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是赵国永远的痛,此战之后"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一蹶不振,直到覆灭的前夕也没有恢复元气。
事实上当秦国离间赵王与老将廉颇成功,使得赵括代替廉颇之时,赵国的大错就已经铸成了。
"长平之役,以四十万之众投戈甲而受死,惟其智之不如豺而已。"
明朝初年著名的刘伯温更是在《郁离子》中贬斥赵括为"畜生",认为他的能力连"断后的豺"都不如,是实打实的迂腐之徒。
但是现在出现了一种声音为赵括洗白:他们认为长平之战的失败不能完全归结于赵括,赵括是"成王败寇"的牺牲品。
首先,为赵括洗白的人否认了《史记》中的反间计,他们认为赵王换下廉颇的主要原因在于"廉颇一生
谨慎,他并不擅长势均力敌的持久战",加以佐证的是廉颇此前只参加过齐魏两国的战役,而没有与秦军有过正面交锋。
平原君换下廉颇的原因是他对旷日持久的战争失去了耐心,转而替换了赵奢之子赵括。
第二点,他们认为《史记》中关于赵奢主动出击的记录不详细,没有指明此次行动的出兵人数以及出兵地点,不足以证明赵括主力受挫与此有关。
第三点,他们认为赵括能够固守堡垒长达46天,必定在军中有着一定的威信,而除此之外他也必定占领了秦军的部分粮仓,否则仅凭赵括的部队不可能支撑这么久。
《史记》记载秦军只用了两万余人就围困了赵括军,足以证明赵括的奇袭军规模并不大。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被坑杀的四十万士兵的死因,其实是秦军忌惮与赵军对赵括的忠诚的结果。
以上种种则是为赵括洗白的全部论据,归纳一下就是:
第一点,赵括未必不如廉颇,赵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白起太强,与离间不离间无关;
第二点,赵括的奇袭军之所以失败是赵国救援不力,而不是赵括的无能;
第三点,白起斩杀四十余万赵国士兵正是赵括军事魅力的证明,而并非是赵括的错误。
这三点其实是一种偷换概念的产物,赵括的失败正是因为这三点,任何的洗白都是苍白无力的,赵括的无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第一点,赵括未必不如廉颇,这显然是荒谬至极。
廉颇在前线与秦军僵持不下,正是廉颇军事能力的体现,而秦国方面之所以花费大力气去离间廉颇和平原君,也是忌惮廉颇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
如若白起真的是不可战胜的,那么早在战争的初期,白起就应当大举进攻并非相持不下。
赵括到达前线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变了廉颇的军事布局,急于求成的他轻举妄动,使得前线的平衡被打破,给了秦军可乘之机。
第二点,赵括的奇袭军之所以失败是赵国救援不力,这显然是在推脱责任。
一个统帅最大的作用不是上前线去冲锋陷阵,而是在军营中统筹全局。
赵括率领小支部队贸然前进的做法相当不成熟,他违背了一个军事家应有的基本素养。
同时,赵括的奇袭军被秦军诱敌深入是赵括自己的责任,无论是他的坚守也好还是他的反击也好都是无事无补的,他在一开始便彻底中了秦将白起的圈套,这正是赵括无能的体现。
第三点,赵国四十万士兵被白起坑杀不仅不是赵括军事魅力的体现,反而是他在军中不得人心的体现。
在主将失利之后,数十万大军竟然争相倒戈投降,任由敌军坑杀而不做反抗,这一点恐怕很难和主将的军事魅力扯上关系吧。
赵国数十万士兵在秦人的屠刀之下竟然如同羊羔一般,没有丝毫的反抗,这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可怜赵奢一辈子英雄好汉,生了一个儿子这么无能,赵国的命运就此在赵括手里改写。任凭后世的人怎么去洗白,都是无济于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