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课的乡村小学校长:为防打扰,上课从不带手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蔚晓贤

9月8日上午第四节课,丛众走进二年四班的教室开始他的科学课。他故意把手机留在办公室里,他不想自己的课堂被繁杂的公务打扰。这接下来的40分钟,他想忘掉自己小学校长的身份,安心地做回一名纯粹的老师。

台下是孩子们天真的笑脸,他们对科学知识浓厚的兴趣,让这堂课充满了活力。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一个个千奇百怪的问题,让丛众觉得给孩子们讲课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爱上课的乡村小学校长:为防打扰,上课从不带手机

“如果非让我在校长和老师中选一个,我当然选老师。”今年51岁的丛众是临朐县辛寨小学的校长。1991年,丛众从昌潍师专数学系毕业后进入辛寨初中成了一名数学老师。2009年,因工作出色他担任临朐县卧龙小学校长。2016年,他又调任辛寨小学校长。

然而,担任校长职务的丛众从未忘记自己教师的身份,在担任校长的13年间,他从未离开讲台。从2013年到2021年的9年间,他每年都被评为临朐县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直到去年,他才改成教科学课,他给一、二年级的九个班上课,平均每周要上十几节课。

“我上课的时候从不带手机,就怕有人找我,打扰我的课堂。”自从担任校长后,丛众事务繁忙,学校里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处理,还要参加各种会议,可一到上课的时候,丛众就将自己切换到“飞行模式”,把自己和孩子们关在课堂的小天地里,两耳不闻窗外事。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如果给丛众打电话不接,那他一定是上课去了。

在辛寨小学,所有的教职工都知道他们有个爱上课的校长。2019年春天,学校一下子有4个女老师请了产假,加上当时破解大班额的问题,学校教师缺编近10人。这可怎么办?丛众亲自认领了整个六年级的数学课,在他的带头下,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党员教师纷纷认领课程,结果那个学期孩子们的学习成绩非但没有落下,反而取得了期中检测全镇第一,期末检测全镇第二的好成绩。

爱上课的乡村小学校长:为防打扰,上课从不带手机

身为乡村小学校长,丛众一直尽最大努力给乡村的孩子们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2009年,他担任卧龙小学校长后,启动了卧龙小学的改建工作,在他任内,卧龙小学成了临朐县首批“绿色校园”,首批“素质教育示范学校”,2014年,卧龙小学作为临朐县农村学校代表通过了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2016年,丛众被调任到设施陈旧、师资落后的辛寨小学,他又花了四年时间让辛寨小学脱胎换骨,不仅搬进了新校园,而且在教学上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

“我们农村的孩子一点都不差,只要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同样出色。”丛众告诉记者,他把书法、编程、智能汽车、机器人等课程引进了学校,让农村孩子也能接触国内先进的课程。而孩子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辛寨小学有60多名师生成为省、市、县硬笔书法学会会员,被评为“潍坊市硬笔书法示范学校”。学校曾三次获得3D打印全国二等奖,6次斩获智能汽车、机器人大赛全国一、二等奖,该校学生李佳锐还因此获得教育部“宋庆龄奖学金”,是当年全潍坊市获此殊荣的四个学生之一。2020年7月,该校的编程与智能作品“智能助理菜篮”荣获潍坊市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一等奖,今年又获得山东省一等奖。

在采访中丛众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学永远是第一位的。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科班出身的老师,丛众亲身感受到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老师的看法、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适应这些变化也成了他思考的问题。身为校长,他不仅要求自己改进教学方法,也要求全体教职工与时俱进。

教师节就要到了,丛众忙着张罗表彰学校先进教职工的事宜。他告诉记者,作为校长,他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把两所落后的乡村小学建成社会和家长都认可的好学校;而作为老师,他最大的成就感则是自己学校的孩子们一点不比城里的孩子差。“我每天早上6点半从家里出发,驱车20多公里七点前一定赶到学校,比普通老师们早到一个小时,在学校大门口迎接老师和孩子们的到来,下午六七点离校,比大家晚走1个小时”,十几年如一日。丛众告诉记者,他每天呆在学校的时间远远超过12个小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备课,“不管我是不是校长,教学都是我的老本行。”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49 字。

转载请注明: 爱上课的乡村小学校长:为防打扰,上课从不带手机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