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丨食品“零添加”,应该基于科学而非修辞学
□蒋璟璟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目前“零添加”标注在包装食品中并不少见,不同企业、不同产品对“零添加”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宣称“零添加”、“不添加”或暗示食品添加剂有害,已成为不少新兴品牌的营销手法。据食品企业介绍,“零添加”是一种市场趋势,是商家对细分市场的争夺。如果企业尤其是新品牌不进行标注,往往会处于竞争劣势。但在一些专家看来,“零添加”标注顺应了消费需求,但其背后的恐慌式营销及对一些食品添加剂的污名化暗示值得注意。(新华社)
消费者普遍对“食品添加剂”心存疑虑、天然排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一种应激创伤综合症了。毕竟,前些年食品安全丑闻频发,公众一再深受其害,难免有了心理阴影。基于自我保护的天性,自然会对食品本身之外的“添加物”有所警惕。这一心理情有可原,然而在现实中,却被商家放大和利用,于是就有了各种形形色色的恐慌式营销,有了花样百出的炒概念收割。
作为现代食品科学和食品工业的重要成果,各类获批的、合规的添加剂事实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说增加保质期、改善口感、均衡营养、美化外观等等。但在标榜原生态、纯天然的今天,不少人却是闻“食品添加剂”色变,这无疑是极不公平的。所谓的“原始信仰”,很多都是反智的、无厘头的。常识是,真正的“零添加”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特别对于预包装类食品而言更是如此。刻意追求所谓“零添加”的后果,很可能是食品变质、被污染,可谓得不偿失。
值得担忧的是,由于自身的信誉塌陷,很多食品厂商已经失去了对消费者进行科普和常识教育的底气,转而选择对消费者的“偏知偏信”讨好迎合和推波助澜。“零添加”、“不添加”,诸如此类的外包装修辞学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看到是科学精神的消弭,看到的是行业专业主义对于民间错误偏见的妥协。食品工业,从之前的“品质造假”,到如今的“概念恐吓”,这是一种一以贯之的不诚实、不正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