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很多人在遭遇大灾难后有幸逃脱,这时都会有人送上这句话。
但实则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如此好运,例如末代皇帝溥仪本在亡国时就得丧生,可有幸得以重生,但仍因封建社会的迫害一生不幸。
相比俄国的末代君王尼古拉二世,溥仪确实幸运得多。尼古拉二世下场极其悲惨,他生前屡屡对日宣战。1904年,日俄两国竟为争夺我国东北地区发动战争。可惜日本获胜,从此日本开始对华展开疯狂地侵略。
其实尼古拉二世对日本的仇视全因湖南事件而起,当时身为太子的尼古拉二世在日本琵琶湖南边被人险些刺杀成功,后一直耿耿于怀,导致日俄战争的爆发。
尼古拉全名为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大德罗维奇,1868年5月出生在圣彼得堡附近的沙皇村。他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与皇后玛丽亚·费奥多罗夫娜的长子。
亚历山大三世在位期间,俄国的阶级冲突不断,国家政局已开始动荡不安,到尼古拉二世即位后沙皇政权极其腐败。
起初亚历山大三世无意传授皇位于尼古拉,青年时期的尼古拉并不为他的父王器重,他性格优柔寡断,确实毫无君主风范。
可尼古拉受过良好的教育,精通德语、英语和法语三种语言,还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亚历山大三世的谋臣、东正教事务总管理局局长颇别多诺斯柴夫曾担任过尼古拉的老师。
才华出众的尼古拉才逐渐被父亲亚历山大三世所重视。此后他有意栽培尼古拉,并在1890—1891年期间令尼古拉前往多国游历。
尼古拉听从父亲的见意计划经过希腊、埃及、印度、日本和中国,再由西伯利亚返回。1891年春,此时身为皇太子的尼古拉才23年,正处青春年华。
他此次准备前往俄罗斯远东地区参加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纪念活动,途径日本。尼古拉和希腊王子格奥尔基都计划到访日本。面对两位皇子的到来,日本是受宠若惊。
当时的日本刚经历明治维新,国家的发展还在起步之时,正急需与他国建立友好关系来提高自己在海外的地位。
尼古拉早已对日本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他从日本神户来到京都之时,日本给予最高级别的贵宾待遇,日本亲王亲自率领代表团前来接见尼古拉王子和格奥尔基王子。
4月27日,两位王子如期抵达长崎,他们受到日本上下的热情欢迎。尼古拉是俄国历史上首位踏上东方土地的皇族贵胄。在这里他领略东方的风土人情。
这个东方小国充满着神秘的色彩,这里的人们穿着和服,脚着木屐,迈着小碎步来回穿梭。这一切让尼古拉格外新奇。
两位皇子在日本随从的保护下漫步在日本京都古色古香的街道上,他们乘坐黄包车,观看歌舞伎表演日本传统音乐。
两位皇子一路经过长崎、东京、大津等日本知名城市,他们沉浸在愉快的旅途中不能自拔。尼古拉对日本发自内心的热爱,甚至久久不愿离开。
可谁能料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这位皇子不再对日本充满眷念,反而对其深恶痛绝。
5月11日,尼古拉和希腊王子到达日本的一座小县城大津,大津正处京都要塞,这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贩。
这些商贩出售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立马吸引住两位王子的眼球。在拥挤的人群中,尼古拉沉浸在快乐之中完全不知危险正向自己逼近。
身边的随从亦步亦趋地紧跟其后。尼古拉购置一根拐杖送给希腊王子。随后两人坐上人力黄包车观赏这座小城的迤逦风光。
正当尼古拉忘乎所以时,突感后背一阵剧痛,随后鲜血如注。尼古拉这才发现身后一位刺客正抡起大刀向自己砍来,猝不及防之下尼古拉连受两刀。
由于失血过多,尼古拉顿感眼前眩晕,他仓皇逃跑。可刺客拼命追赶,眼见刺客即将砍下第三刀时,尼古拉下意识举起双手抵挡。
正当迫在眉睫之时,希腊王子拿起尼古拉送给自己的拐杖奋力向刺客的后脑勺猛敲下去,刺客才应声倒下。当众人赶到时才发现追杀尼古拉的刺客是随从津田。
俄国太子遇刺之事一经发酵,日本许多民众都对尼古拉深表同情,日本天皇亲自前来探望尼古拉表示会将刺客绳之以法。
本遇刺之事就让尼古拉是心有余悸,可接下来日本的言行不一让尼古拉从此对日本恨到咬牙切齿。
随后日本只判处津田终身监禁。尼古拉本是来日本结交,结果差点在异国他乡丧命。
如今日本却对自己遭遇如此事故仅敷衍了事,可俄国本内忧外困又对这种垮国事件无能为力。在万分恼怒之下,尼古拉唯有痛骂日本是"猕猴",但仍难解心头之恨。
回国后不久,尼古拉继承王位,他开始对日本实施报复计划。日俄两国关系降至冰点,两国多次矛盾升级到差点擦枪走火。
最终,1904年,日本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挑起"日俄战争"。两国的战争持续一年左右的时间,战争以俄国战败告终。
尼古拉并不肯就此罢休,正当他打算再次向日本发动战争之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卷入其中。
此时尼古拉仍主张扩张领土,他的独断专行引起俄国人民的极度不满。最终在1916年,俄国的沙皇统治被推翻,尼古拉及其家人均被枪杀。
若不是"湖南事件",尼古拉或许对日本印象良好,也不会在多年后对日发动战争,更不会给俄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可俄国的沙皇统治最终还是会结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是一场刺杀行动让这一天早日到来,尼古拉作为俄国的末代君王还是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
他有多么生不逢时,死神终不肯放过这位注定沦为亡国奴的国王。
文/林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