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室友不用‘拆盲盒’了。你是社牛还是社恐?你是否接受榴莲、螺蛳粉等异味食品?先来个调查问卷,填写性格习惯偏好,由系统为你推荐合适的室友!”近日,据九派新闻报道,成都大学利用“大数据算法推荐”为新生匹配室友,新生可以填写在线问卷,由学校匹配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相近的室友。目前,选房系统会根据本班优先、同专业次之、同学院再次之的顺序,精准推荐3名室友。该校宿管中心一位负责人表示,系统生成的结果只是推荐、建议,同学们可以视自身情况而定。
自选室友到底“香不香”?在网友评论区,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表示“慕了慕了”,还手动@自家高校“抄作业”的网友,都在宿舍生活中有过各类“痛的领悟”。比如,有人吐槽室友总爱深夜暴击键盘,让旁人睡眠质量直线下降,挂上了“半永久”黑眼圈;也有人吐槽室友对高温太过“耐受”,室外三十几度的温度都不让开空调;还有人吐槽室友讲话过于直白,让被冒犯的人“气到暴走”……诸多有关作息时间、生活习惯、沟通方式的分歧,使得一些大学生的寝室生活无法“岁月静好”。很多备受困扰的学生都会想:要是能自己选室友该多好!
比起机械地按照学号、班级等进行住宿安排,一些高校尝试将学生的个人偏好纳入考量,体现了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思维。毕竟,同是早睡早起、热爱汉服、对榴莲“接受无能”的室友,可能会有更多共同话题,也免去了生活习惯差异过大带来的冲突。
不过,“大数据”也不是万能的。人在给自己“贴标签”的过程中,往往会加上一层自我美化的滤镜。其中,最具迷惑性的可能就是“好相处”“爱干净”了。为了增加匹配几率,大概没有谁会给自己贴上“脾气欠佳”“又脏又乱”的标签。而且,现实中,大家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可谓千差万别,一个人眼中的“非常整洁”可能是另一个人心中的“乱到不能忍”。对很多刚刚步入大学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对自我的认知也尚未定型。有网友就指出,自己寝室的几个人最初都信誓旦旦地说要早睡早起,结果后来个个都成了“熬夜党”,当初按作息选人可谓“选了个寂寞”。
室友相处之道,归根到底是关于“人”的问题。在处理好室友关系的问题上,也要在“人”的层面上予以解决。
“大数据选室友”的底层逻辑是“人以群分”,目的在于提早规避与自己差异较大的人。这种选人逻辑,或许会让选人者感到更“舒服”,却也因此让其错失了接触不同个体、锻炼自身沟通力和包容力的机会。
拿社交状态来说,“社牛”和“社恐”成为室友,或许会给双方都带来正向变化:通过深入了解,外向的“社牛”可以给“社恐”提供更多安全感,引导其尝试更加开放、多元的社交生活;随着“社恐”逐渐打开内心,“社牛”也会发现对方纤细、丰盈的精神世界,让自己感受到“静下来”的力量。
很多时候,不同个性、兴趣不同的人可以让我们走进更大的世界。通过与他们的交往,我们能为自己的人生打开更多可能。这些面向,可能是很多刚刚成年、缺乏社会经验,单纯追求“求同”逻辑的新生还没有意识到的。
因此,在开放室友选择前,学校不妨对新生开展一波指导,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了解不同选人逻辑的利弊,继而根据自身情况理性决定。比如,如果对睡眠质量的要求较高,很容易被打扰,当然可以明确底线,优先选择与自己作息一致的室友。但是,有没有必要要求室友与自己是老乡、兴趣爱好相同,则见仁见智了。
同时要意识到,在处理室友冲突的问题上,“一味求同”恐怕无法从根本上杜绝矛盾。世界上很难存在彼此完全契合的“完美室友”。学会与不同个性的人打交道,懂得接纳、欣赏他人,在遇到分歧时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是每个人的成长必修课。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不少矛盾都来自误解,只要把问题讲明白,好好沟通,大家就还是“好室友”。
当然,包容并不意味着无限忍让。学校对于寝室里的矛盾,也要公平对待,避免机械套用“不问对错,各让一步”的处理模板。对于明显对他人形成干扰、缺乏行为边界的做法,校方还要用合理的方式,使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当性。这样做,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