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笔者的朋友想劝我吸烟时,总能从嘴中吐出各种煞有介事,看似极有道理的“名言警句”。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烟是百草王,越抽越精神。”精神不精神笔者不知道,但在每个烟盒上明明白白印着的汉字我还是清楚的——吸烟有害健康。
其实在明朝末年,人们就发现了烟草对人体的弊端:
“火气熏灼,耗血损年,人不自觉耳”
“烟草久服则肺焦,诸药多不效,其症为吐黄水而殒”
从古人描述中,大略指吸烟可能会损害人的健康,导致肺病,从而减少人的寿命。
可烟草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明知烟草的害处,但绝大多数人犹如“飞蛾扑火”一般吸食烟草。
烟草在中国的历史并不算长,属于国外的舶来品。在大航海时代,随着马铃薯和番薯等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烟草这个来自美洲的植物也跟随着来到了明朝。
烟草在中国最早的历史,要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从菲律宾经福建和广东等贸易港口传入中国,明朝人根据音译称为“淡巴菰”、“丹白桂”。又被称为“烟酒、干酒”。
当时抽烟的方式和现在很多农村老汉抽烟的方式大略相同,“采而干之,刃批如丝,”然后“衔长管,而点火吞吐之,有醉卧者。”有点类似于旱烟。
直到明朝崇祯年间,福建等地已经开始大量种植烟草,南方军中尤其流行吸烟,称之能避“瘴疠”。当然这可能是当时人们的一厢情愿,亦或是给吸烟找的借口。随着南方的军队被调离到北方,吸烟这一习惯又被带到了关外,又被吸烟者赋予了“御寒”的功能。这时候,烟草已经被人们刻意的“神化”,带点魏晋时期“五石散”的意味。
明朝时期烟草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据史书记载:“烟叶出闽中,北地多寒疾,关外至以马一匹易烟一斤”,“二十年来,北土亦多种之,一亩之收,可以敌田十亩,乃至无人不用。”时人称之为“天下兵起,遍地皆烟。”
可见,当时烟草的价格极高,毕竟物以稀有为贵。当时烟草也被当做礼品,用来贿赂将领和大臣。
后明清两朝皆进行过禁烟运动,但收效略微。直到清嘉靖年间,因为种植吸食烟草的人太多,清廷干脆放弃对人们吸烟的管束。
时至今日,中国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烟草消费市场。
烟草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植物,以其神奇而具有魔力的魅力牵引着人们的欲望和神经,充斥在社会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