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时期,有一年发生大灾荒,老百姓没有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因此许多人被饿死,遍地是饿殍。大臣将这个情况报告给晋惠帝司马衷后,司马衷惊讶地问:“他们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一个成语“何不食肉糜”,硬生生将司马衷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架上。
司马衷是西晋的第二个皇帝。西晋的开国皇帝叫司马炎,是司马衷的父亲。司马炎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厉行节俭,不但创建了汉朝以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西晋,还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开创了比较繁荣安定的“太康盛世”。
司马炎儿子众多,生育了26人,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18人。在这26人中,司马衷以平庸无能著称,比他贤明的皇子比比皆是。比如,司马衷的同母弟弟司马柬,从小就沉着聪明,胆识过人,器量宏大,受到司马炎的喜爱。然而,司马炎最终还是确定了年龄最长的嫡子司马衷(嫡长子司马轨早夭)为皇位继承人,而不是贤明的司马柬。
司马炎之所以要这样做,实际上是受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影响。嫡长子继承制度起源于西周,这种制度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皇位(王位)、世袭爵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
所谓嫡长子,指的是嫡妻(正妻)所生育的长子。古代实行一妻多妾制度,皇帝(君王)除了嫡妻外,往往还有多名妾,即庶妻,她们所生育的儿子,被称为庶子。从地位和身份上来看,嫡妻地位高于庶妻,身份贵于庶妻,因而嫡长子的身份和地位,要比其余皇子(王子)高贵,被立为继承人,很符合逻辑。
在嫡长子继承制度下,哪怕嫡长子是一个痴呆的人,甚至是一个精神病人,只要活着,就享有最优先的继承权。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应对千变万化的情况,嫡长子继承制度又派生出两句话,“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如果嫡子不止一个,那么就采取第一句话,“立嫡以长不以贤”,以活着的嫡长子为继承人。
从西周以后,历代王朝大体上均遵循了这一规则。前面所提及的司马炎传位司马衷,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司马衷和司马柬都是嫡子,但就因为司马衷年长,因此被顺理成章地立为继承人。
其实,在司马炎立司马衷为太子后不久,大臣都看出了他的愚笨无知,觉得他不配当皇帝,但都不敢说出来。西晋重臣卫瓘曾经在一次宴会结束后,仗着酒意跪在司马炎的床前,抚摸着床,说:“此座可惜。”
言下之意是:这么好的宝座,竟然要轮到一个愚笨无知的人来坐了。
如果庶出的儿子,年龄比嫡出的儿子大,该怎么办呢?那就遵循第二句话,“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就是说,即使庶子比嫡子早出生,只要嫡子还活着,那么庶子也没有继承大权。
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共生育了17个皇子,后来继承皇位的永琰排行第十五,年龄很小。在永琰以上,还有许多年长的哥哥,如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但他们母亲的身份是皇贵妃,而永琰母亲的身份是皇后(死后追封),因而永琰最终被确定为皇位继承人,是为嘉庆皇帝。
《春秋公羊传》对“立子以贵不以长”进行了解释:“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一言蔽之,“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如果有人以“贤明”等为标准,破坏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子继承制度,那么是会遭到非议的。
隋文帝杨坚一共有5个儿子,均为嫡子。最初,杨坚立嫡长子杨勇为皇太子。可后来,杨坚以杨勇“品德不修,骄奢淫逸”为由,废除了他的皇太子身份,改立嫡次子杨广为皇太子,让许多大臣感到不可思议,纷纷上奏,请求杨坚收回成命。
无独有偶,在唐朝时期,唐高祖李渊的嫡次子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掉了李渊的嫡长子李建成,获得了继承权。虽然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但他获得继承权的方式,一直为世人诟病。
古代以“嫡出”“年长”为标准选择继承人,而非以“贤明”为标准,是一种非常务实的做法。毕竟,“嫡出”“年长”是两个客观、硬性的标准,可操作性很强,而“贤明”就是一种很主观的说法,在不同的人那里有不同的标准。以“嫡出”“年长”为标准选择继承,有利于皇位(王位)稳定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