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废了皇太子之后,没有再册封过储君,所以,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储君之位闹得很凶,也即所谓的“九子夺嫡”。
雍正皇帝是康熙的四儿子,他能够在“九子夺嫡”中胜出,也挺出乎意料,毕竟当时最有优势的人可不是他,而是所谓的“八爷党”,偏偏这位四阿哥却打败了“八爷党”,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那么,雍正皇帝即位后,为什么善待了废太子胤礽,却却不肯放过胤褆呢?
胤礽实际上是康熙皇帝的二儿子,不过,他的生母是康熙皇帝的皇后,所以是嫡子。
胤褆虽然是康熙的长子,但因为不是嫡子的关系,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胤礽坐上了皇太子的宝座。
胤褆再气也没用,谁让他娘不是皇后?
康熙皇帝开始的时候也挺喜欢胤礽,不仅将他立为皇太子,还亲力亲为地教他读书,后来自己没时间教了,又物色了名师张英、李光地、熊赐履等人继续传授他知识,让他从小接受帝王教育。
这样培养起来的胤礽能差吗?当然不能,胤礽精通满语、汉语,骑射也很不错,这是一个加分项,后来乾隆跟着康熙去打猎,也是因为骑射能力突出而得到了康熙的喜欢,胤礽更不能例外了。
所以,康熙后来出行的时候,也很喜欢带上胤礽,这样也能对他进行言传身教,对他将来继位当皇帝有好处。
可是,康熙却慢慢地发现了胤礽身上越来越多的毛病。
康熙二十九年打噶尔丹的时候,康熙生病了,让老二胤礽和劳三胤祉来侍疾,胤礽却一点也没有忧色,哦豁,老二你也太不孝顺了!滚回去,朕不用你侍疾了!
如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去了宁夏,让胤礽留守京城监国,但是这货也不知道是膨胀了,还是等不及了,竟然在别人的忽悠下生出了谋逆之心。
当时康熙被这事气得不轻,所以一回京便迫不及待地处置了胤礽身边的人,也算是敲打敲打胤礽了。
这一次,康熙虽然没怎么追究胤礽,但是对他的偏爱已经越来越少了,造成的后果是康熙在三十七年的时候分封诸皇子,或为君王,或为贝勒,开始有意无意地打压胤礽,这明摆着是在警告胤礽,我可不止你一个儿子,你给我乖一点。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听了别人的告状,说胤礽“僇辱廷臣,专擅威权,鸠聚党与,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最严重的莫过于他窥视康熙的“起居动作”,这不明摆着想谋反吗?康熙本来对胤礽已经有诸多不满了,这一下好了,直接废了他的太子位。
康熙很生气地说:“朕包容二十年矣。”
从这一点,也能看得出胤礽的毛病实际上是不太会玩政治,这也是雍正后来会放过他的一个原因。
除此之外,雍正之所以会放过胤礽或者说善待胤礽,当然也和胤礽几十年的储君生涯有所关联。
胤礽当了几十年的太子,当然也会培养出自己的势力集团,康熙都说胤礽“左右群小结党营私”。
胤礽第一次被废以后,他的手下和支持者便一个接一个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迫使康熙复立胤礽为太子。
胤礽第二次变废以后,他手下那帮人又坐不住了,让康熙再一次复立胤礽为太子的声音便从来没有停过。
所以,雍正初登皇位,凡事也不敢做得太绝,只能好好地安顿好胤礽,让曾经支持胤礽的人不要闹事。
胤礽也挺识相,一则自知已经输给了雍正,二则也病重了,身体支撑不起他的雄心壮志了,所以乖乖地配合雍正的安抚工作。
当然了,留着胤礽也能起到制衡曾经支持“八爷党”的势力的作用。
那么,雍正可以“善待”胤礽,为什么却不愿意释放已经被幽禁了14年的胤褆呢?
这事说起来也怪胤褆自己不会做人,做事也过于肆无忌惮。
康熙在四十七年废黜了胤礽之后,胤褆觉得康熙还在气头上,也许可以一鼓作气地彻底打趴胤礽,所以跑去和康熙说:“胤礽这小子行事卑劣,不得人心,算命先生张明德说老八胤禩面相尊贵,如果您想宰了胤礽,不用您动手!”
胤褆一句话,不仅坑了自己,也坑了胤禩。
康熙气得直骂,“诏斥允禔凶顽愚昧”,你是不是蠢,你是不是蠢!
康熙骂完了胤褆,他还顺便警告了一下别的儿子,别让你们的手下人搞事,不然要你们好看!
可是,胤褆很快又干了一见更傻更蠢的事,他一见康熙皇帝不愿意处死胤礽,所以自己想了一招——找来了蒙古喇嘛,然后用了所谓的“厌胜之术”诅咒胤礽,让胤礽快点死。
康熙一气之下,废除了胤褆的爵位,将他幽禁在府邸之中,从此不见天日。
雍正即位以后,仍然不愿意释放胤褆,是因为康熙在圈禁胤褆时说过一句话:“允禔镇魇皇太子及诸皇子,不念父母兄弟,事无顾忌。万一祸发,朕在塞外,三日后始闻,何由制止?”
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胤褆这个人呀,已经没有底线可言了,不能放!
后来,康熙皇帝为此还特意安排了人手轮流在胤褆府外值守,为的便是确保胤褆出不来,也不能在府中生事。
对于胤褆,康熙皇帝活着的时候已经明确有了安排,雍正又怎会冒着被别人骂“不尊先帝遗志”的危险去释放胤褆?
更何况,雍正也怕胤褆出来后对他用“厌胜之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