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军碰到西北军吉鸿昌,打一次输一次,逃命都不行,一路被追杀
最致命的就是没有带着必胜的信念去战斗。--道格拉斯·迈克阿瑟将军
解放以前,中国这片历史悠久的大地上经历了数百年的水深火热。在这期间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无论其出生还不同,还是阵营各异。在一场场残酷的战斗中,很多人都表现出了其慷慨悲歌的一面。
1948年春,元帅徐向前带领部队打了一场经典的坑道爆破战役——临汾战役,并向全军推广使用。临汾守将是阎锡山部的梁培璜,他率领着晋绥军66师和整编30旅,依托坚固的城墙,外壕以及碉堡组织了顽强的防守。
战斗打了整整72天,最后是用了坑道爆破技术才攻入城内,歼灭了晋绥军66师,整编30旅千余人突围逃回了太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30旅战斗力的不凡。那么这个三十旅究竟有什么来路呢?为何战斗力如此顽强的部队却被排挤到临汾协助作战呢?
原来这个整三十旅就是原来的三十师,属于老西北军的30军建制。这个部队也就是台儿庄大捷之战的主力部队,但在解放战争中却被扔到了西北战场,协助阎军守一座孤城,临汾。
30军主力有两个师,一个是守临汾的30师,一个是后来被蒋委员长调到太原协助阎锡山守太原的27师。
蒋委员长一向看不起地方部队,称其为杂牌军,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将其分离,分化这些部队的主力,防止其对他的嫡系部队产生威胁。因此解放战争中,西北军的27师和30师一直被分离作战,长时间的消耗使得他们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实力。
军长黄樵松曾在太原计划起义,但被手下背叛最终失败。西北军从津浦线,娘子关,台儿庄,一直打到武汉会战,有效的阻止了日军的侵略步伐,其中30师的前身,就是由西北军著名将领吉鸿昌所带领的11师改编而来的。
不过世人的关注点一般都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上,很多人都不知道吉鸿昌,孙连仲等西北军将领曾经在甘肃用兵,把当时不可一世的西凉铁骑马家军打的节节败退。平息了河州事变,解决了"五马"当中以凶悍著称的尕司令——马仲英。
甘肃作为西北的大省,当时的军事力量都掌握在甘肃的八个镇守使手中。1925年西北军2师进驻甘肃,当时马家军首领还不是马步芳,而是他的父亲马麒。由于当时马家军实力还不能一手遮天,因此马麟见风使舵,表面上对西北军毕恭毕敬,实则暗地里支持马仲英起兵造反。
1929年青海、宁夏建省,孙连仲任青海省主席。马麟想方设法的取得了孙连仲的信任,待其将部队全部调往中原作战时,接替了孙连仲的青海主席,也因如此,其子马步芳才能一步步成为西北霸主。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马仲英,马仲英17岁起事,人称"尕司令",后因其手中的青海马家军作战悍不畏死,以命相搏,马仲英迅速成为了西北五马中最凶悍的一匹。而吉鸿昌当时在西北军中也以勇猛著称,他带领的部队军纪严明,作战勇猛,并且每次战斗吉鸿昌都要身先士卒,光着膀子挥刀砍杀,带队冲锋。
他第一次入甘就带领着部队一路打到了陇东。后又参加西安解围战,将军阀刘镇华的8万镇嵩军打得落花流水,替城中的杨虎城、李虎臣解了八月之围。
吉鸿昌第二次入甘,适逢马仲英三围河州。吉鸿昌接手了佟麟阁手中的国民军11师,迅速解决了这次的河州之围。这还并不算完,吉鸿昌追着马仲英从陇南到了河西,一路上每逢必战,每战必胜,打的马仲英毫无还手之力。
西北五马中最凶悍的一匹,如今却成了引颈受戮的羔羊。最终马仲英被打败流亡北平,南京等地,使西北地区获得了很长一段安宁。
河州之围解除后,马仲英并不死心,他看准了步兵的移动速度慢,想要以他见长的骑兵拖垮吉鸿昌的步兵。他诱敌深入,把吉鸿昌的部队引出后再快马加鞭,甩掉追兵,直取天水。
天水是马仲英必争之地,此地屯着大量军粮,是马家军的补给站。但吉鸿昌一眼就识破了马仲英的计策,他一方面派一部分人佯装追击,另一方面早早的派兵潜入天水。是时,马仲英果然杀了个回马枪,骑兵浩浩荡荡冲着天水而来。
吉鸿昌先让守城民团上城迎战,以麻痹马家军。在马仲英以为计策马上要得逞,率军直奔城下时,重机枪,迫击炮等等重型武器一齐亮相,杀了马家军一个措手不及。马家军瞬间被打懵了,晕头转向之际,吉鸿昌光着膀子率军冲出了城,如同赵子龙在世。马家军胆寒,急忙撤退,吉鸿昌乘胜追击,大败尕司令马仲英。
而后在宁夏之战中,两人再次交手。马仲英率军奔袭宁夏,当时的宁夏主席因手中无兵故弃城而逃,宁夏不攻自破。吉鸿昌一路追来时,士兵微疲,而马家军士气正盛,两军短兵相接,西北军有些力不从心,败退下来。
很快吉鸿昌又光着膀子冲进了战场,拼命砍杀,众将士看到了他,有了主心骨,奋勇反击,稳住了阵脚。经过残酷的肉搏,吉鸿昌再次让马家军心里的阴影又蒙上了一层。马仲英不敢守城,败退而去,吉鸿昌夺回了宁夏。
马仲英并不死心,他集结了更多的人马卷土重来,再次围攻宁夏城。吉鸿昌丝毫不惧,一方面让城上守军火力猛攻,一方面主动出击以攻为守,打开城门,派大刀队出城迎战。西北军主动出击整整四次,到最后连马家军都分不清到底谁才是守军。连马仲英引以为豪的登城敢死队几百号精锐全被吉鸿昌砍光了。
但吉鸿昌并不是愣头青,相反他很有智谋,开城主动出击一方面可以不被马家军的气势所压,防止城内有人叛变和马家军里应外合,另一方面可以趁乱把通讯兵送出去联系其他地方的西北军赶来驰援。
最终马仲英攻城不下,在吉鸿昌的援军赶来之前败退而去。吉鸿昌再次率军追杀,一直到绥远,马仲英心态崩溃,部队溃散不知去向,只身投蒋委员长去了。
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因为吉鸿昌不愿意打内战,因此被特务用枪击伤,在法租界被捕,后被引渡枪毙。可惜一代爱国将领,一生为国,最终却死于非命,只留下了历史的悲鸣:"恨不抗战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文/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