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悦 封面新闻记者 姚箬君
回首大学,手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Finalist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及校级学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荣誉,大四的向科谚却更愿意谈及他在科研之路上的收获:去年4月,他独立完成的论文获得北京大学“第三届国家发展青年论坛”一等奖,并由此保研至北京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向科谚
向科谚,2018级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基地班学生,人如其名,热爱和坚持让他向着“科研”一路前行。
热爱:与经济学“心有灵犀”
说起与经济学结下的“良缘”,要追溯到高中文理分科的时期。当时已经决定学理的向科谚,在最后的分班考试中惊奇地发现,自己只投入5%学习时间的政治竟然考出全班第一的好成绩。他当机立断,决定由理转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政治教材上的供给曲线,我觉得很奇妙。”这是向科谚与经济学第一次的正式会面。
向科谚的父亲是经济学爱好者,母亲是高中老师。因此热点经济现象、股票价格、教育教学是一家人茶余饭后不可缺少的话题。从高中开始,向科谚就对经济学和教育类的话题产生兴趣,这对他后来的科研之路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去年,向科谚获得参加北京“第三届国家发展青年论坛”的机会,他的论文便是《房价压力与教育机会公平——基于教育代际流动性的测度与实证分析》。
探索:与科研“坦诚相对”
正如许多刚步入大学的同学一样,向科谚也经过了两年的迷茫和探索。“大学就是要不断地尝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建模协会、经济学院辩论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正是这些点滴积累的探索,铺就了向科谚“向着科研进军”之路。
然而,让向科谚下决心走上科研道路的是一门专业课。大三时,由经济学院徐舒教授主讲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让向科谚十分惊喜。课堂上,徐舒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与感悟,生动讲述着一个个经济学案例。讲台下,向科谚被教授日常生活中沉淀下来的科研“气场”深深吸引。“徐老师讲授的研究案例,让我真正对经济研究产生了兴趣,从而在保研路上也坚定选择了直博项目。”回想起这段奇妙的师生情谊,向科谚充满感激:“徐老师是我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课程结束之后,向科谚依然和徐舒教授保持着密切联系。得知他要参加北大夏令营,正在为论文选题苦恼,徐舒教授对他的选题方向、数据选取等给出了指导和建议。
“不只徐舒教授,这一路上我还得益于很多老师的启发。”向科谚提到,经济学院的导师制度对他的探索起到了很大作用:学院的姚凯老师从大二开始就在他学习方面作出指导和建议。在得知向科谚将赴北大参加论坛时,姚老师主动抽出时间协助他修改参赛论文、联系答辩、模拟面试等。老师们恰到好处的提点,为向科谚的科研之路注入了更多的热情与信心。
在需要独立完成论文的那段时间,向科谚坚持在课堂之外每天平均抽出6个小时进行文献阅读、论文修改等工作。“基本上就是教室、自习室之间来回转。”
第一次论文初稿写作是在大三上学期的期末,当时其他课程的考试都已结束,为了提高写作效率,向科谚基本上都在自习室看文献写论文。大三下学期开始集中修改,每天的生活内容简单到上课和改论文,偶尔会找老师询问一些修改意见与建议。
在论文撰写完成后,向科谚对科研有了自己的认知:学术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得越多,越发现学术研究的困难。“有位教授曾说,做研究就是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到‘看山还是山’,或许这次研究就是让我从第一层慢慢向第二层过渡吧。”
坚持:与热爱迎风起舞
大学里的不懈坚持,沉淀出累累硕果。在旁人看来,保研之后的大四,应该可以放松自己了。但向科谚却依旧忙碌,只要一有空,他就去旁听学校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课程,如高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计量经济学等,同时也在跟着老师做一些科研助理工作。“我打算在去北大之前多探索一些经济学的领域,争取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在博士阶段少一些迷茫。”
埋头钻研的同时,向科谚一直不忘迎风奔跑。就如同他最喜欢的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等风来根本不是我的风格,迎风跑才发现有空回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