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七年磨一剑,推动浙大成为“东方剑桥”,校史地位无人能及

一所大学的成长,离不开优秀的校长。遇到一位好校长,学校就会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的校长,其履职经历,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缩影。近段时间,我在介绍一些国内著名的大学校长,让大家通过不一样的视角,了解高校和高教。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被誉为浙江大学校史上最伟大的校长---竺可桢。他陪伴了浙大师生13年艰难岁月,推动浙大成为“东方剑桥”,有人说他是浙大的“保姆校长”,也有人说他是民国最好的两位大学校长之一。(另一位是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

他七年磨一剑,推动浙大成为“东方剑桥”,校史地位无人能及

1918年,时年28岁的竺可桢已经在美留学了8年,他之前在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学习农业,之后又在哈佛大学攻读气象学。倘若他留在美国工作,前途不可限量,但他却选择了“科学救国”的道路,回国创建了全国的气象观测网。

有人说,没有老校长竺可桢,就没有后来的浙江大学。

1936年,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在首次参加新生入学典礼时,提出两个问题:“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至今,“竺可桢之问”对浙大师生还产生着巨大影响。

竺可桢认为,学生如果仅仅是学习一种专业,掌握一门技术,就不会拥有清醒的头脑,也不会融会贯通,最后难成大器。因此在他成为校长之后,就把推行通才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1936年,竺可桢在主持第一次校务会议时,提出一年级不分系的议案,最后成立以郑晓沧、胡刚复、苏步青等人为首的公共科目分配委员会,通才教育被列上浙大的重要议事日程。

他七年磨一剑,推动浙大成为“东方剑桥”,校史地位无人能及

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最光辉的七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浙大被迫举校搬迁。当年9月,竺可桢带领师生离开杭州,历时两年半,穿越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六省,最终将浙大迁到贵州湄潭,并在此办学7年。

西迁途中,竺可桢提出“大学教育与内地开发相结合”的办学思想,西迁途中不忘造福乡里。在江西泰和,竺可桢知道当地江水泛滥为患后,让土木系的师生考察并设计解决方案,把千年水患给制服了。在湄潭办学期间,竺可桢发现当地气候土壤适合种茶树,就让浙大的专家教农民种茶技术。

他七年磨一剑,推动浙大成为“东方剑桥”,校史地位无人能及

1938年11月19日,竺可桢在广西宜山主持召开校务会,在他的倡议下,确定了“求是”为浙大校训,至今薪火相传。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说,浙大一年的“求是”校风熏陶,发端了他几十年细推物理之乐,给了他攀登世界高峰的中华文化底蕴。

在物资匮乏、居无定所的困境里,竺可桢领导浙大师生坚持“求是”精神,坚持办学、坚持科研,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七年磨一剑,使浙大一跃成为中国顶尖名校。当时来访的李约瑟博士,把浙大誉为“东方的剑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63 字。

转载请注明: 他七年磨一剑,推动浙大成为“东方剑桥”,校史地位无人能及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