魏国的霸业呼啦啦散了架,捉襟见肘勉强维持的国力,哪里还能负担建设成本极高的魏武卒。如果强行组建,恐怕魏国的经济反而会先被拖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