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位老师跟我说起去年我的《父爱之舟》给她和她的学员带来启发。很巧,昨天少末也说起该课——
少末:
去年《父爱之舟》这一课,您是用文章教学的角度上的吧?
在这个假期的研读活动中,我学完这篇文章后,感觉自己已经在理论层面弄清楚了这二者的区别。可是现在碰上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后,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又有点不是很懂了。我发现公众号上谈及的《父爱之舟》这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和您在《冬天》这篇课文的实录前言中所谈到的教学设计意图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两篇课文都是需要学生找出人物表现出来的细节,理清文章结构及内在逻辑关系,而且在教学难点方面都有一个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
但是,说不清楚为什么,我觉得《父爱之舟》这篇课文是从文章教学的角度教的,《冬天》一课是实实在在的从文学教育角度出发来上的,可是这二者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又有很多雷同的地方,但就有那么一种直觉教人觉得这两篇文章在教学设计上的本质是不一样的。后来我又去看了两遍《关于文章教学和文学教育的发言》这篇文章,总结了一下有这种感觉的原因:一是尽管两篇文章存在许多相同的提问,但是问题的切入点不同,《父爱之舟》是从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角度切入教学,而《冬天》是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切入教学;二是学生学习《父爱之舟》后必能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而《冬天》重在让学生感悟文本所呈现出来的人物情感,从中读出自己。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的话,很想问您如果是从文学教育的角度上《父爱之舟》,能否达到作品效益的最大化呢?您会设计怎样的话题切入文本进行教学呢?
朱煜:
《父爱之舟》是用文章教学的方法来教的。这篇课文不能用文学的方法教。因为对小学生而言,该文有一定难度,如果无法读进去,就无法组织学生畅谈阅读感受。
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看上去不难。其实很难。因为看上去好像学会了,实际上只是了解了概念。概念必须转化成教学行为,才算是学会。而且,学会了方法还需要继续实践获得更深的体验,才能变成自己的经验。在教学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是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的。
少末:
今天重温了一遍昨晚的对话,总结了一下两者的特点,归纳如下:
1.语言文字深奥的文本需要用文章教学教会学生表达形式;语言文字浅显且文学性强的文本适合用文学教育引导学生获得各自独有的阅读感受。
文章教学在一开始就要解决掉难以理解的字词,设计感强的课堂教学往往能把这些需要解决的词语巧妙地联系起来,分类识记。
有些词语还能和课堂上的说话训练相关联,从而进行基于思维的句式训练。
针对教材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要基于表达形式,在这个过程中要教学生阅读方法,指导朗读,以读促讲。
针对文本进行一些拓展,巩固和深化上一教学环节中教过的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根据文本的特点,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匠心,升华文章情感。
上面的这几个教学环节只是文章教学的一种组合形式,文章教学的教学设计还可以有不同的流程,而教学流程的设计要点主要基于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文本以及学情。
文学教育的教学设计中也会有一些文章教学中的教表达形式的部分,但是二者的区别在于,文学教育的教学设计中通常会有一个到两个的讨论话题,课堂中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通常围绕话题进行,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能从文本中获得各自独有的阅读体验。
文学教育的语言文字通常较为浅显,能被学生理解。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相对文章教学而言却更考验教师的功力,教师对课堂要有一定的掌控力,能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和交流;教师的问题设计要能给予学生足够的回答空间,同时,所有问题之间必有内在的关联性,这种内在关联最终能指向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突然理解了您以前在讲座中谈到为什么文章教学上不好的老师更上不好文学教育的课)
朱煜:
以上论述说明你真的弄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