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和他们一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8年8月底,兰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2017届研究生陈凯凯回到家乡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以陈塬街道办事处主任助理和上河村支书助理两职开启了选调人生。本科学习草业科学为他参与农业知识普及、春耕生产、经济林科学化管理等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知识支撑,硕士阶段的社会工作学习则为他的人际交流增色不少,他觉得在工作中“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像陈凯凯一样毕业后扎根基层,奉献社会的兰大学子还有很多。据软科数据统计,兰州大学选调生数量长期位于双一流高校前列,2019年更是以504名的数量高居榜首,其中74%留在西部,有220多人留在甘肃,选择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做完了心里很踏实”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届研究生谭天社便是一名选调生。毕业之际,谭天社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斩获了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设计院(核三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核404、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现并入南方电网)等多家单位的offer,但考虑到老家“四级残疾的妈妈、一级残疾的姐姐”和“谈了七年的女朋友”,他决定通过考取选调生回到广西,最终成为百色市市委组织部一名干部。

2017年7月走上岗位,9月谭天社就给他联系帮扶的贫困户罗绍波办理残疾证,初次上任的他对于机关位置、办事流程都不是很清楚,但是为了处理好这一搁置许久的事情,他把“残联、医院、民政全都跑了个遍”,终于为老百姓办好了事。他还整合小额信贷、文秀助学金等多种奖助学资源,成功帮助60多名大学生办理雨露计划补助,“做的时候是有点累,但是做完了心里很踏实”。

在成为驻村干部后,谭天社积极参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指导和鼓励当地村民种植油菜、水稻等作物实现创收,帮助当地发展完善蜜蜂养殖经济、大龙虾养殖经济等特色产业。同时,他还帮助成立了一个村级公司,为群众销售山茶油、砂糖橘、琵琶等农作物提供了平台。

2018年,当地的砂糖橘由于快速腐烂没能畅销,谭天社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广泛上网咨询,最终明白砂糖橘在果树上感染的霉菌会以裂变模式增长。为了减少腐烂,谭天社网购了苹果、青枣、红枣、香蕉、芒果等十余种水果,仔细琢磨起各类包装方法——打蜡、泡沫套、空气柱纸箱、硬质纸箱,并对各类方法进行了细致而耐心的分析,找到了适合当地砂糖橘的包装,同时建议和大商贩或是政府部门建立点对点的批发关系,打造“文秀果”品牌,这一系列建议被采纳后最终实现了可观的收益。

“自强不息,独树一帜”是兰大七年时光在谭天社身上刻下的烙印,“学院老师和同学常常做实验做到凌晨两三点,甚至通宵”的拼命和认真无形中让他养成了有理想、有追求、不服输、敢拼命的性格特质。在基层扎根的这三年,谭天社不仅努力做好了发展党员、收缴党费、组织生活会等党建工作和写好调研报告、讲话稿、典型经验材料等写作任务,还结合专业知识为当地发展出谋划策,无机化学专业的学习经历让他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当地的水肥一体化事业,并多次给农业农村局、环保局相关人员提建议,“虽然最后由于当地技术限制没被采纳,但是我做了我应该做的,内心很踏实”。

走!和他们一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谭天社为贫困户办理小额信贷业务

“不成为选调生我会后悔一辈子”

陈凯凯工作中主要负责农村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人居环境整治、文字材料写作等工作。得益于组织上的“传帮带”负责制以及对于家乡的熟悉和热爱,他很快就适应了工作。

陈凯凯一直怀揣着去往基层脱贫攻坚一线淬炼自己的理想,本硕期间不仅多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还保持着每天浏览国内国际新闻、阅读最新时政材料的习惯,硕士期间参与的中央财政支持的少数民族留守妇女能力建设项目,更让他看到了基层工作的价值所在和基层群众对知识、文化和技能的渴望。毕业季面对天津航道局、华中科技大学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的offer,想去基层发光发热的他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工作。

