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国危思良将,枋头之战前燕回光返照,桓温与慕容垂两大名人双输

由 钟离黎明 发布于 经典

十六国史系列故事—57,敬请点击"关注",查看更多内容。
367年,前燕太宰、太原王慕容恪病故。东晋权臣、大司马桓温决计北伐。
前燕兴起后,国势日隆,尤其在慕容恪掌权时,东晋在前燕面前胜少负多。当初前燕景昭帝慕容儁死时,幼主即位的消息传到建康,东晋朝臣欣喜异常,以为是北伐的好时机,但熟知兵事的桓温却心有忌惮:"慕容恪尚存,所忧方为大耳。"
此时得到慕容恪的死讯,桓温认为前燕再无对手,加之其心有异志,因而决定再次发动北伐。这是桓温的第三次北伐,这一仗,不仅影响了燕、晋两国的历史进程,桓温、慕容垂两大名人的个人前程也由此出现了拐点。
一、上、中、下三策
369年4月,五万东晋大军从姑孰出发开始北伐,主力乘船北上,东晋军队以步兵为主,乘船保存了士兵体力,加之水道补给的便利,因而士气高涨。保障航运的通畅至关重要,桓温命将军毛虎生从巨野泽一路挖掘运河,连通汶水、清水,又引入黄河水,以抬高水位。
谋士郗超鉴于晋军依赖的水道水量小,运输困难,忧虑前燕如果坚壁清野、避免决战,晋军就会陷入困境。他向桓温献三策:
上:弃船登陆,全军携带少量干粮,轻装疾进,攻敌不备,直扑前燕国都邺城。敌无名将、桓温帅旗一至,前燕朝廷只有两条路:或者弃城而逃,退出中原;或者仓促应战,全军被歼。
中:东晋大军以到黄河流域,就此休整,建筑要塞,屯积粮草、辎重,做好充分准备,明年春暖之后,再与前燕决战。如此虽慢,却已先立于不败之地。
下:按照现有方案,继续北进,则战事不能拖延过长。否则,到了秋、冬两季,水位会越来越低,粮草无法补给,晋军不战自溃。
如果选择上策,以前燕当时的状态,东晋很可能将其一鼓而灭;即使中策,前燕也难以抵御。那么,桓温会怎么选择呢?
二、前燕危如累卵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郗超是桓温的第一谋臣,这次他却没有选择其上、中二策。桓温认为,上策太冒险,中策太费时,他的很大精力要花在朝局争斗上,长期在外,朝中如果有人搞事情,他将难以处理。下策在其看来,依托运输线,晋军可攻、可退。前燕水军孱弱,甚至可说是没有水军,并无大的风险,更何况还要把控朝中争斗。
369年7月,桓玄攻取湖陆,生擒前燕守将宁东将军慕容忠。前燕慕容暐急调2万兵马,命下邳王慕容厉率军出战,桓温在黄墟大败燕军,慕容厉全军覆没,单枪匹马逃脱。燕高平太守投降,晋军前锋邓遐、朱序连战连胜。慕容暐走马换将,命乐安王慕容臧接掌军权,阻击晋军,但其努力都被晋军粉碎。慕容暐一筹莫展,连连向前秦求救。
前秦苻坚与王猛商议后,派出救兵,但苟池及邓羌率领的所谓援兵步骑二万,也只是远远地观望,他们的策略就是趁火打劫,而不是雪中送碳。
晋军的胜利,使得前燕内部许多人发生动摇,进而投降了桓温。桓温乘势进兵抵枋头,这里距离前燕国都邺城已不过百里。慕容暐和辅佐慕容评已丧失了抵抗意志,打算逃跑,退出中原。这完全符合郗超上策的预定目标,如果能兵贵神速的话,东晋很可能收复中原。
受排挤被闲置的慕容垂坐不住了,国之将亡,他积极请战:"就让我打一仗,如果失败,你们再跑也不迟!"
前燕国无良将,受忌惮的慕容垂也许能挡住桓温。慕容评、太后可足浑氏此时也顾不上与慕容垂的矛盾,就让他去抵挡一阵,死马当活马医吧。
三、名将对决
占领枋头后,桓温犯了一个错误:他没有迅速向邺城挺进。他遇到了一个实际困难,这里向北没有水道了,因而他需要时间积累物资。这一短暂的停顿,也为新任燕国大都督慕容垂赢得了时间,他也带兵来到枋头,与桓温形成对峙的局面。
一连串的小胜稳住了前燕的军心,随着夏去秋来,降水减少,水位开始下降,晋军的运输问题如期而至。桓温也是知名的军事家,岂不知背后的凶险,但其腹中已有预案,早就派出豫州刺史袁真攻克了谯郡、梁国,要求其迅速凿通石门,使睢水与黄河相连,从而解决运粮问题。
慕容垂开始行动了,他派弟弟慕容德率15000骑兵绕过桓温,赶往石门。晋军没有发现前燕军的变动,没有抓住前燕主力骑兵离去的良机发动进攻。
9月,慕容德在石门击败袁真,桓温大军得不到新的补给,只能撤兵。19日,船只大部分搁浅,已经回不到南方了,桓温下令烧船,带着余粮,整军而退。
桓温兵退,前燕将士欢呼雀跃,诸将争着追击。慕容垂制止了大家:"敌人未经大败,后退必有防备,等他们疲惫了,再战不迟。"他亲率8000骑兵远远跟随,晋军日日行军、戒备,疲乏不堪,随着距离国门日进,逐渐懈怠。见时机成熟,慕容垂预先派慕容德埋伏于襄邑东涧,东西夹击,大败桓温,斩首3万。
狼狈逃脱的桓温在谯郡又被前秦打劫了一番,逃回东晋仅剩万人。
结语:
枋头之战,东晋与前燕都受到了削弱,前秦坐收渔人之利。
枋头之战的失败,于桓温而言,对其地位并未造成损害。通过这次北伐,他控制了徐州、豫州,进而废立皇帝,气焰愈胜。但其声望却是大大受损,原本寄望于北伐建立不世之功,回朝受九锡,从而改朝换代,北伐的惨败使这一切图谋幻灭。
慕容垂则完全没有分享到胜利果实。大胜之后,皇帝慕容暐忌惮他功高,辅政慕容评害怕他分权,太后可足浑氏更与他有宿仇,于是,当危机解除,慕容垂复又成为被高层一致嫌弃的对象。不只如此,他们还预谋除掉这个麻烦。得到消息的慕容垂一声长叹,他不愿反叛家国,便只能逃离家园、投奔前秦。
没有了慕容垂的前燕,迅速败亡,仅仅一年就被灭国。
十六国史系列故事—57,敬请点击"关注",谢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