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当下,游戏、短视频、综艺节目等无疑是最有效的减压方式,并且获取成本相对低廉。但相比之下,一部数十集的电视剧,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线以及剧情,也是许多人青睐的休闲减压方式。电视剧可以按照故事题材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装剧是我国影视行业中一个非常大的板块。这些古装剧可以是架空历史的朝代,也可以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朝代,如果按照朝代来进行划分,清宫剧无疑是前几年烂大街的题材。
无论是早年间红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系列,张国立、张铁林、王刚“铁三角”带来的《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还是后来的《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等爆款,可以说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当然,不可否认也有一大批口碑不怎么好的清宫剧,它们共同让观众产生了“视觉疲劳”。毕竟这些电视剧中随处可见的辫子,的确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在清宫剧泛滥的同时,很多人也不禁有这样一个疑惑:同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为何极少出现以元朝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
公元1271年,已经称帝11年的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元朝正式诞生。至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元朝的统治一共维持了97年。如果以最严苛的时间标准来算,从公元1279年彻底灭亡南宋流亡政权到灭亡,元朝也维持了89年。虽然统治时间相较于传统的汉人王朝以及之后的清朝都短,到元朝也的确是中国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一个王朝,它的合法性与正统地位,连推翻它的明太祖朱元璋也予以了承认:
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作为历史上客观存在且正统合法的大一统王朝,为何没有相关影视作品以元朝为背景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4点:
第一、元朝历史太过混乱
作为第一个入主中原、开创大一统的少数民族,蒙古族有着本民族的继承制度,与汉人礼法中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并不相同。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积极主动接受汉化,并效法汉人王朝推崇儒教。这就使得蒙古贵族内部在继承制度上难以达成共识,比如蒙哥汗去世后,四弟忽必烈与七弟阿里不哥围绕汗位的争斗,就直接导致了大蒙古国的分裂。即便是元朝建立以后,忽必烈的子孙也没能摆脱这一魔咒。明朝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只有16位皇帝,清朝是12位,而元朝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居然出现了14位皇帝。
如果再除去忽必烈,其余13位皇帝加起来的在位时间也才74年,人均6年都不到。朱元璋在北伐时发布的《谕中原檄》中,也指出了元朝统治阶级内部围绕权力的激烈斗争:
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酖兄,至于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
第二、相关史料的缺乏
作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我们对清朝的认知是最多的,再加上有众多的民间史料,所以在进行剧本创作时有大量的资料可供参考。元朝则不然,统治阶级的上层贵族依旧保留着在草原时的民族传统,并没有汉人地主阶级修书的意识。而元朝的汉人地主阶级,又并不具备同宋明地主一样的儒学水平以及配套的政策环境。这就使得元朝时期成书的民间资料相对较少,除了明朝编纂的《元史》等官方史书,可以填补故事细节的证据少之又少。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以元朝的历史为背景进行合理的剧本创作,是摆在制作团队面前的第一个困难。对编剧而言,与其不遵史实脑洞大开进行艺术创作,还不如直接架空历史。
第三、元朝本身的诸多问题
和清朝大力推行“满汉一家亲”不同,元朝统治者并没有这样的觉悟。在蒙古人的征服过程中,他们将被征服地区的民族,按照被征服的先后顺序划分等级。仅仅是传统汉地的汉人,就被分为了“北人”和“南人”,这样不合理但客观存在的制度,显然不适合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当下。所以如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创作出一部符合时代要求的影视作品,是制作团队必须谨慎考虑的问题。
第四、经济效益的问题
作为一个商品,电视剧的出现本身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如果不受观众喜爱、无法创造经济效益,那么项目必然无法进行。毕竟资本没有情怀,资本永远只懂得趋利避害。前面的3点原因归结下来,也全部都符合市场的客观规律。
正因如此,以元朝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不是不想拍,而是不敢拍,毕竟一不留神就可能是个赔本买卖。与其冒着亏本的风险,为何不选择其他朝代的故事呢?毕竟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从西周到清朝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资本为什么非要选择这其中还不足百年的元朝来钻牛角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