秉承这一理念,陈凯凯不仅主动向前辈学习请教很快适应了工作,还承担了农村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人居环境整治、文字材料写作等多类工作。在这些工作中,最让他“满意和骄傲”的是创建了以微信为载体的“陕西商州上河村”腾讯为村平台,开发有“村友圈、党务、村务、事务、我的”五大板块。“村友圈”是村民们畅所欲言、线上交流的“朋友圈”,大家不仅可以在“圈子”发布村上举办的活动、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还可以展示家乡的优美风景和特色产品。“党务”板块是村委们进行党务公开、撰写工作日记、分享学习体会的重要平台。“村务”和“事务”板块则汇集了村内的各类事件、大小通知,诸如村务公开、村民议事、先进典型评选等事宜都能在这里找到踪迹。而村民信息反馈、下情上达主要通过“我的”板块进行。

驻村干部们利用该平台尝试开通了上河村为村集市,将村里的土特产,特别是核桃进行线上销售,让村民从“互联网+乡村”的发展模式中得到了更大的实惠。“通过‘为村’平台,群众可以直观地看到村两委的工作开展情况,同时也可以进行评论、点赞、互动,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够参与到村集体的各项工作中来,有效提高了村民参加村务活动的积极性。”目前,平台运行良好,群众参与率极高,该平台也是商州区第一个“为村平台”,深受上河村父老乡亲的喜爱和好评,同时也得到了“商洛日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两年驻村工作为陈凯凯在基层一线“蹲苗压土”、汲取营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面对群众的诸多诉求,陈凯凯不再像刚刚成为选调生的时候那样焦躁不安、手足无措,而是学会了以平和的心态接待群众、倾听群众,服务群众,耐心细致地为群众答疑解惑、解忧纾难。通过与群众近距离的接触,陈凯凯懂得了群众最需要什么、最关心什么,知道了什么才是群众最为期盼解决的“关键小事”。“把根扎的再深一些,把农村的养分再多汲取一些,把老百姓的心声再多倾听一些”,是陈凯凯对组织重托、群众信任的自觉担当,也是他对自我理想、人生目标的不断坚持。

当前,正值商州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奋力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陈凯凯表示将全力以赴配合村两委做好全村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和脱贫成果巩固相关工作,同时在基层党建和村级产业发展方面多花心思、多出点子、多谋路子,为实现商州新时代追赶超越助力加油。

走!和他们一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陈凯凯入户宣传脱贫攻坚政策

倾心为就业做好服务

为了更好地做好选调生工作,2019年兰州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下称“就业中心”)组织了首次关于选调生求职技能技巧培训,为200多名学生提供专业的技能训练服务。2020年疫情期间,就业中心又开办了线上选调生考试模拟班,不仅专门从中公教育请来讲师开展高质量培训,还在考试前两周组织了模拟笔试和面试。得益于此,2019年参加甘肃省选调生考试的350余名兰大学生有331人上线,2020年约400名同学通过第一批考试。

除了专业系统的培训服务外,针对主动前往就业中心咨询相关事宜的学生,负责选调工作的老师往往会综合后续发展、当地重视程度、往届学生反馈等信息予以详细解答。“19年的黄洁同学通过了广西和甘肃两地的选调,不知道该选哪里,最后在我们的建议下去了广西,现在发展得很好。”就业中心相关老师说。

就业中心的选调生工作没有结束在学生去往岗位的时刻,而是通过建立各省份微信圈、保持电话联系、去往当地调查等方式无限延伸开来,“今年本来计划去百坭村回访毕业生,但受制于疫情没能去成”。据介绍,兰州大学的选调生集中于草业科学以及法学、哲学等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占比80%-85%,北海是除了甘肃之外的最主要选调地区,从16年至今总共有60余名学生去往北海,广西、青海、陕西、江西、黑龙江、辽宁等地区也得到了兰大选调生的青睐,“由于各地对高素质人才的重视,去往当地的学生都找到了安居乐业的归属感”。总体看来,多数选调生会回到生源地,不少省份进行选调分配时也会尽量照顾学生的具体生源地,因此中途离岗的选调生数量非常少。

“学校十分重视选调生工作,近几年开始举行选调生出征仪式,我们也会继续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挖掘有志于投入基层的优秀人才,让选调生留得下干得好。”就业办相关老师说。

走!和他们一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内容来源 | 《兰州大学报》总第962期

文字 | 蒋云鑫 王耀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兰州大学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414 字。

转载请注明: 走!和他们一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