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做“弱国无外交”,近代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恰好可以用其来形容,清朝廷的软弱腐败,列强的虎视眈眈,都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极大的伤痛,不少中国人在国际上也备受歧视,让人瞧不起,不过有一名外交官,凭借自己的能力,却获得了很多国家的尊重,他就是晚清外交家黄遵宪。
1848年,黄遵宪出生于广州嘉应州,并且于1976年参加顺天考试,被录取为举人,1877年,黄遵宪的同乡,翰林院的何如璋被任命为中国第一任驻日公使,因此邀请他一起去日本,黄遵宪欣然前往,这却遭到了黄家人的反对,原来,清政府派遣驻外公使,是应条约约束,对此并不重视,外交官的职业似乎并无前途,黄家人也希望黄遵宪在家安心考取进士,不过对外部事情好奇的黄遵宪最终还是不顾反对,随行出使了日本。
1877年,黄遵宪在何如璋的推荐下被任命为驻日参赞,随着何如璋来到日本神户,展开外交活动,聪明的黄很快就有了一口流利的日语,在当地,黄遵宪风趣幽默,儒雅随和的性格,也让他结识了很多日本朋友,日本历史学界也曾称赞他是中国“最有风度、最有教养的外交家。”黄遵宪在日累计大量人缘,但是他对日本政府吞并琉球、侵略朝鲜的行径,也是加以抵制,据理力争。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驻日大臣何如璋在呈给总理衙门以及北洋大臣10万多字指出,“琉球如亡,不出数年,闽海先受其祸。”这些话都是黄遵宪所草拟,后来果然一一应验,见证了黄的高瞻远瞩。
1882年,因为外交事务的出色,黄遵宪调任了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当时的美国通过了著名的排华法案,黄立刻向国内反应,然而懦弱的清政府并不愿意多加干涉这件事情,黄只能凭借自己职权,在美国地方政府据理力争,他亲自到美国监狱慰问被关押,罪名仅仅是因为“不干净”的无辜群众,并大声责问美国人:“这里人多地窄、空气污浊,难道监狱里的卫生条件要比华侨的住处好吗?”在黄遵宪的努力下,很多无辜的华工被释放。
1889年,黄遵宪又被清朝廷人民为驻英二等参赞,他有千里迢迢的远赴英国,黄遵宪处理公务滴水不漏,对待英国人员进退有法,所以英国人对其格外的尊重,黄遵宪在到了欧洲之后,也阅读了法启蒙运动先驱卢梭、孟德斯鸠的著作,这让黄遵宪对国内的形式有了自己的看法,因此他积极主张朝廷变革,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后,黄遵宪回国,成为了维新派官员的一员,极力支持改革官制,以及其他变法。
维新派的行为自然也触犯了慈禧太后等顽固派的利益,1898年,慈禧发动了戊戌政变,杀害了大批维新派官员,并将在上海出任公职的黄遵宪押解北京关押在监狱当中,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黄遵宪作为维新派领导人,是极少数未曾被杀害的官员之一。这主要归功于世界强国英国的霸气发声。
黄遵宪被逮捕后,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向清政府声明:“如中国政府欲将黄遵宪不问其所得何罪,必治以死,则我国必出力救援,以免其不测之祸。”
其威胁的意思也非常的明显,如果清朝打算用莫须有的罪名杀黄遵宪,那么英国不惜用包括发动一场战争的武力手段,来保证黄遵宪的生命安全,日本驻华公使也向清政府表示,如果查办黄遵宪,“有伤两国交谊”。这不得不让慈禧太后等人有所顾忌,最终将其释放回老家。
晚年的黄遵宪依然致力于推进立宪,革命等工作,并且潜心新体诗的创作,最终在1904年病逝,他对中国所做出的事业,也值得所有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