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笨,一点也不随我!”“当年好歹也算是个学霸,孩子怎么成了学渣?”“我理科很好啊,她怎么数学这么差!”作为家长的你,是否说过或者头脑中浮现过这样的话。我们都知道,少拿自家孩子跟别人的比,却忽视了当我们把自己树成“参照物”后,这种比较带给孩子的压力更加让他们难以承受。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文中一位高中老师说,在老师眼中,承受压力最大的父母恰恰是我们所说的社会精英,他们大多毕业于名牌学校,有着不错的社会地位,这类父母对孩子的“最低要求”就是:不能比我差!他们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应该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孩子调皮了,我们习惯性地说“当年我可没这么皮”;孩子学习不好了,我们回忆自己当年学得轻松;孩子不愿意跟人打招呼,我们也会埋怨孩子没有自己懂事。作为家长可能是随口一说,但在孩子眼中,父母是他们的榜样,每一个孩子都在努力地模仿父母,当他们做不到的时候,心中的沮丧和失落就会更大。
“我可能永远比不上爸爸妈妈!”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怎么会成了一种比较,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家已经不是他们放松的港湾。在家里,孩子要绷紧了弦,因为稍一放松,爸爸妈妈可能就会从哪里冒出来,细说自己当年多么优秀。万一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可能父母还会互相埋怨“这孩子到底随了谁?”
作为成年人,当我们回首童年时,可能是加了“滤镜”的回忆,已经把当年的高低起伏拉成了一条向上的直线,一些伤痛、无奈、汗水和努力在最终的成功面前被美化掉了棱角。而我们的孩子们,现在正在经历属于他们的成长,这原本就是一个自我的蜕变,没有必要跟同龄人比,更不用跟我们的当年比。
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肯定,那么鼓励和包容才是我们为人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