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有人说,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更有人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旦陷入绝境,很多人心灰意冷,认为毫无希望,眼前一片黑暗,看不见光明,听不进人劝,而有的人选择再坚持一下,有时,一个人,一句话,甚至一个梦都能让陷入绝境之人绝处逢生。
晚清收古董发家致富
光绪初年山东大旱,尤其从光绪三年(1877年)到光绪四年(1878年),这两年大旱极其严重,赤地千里,草木皆枯,饿殍遍地,尸横盈野。后世史学家称之为“丁戊奇荒”。很多灾民为了买粮食,痛心卖掉农具与耕牛,随后又不得不以树皮、草根、草籽冲剂,当一切都被吃光后,等着他们的只有一条不归路。1877年,山东全省饿死的灾民大约五十多万人。随之疾病流行,瘟疫肆虐,成千上万的灾民又被疾病夺去了生命。而在这些灾民中,一位名叫厉达仁的中年男子相当特殊。他既是一位灾民,又是一位走街串巷、摆摊卖药的江湖郎中。厉达仁作为游方郎中卖药,也只能勉强度日而已。现在,虽然疾病流行,瘟疫肆虐,但厉达仁却陷入了困顿之中。一是,那些灾民连吃都难以维持,何况买药;二是,他能施舍一些药,只施舍药不卖药,他也难以维持生计。面对面前每天倒下的灾民,厉达仁不能无动于衷,他一边舍药,一边为这些灾民医治。
流离失所的灾民
就这样,厉达仁随着一群灾民沿着大运河走到通州,又涌向了京师。到达京师后,厉达仁选择借住京师有名的华严寺。为什么厉达仁偏偏选择了华严寺呢?因为,华严寺是当时京师两千多座寺庙、尼姑庵、道观中专门研究医学的,并且寺庙中有很多医术高超的得道高僧。当时借住寺庙也要交租金,但寺庙和尚看到厉达仁是一位江湖郎中,权且先让他住下。当时京师寺庙的收入,一部分是国家的拨款,但这些钱不足以应付寺庙的开支,所以寺庙的另一部分收入,有上香拜佛之人的资助,还有庙会摆摊之人的捐款,当然还有就是出租寺庙空余房间赚取租金。过去人常说“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独坐莫凭栏”。这里的一人不进庙,指的是偏远荒僻之地的关帝庙、土地庙、财神庙、娘娘庙或者是深山古刹。但在老北京的寺庙中,根本就没有一人不进庙之说。
晚清寺庙庙会
过去,有很多人喜欢租住在寺庙之中,一是寺庙除了在固定的时间有庙会或者节日活动之外,平常还是相当安静的;二是在寺庙中有时能与得道高僧交谈,在心灵上获得启发。贤良寺曾是雍正十三弟怡亲王的府邸,怡亲王薨逝后,改为庙宇。后来,很多地方官员进京述职,除了住各省会馆外,也会选择贤良寺。左宗棠、李鸿章、袁世凯等地方封疆大吏进京后,都曾在贤良寺借住过。其中,会见朋友与同僚也会选择寺庙中,一是,不惊扰外面的人,二是,在这里可安心交谈,不怕隔墙有耳,使私密的事情被泄露出去。
左宗棠
厉达仁选择华严寺主要是因为华严寺与他这位游方郎中还多少有点关系。每天早晨,厉达仁早早出去在小吃摊上简单买两根油炸鬼,一边吃着,一边卖药。满大街游人如织,但很少人买他的药。然而,看到病倒在路边衣衫褴褛的穷人,厉达仁还要施舍几粒药。有的人在身上上摸下摸掏出一枚铜板,颤抖着手伸到厉达仁面前,而他也不忍心要钱,只是摇摇头离开。一天不知走了多少路,见了多少人,施舍的药比卖出去的还多,挣的钱还不够第二天的饭钱。
每天太阳落山,厉达仁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寺庙。生意不好,饱一顿饥一顿,让厉达仁日渐消瘦。一天,当他又像往常一样拖着疲惫的身子,踉踉跄跄地回到寺庙中,正巧碰见了庙里的一位老和尚。老和尚见到厉达仁愁眉不展,一脸疲惫之色,问他药卖得如何。厉达仁直摇头,直言不讳地说道:“在这样下去,难以维持生计。”老和尚安慰道:“你早上可以在这里吃些斋饭,然后再去卖药。”厉达仁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因为自己住的房子已经很久没有交租金了,现在再吃寺里的斋饭,这让他很过意不去。
游方郎中
老和尚知道厉达仁心中所想,只是对其说道:“你只管吃便是了。”就这样,每天厉达仁在寺庙中吃过斋饭再出去卖药。然而,卖出的药寥寥无几,挣得也是少之又少。他感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而离开寺庙,他可能也会像那些倒在路边的灾民一样,无声无息地离开这个世界。此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斩断红尘出家。然而,当他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和尚说后,并没有得到同意。这样,厉达仁已无路可走,他打算明天离开寺庙回山东老家另谋生路。当然,他不确定是否能回得去,可能在半路就倒下了。然而,就在那一天晚上,老和尚主动找到厉达仁,并让他把所卖的药丸拿了出来。
