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王朝被是在中国众多封建王朝史上是一个璀璨的时代,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都高度发展,在封建时代有着极高的地位,但同样的,孱弱的军队实力,对外战争的连连失利,以及战争赔款,也让宋王朝被人诟病无数。
中国的封建史史就好像一部战争史,大大小小的战争伴随着一个朝代的兴起又伴随着另一个朝代的灭亡,在封建的冷兵器时代,兵种的划分主要有三种,骑、步、水三种兵种。
而骑兵就好比现代战争中的特种部队,足够的骑兵在战场上可以起到决定作用,运用得当,甚至能反败为胜。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王岩叟曾说:”马者,兵之用也,国之所恃以为险者也,有国以来,未尝无马。国多马则强,少马则弱。”
可见骑兵的重要直接关乎一个国家的安危。对于宋代的灭亡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表象和主观的判断就认定事情的结果。事实上,宋代对外战争的接连失利是有着深刻的内部因素的。宋代朝廷对军队的态度是对外战争失利的主要原因
1.皇帝对军队和将领是有戒备心的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兵强叛帅,帅强叛上”的时期,而赵匡胤身处这个时代,自然知晓其中危害。因此在限制军队和武将上,赵匡胤不可能会忽视其中隐患。
对于在军队建设的政策上,赵匡胤将掌管军队的权力进行分化,将统兵权和发兵权相互分离,相互制衡,而最终获利的就是皇帝。
对于军籍的掌管交由三司负责,枢密院则掌管方略,这样皇帝就能将调动指挥的权力都集于自身。有宋一代,没有任何将领能做到指挥调动权力集合的将领。
《范太史集》中对这一做法概括为:“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年无兵变也。”
而同样的,对待将领,更是采取“重文轻武”政策,在官职地位上,同等级的文官永远高于武官半级。这样的政策更是导致国内逐渐缺乏优秀将领的来源。
在宋代,“将门出将”成为宋代武臣一大特点。将领无法有力的指挥军队战斗,处处要受到皇帝节制,外出打仗因为部分做法不符合文官标准就会受到弹劾。
在前线不能专心反而时刻受到后方干扰,战争能够胜利才是怪事。宋朝大将狄青战功赫赫,然而却也时刻担忧文臣弹劾受于朝廷争斗,最终忧惧而死。
2.“强干弱枝”的养兵政策使对外战争中屡次丧失先机
五代十国时期的军队叛变给了宋朝君臣极大的警醒,因此在面对军队问题,宋朝君臣既要考虑外忧,又要考虑内患。
宋太祖在局面稳固后便着手军事改革,将各地精兵纷纷抽调到禁军之中,使禁军实力增强,而使地方军队实力削弱。这样的作法对内就是有利于防止地方叛乱,而且即便发生叛乱,中央政府也有能力去平叛。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载:“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内外相制,无偏重之患,天下承平百年,盖因于此。”
宋朝君臣自以为如此安排能保障国内不会再有混乱割据,却没想到,当外患降临,强敌入侵时,外虚内强的分配使他们丧失了在战争最开始时最有效的反攻时机。
古人常言“兵贵神速”,宋朝在面对金辽入侵时如果能做到及时有效的组织反击也不会在一开始陷入被动,每当宋朝发生战争,前线缺乏足够实力的部队,后线在收到战报以及组织行军都会需要耗费极大的时间,这就导致入侵敌军往往攻占了很多城市后,宋朝才开始反攻,平白无故的补充了敌人的消耗而削弱了自己实力。
同样的对内战争中,地方叛乱,中央下令征讨,等到禁军赶到,叛军早已抢完逃跑了。因此宋代对外战争的失利并不能因为缺少骑兵而胡乱判断,根本上是宋朝君臣从战略布局就出现了失误。
1.战略上的不重视和马匹的补给不足
在北宋初建时期,太祖,太宗,真宗时期,宋朝军队数量达到百万,其中五十万是骑兵部队,而在真宗以后,由于燕云十六州的缺失以及西北的动乱,大宋王朝的战马来源开始不断减少。
所以固然宋朝有识之士意识到骑兵重要可也没有办法获得足够数量的战马。随着骑兵的不断减少,国内部分人开始进行军事的改革,他们尝试用步兵来抵御游牧民族的骑兵。
《宋史》中范仲淹就曾言:“自古骑兵未必为利,开元,天宝年间,牧马数十万匹,禄山为乱,王师败于函谷,曾何救焉。”
而且骑兵培养费用高昂,是普通士兵的数倍,培养大量骑兵对于朝廷而言也无力承担。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官员,认为增加士兵可以提高守卫程度,足够进行防守,减少骑兵的数量就能使钱粮得到充分的运行。
我们不能说此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宋朝冗费也十分严重,培养骑兵可能导致经济发生波动。但我们可以从宋朝政策上看到,的的确确朝廷缺少对骑兵的重视。并且在战争中,骑兵被用来看作步兵的辅助,配合步兵进行征战。
2. 南宋以来南方的地形限制骑兵发展以及外交政策的影响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迁都临安,此时的南宋已经丧失了北方大片土地,算是一个偏安的王朝,南方多丘陵山地,山环水绕,而骑兵适合平坦开阔的场所进行战斗,南宋此时的地形就限制了他们无法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而同样的,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对待金辽两国,都是偏向于求和态度,自真宗“澶渊之盟”后,宋外交关系的主线是宋辽关系为基轴,大国和平相处。
到了南宋时期宋的投降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在南宋末年,宋朝军队战线往往是一触即溃,因此骑兵的确实不能算作是宋代灭亡的根本原因。结语
单一问题从来不适用于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贞观盛世的缔造不能说是大唐骑兵强盛而导致的,也不能说元代灭亡是由于军队实力减弱而导致的。
游牧民族马上逐天下,宋代敌不过,不适吃了骑兵的亏。宋代骑兵在前期并不缺乏,可也导致战争失败,根本来说,是对待军队和战略上的缺失所导致的。赵匡胤自以为可以“利百代”的国策,就这样为宋代军队的软弱埋下了伏笔,乃至世代都在探讨宋代军队战斗力缺失的问题。参考文献
1.《续资治通鉴长编》
2.《范太史集》
3.《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