由于,厉达仁经常施舍,药丸已经所剩无几。他把所剩的药丸放到老和尚面前的桌子上并说道:“药都施舍的差多了,就还剩这些了。”老和尚看着药丸,问他“这些药丸是由何药材配制的,剂量是多少。”厉达仁没有什么避讳的,因为他打算从此改行不再做游方郎中了。所以,他干脆把祖上的一张秘方拿了出来,并说道:“这是祖上传下来的配制秘方,上面有所需药材,与配制药丸的剂量。”老和尚看到厉达仁要把药方交给他,一边摆手一边说道:“我不是要你的秘方,而是让你简单说一下而已。”厉达仁不好意思地收起秘方,然后熟练地说出了各种药材与剂量。接着,老和尚问了他一些基本的医理,厉达仁对答如流。老和尚点点头,又提出了一些病症,没想到厉达仁能一一说出对症下药的方子。
得道高僧
此时,老和尚对厉达仁的人品与医术有了初步的了解。于是,他对厉达仁说道:“今年全国各地的举子将会聚京师参加会试。”厉达仁只是游方郎中,并不关心科举,也随口说道:“那些举子能走到这一步也不容易。”老和尚回道:“会试考完也就定心了。”厉达仁不明白老和尚的意思,忙说道:“会试完了,不是还有覆试、殿试与朝试吗?殿试应该是最重要的。”老和尚笑着说道:“其他的考试只是排名座次而已,不出意外,不会有落榜了。如果,会试不过,还要奋斗三年,很多赶考的举子就住在宣武门外各省的会馆中。”
老和尚提起宣武门会馆,厉达仁并不感兴趣,而是经常听人说宣武门大街的菜市口。菜市口那可是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地方,所以,他没有在老和尚面前提起这些。老和尚看他心有所思,提醒他:“明天你不妨去宣武门各省会馆处卖药。”厉达仁心灰意冷地对老和尚说:“明天,打算就回山东老家。”老和尚似有同情地说道:“先住在寺里,不妨再坚持坚持。”其实,厉达仁对自己能否回到老家都没有自信,而回去之后又能做什么,也无从打算。既然,老和尚让他留在寺中,他就先听从建议,去宣武门会馆处试试。
宣武门城外
第二天,厉达仁在寺中用完斋饭,拿着所剩无几的药到了宣武门会馆处,摆起了药摊。然而,进进出出的举子,有的只是驻足一看,有的也只是简单一问,并没有人买。厉达仁泄了气,一想干脆将这些药施舍给举子们。因为,他知道举子们在京师除了会试,还要连续考三场,四场下来,很多举子难免撑不住,生病就需要治疗。他把这些药舍给举子们,也是自己的善心之举。然而,面对不花钱的药,不论是富人家的子弟,还是穷人家的举子,都顺便拿上一粒。有的举子,说声谢谢,有的顺便扔下几文钱。舍药要比卖药既简单又迅速,当厉达仁将所剩的药全部施舍完,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寺庙中。老和尚似乎有意在院子中等着他,问了他今天的情况。厉达仁心灰意冷地告诉了老和尚一切。
老和尚安慰他说:“你的医术不错,你的药丸配方也不错,如果再坚持坚持,很有希望。”厉达仁只认为老和尚是同情他。老和尚却告诉他,“后院中就有配药所需要的药材。这次配制药丸可以直接向宣武门的举子们施舍。”厉达仁谢了老和尚的好意,并没有打算再去配制。然而,就在第二天,寺庙刚刚开门,一个书童急慌慌地闯了进来。因为,他打听到游方郎中一般会住到华严寺。书童问了扫院子的一个和尚,急忙朝厉达仁这边跑来。厉达仁刚刚起床,还没有洗脸,书童却央求买几粒药。并说道:“昨天他家少爷吃了施舍的药,病情好转,让他再买几粒。”厉达仁并没有告诉书童自己已经没药了,只是对其说道,可先去看看病人。书童雇了一辆马车,与厉达仁来到宣武门会馆。厉达仁看到躺在床上的举子,通过搭脉,知道举子原来体弱又面临大考在即,以致于急火攻心,病上加病。
晚清科举士子与老师
旁边的书童,一边说昨天吃了施舍的药,少爷病情好转,一边央求再买几粒。厉达仁面有难色,实话实说了自己的境况,并告诉药丸昨天已经施舍完了。于是,举子让书童拿出五十两银子交给厉达仁,请求他买药材,再配制药丸。厉达仁直说用不了这些,二两即够。但举子执意要给五十两。厉达仁只用了二两即配制了几十粒药丸,并嘱咐举子按时服用。后来,举子服用完药丸,病情好转,如愿参加了考试。然而,遗憾的是并没有考中贡士。举子并没有忘记厉达仁的救命之恩,在离开京师后,赠送了厉达仁四百两银子。
厉达仁用这四百两银子在京师开了一家达仁堂药铺。三年后,当初的那位举子再次进京,与厉达仁相见后,才告知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原来,举子是江南盐商王琦琳的儿子王祖德。此时,王祖德已是候补知县,但他还是想通过科举仕途加官进爵。很多人认为做官之后,就不能再参加科举考试了。其实不然,很多人是捐的官,有些人是候补的官,他们仍可参加科举,一是,通过科举之路走上仕途,将来升官会更容易;二是在同僚之间聊自己的仕途履历会更有面子。
达仁堂药铺
后来,厉达仁终于明白当初老和尚为何要让他到宣武门处舍药了。因为,这些进京参加会试的举子都是文人,一旦所舍之药对他们有效,被他们认可后,他们的宣传力度非同小可。他们不仅可口口相传,更可能会流于笔端,那样同窗、同僚之间都能知晓。同时,这些举子中不乏高官显贵,大商巨贾之家的子弟。宣传有了,资助也随之而来,鱼与熊掌可兼得。后来,厉达仁每到春闱之年,都会向宣武门会馆中的举子们舍药。他的药,他的药铺,他的名声也随之传播开来。生意越做越大,资金越来越雄厚,在特定节日,厉达仁会向京师普通百姓舍药,还会向涌向京师的灾民舍粥、舍被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