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没做过的事叫成长,做不愿做的事叫改变,做不敢做的事叫突破。
在学校开展的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中,在我们班级涌现出了很多称颂的事情。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文明习惯是如何养成的。
首先,发型的改变。
我原来的头发很长也觉得很酷。班主任却经常理短发,也要求我们有样学样。其实我内心一直很排斥短发,甚至还产生了体像烦恼。班级一个男生带头理了一个平头,大家都觉得看起来很精神。接连几天好几个男生都去理了类似的短发,好像是一个什么明星组合。我也鼓起勇气走进了理发店,提出了理短发的要求。回到教室看到的是赞许的目光和热情的掌声。不想做偏要做,也可以用到改变自己的发型上。心理上的突破,行动上的尝试,认知上的改变,给我的心理上带来更多的收获和启迪。
其次,早起的效应。
我们班级文化中有一条就是“早睡早起”。之前我是个夜猫子,早晨又爱赖床,时不时迟到一两次。记得班主任有一次表扬了一位最早到班的学生,点灯学习还拍了照片。心中不免想体验一把被表扬的滋味。调整闹钟时间,到了晚上11点就休息了,早晨6点起床。不仅从容吃了早餐,还有时间背书。少数同学早读偷偷过早地样子看起来就觉得很难堪。少些慌乱,多些从容;少些气味,多些朝气。提前10分钟到班,这一细小的改变,看到的确是井然有序,自信从容。
最后,问好的温馨。
主动和人打招呼,似乎不是我的长处。一向腼腆,见到老师更是能躲就藏。文明月活动中,老师提倡学生主动礼貌打招呼问好,这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有时,班主任在路上就直接喊出我的名字,内心还是很温暖的。看似简单的开口在实战中也是几经曲折,也有红脸的时候。有的同学见到老师还鞠躬,喊得也响亮自然。这或许就是情商的外露吧。先和同学主动聊天,见到熟悉的本班老师主动问好,后来见到年级领导也能大胆问好。老师的微笑就是对我改变最好的回馈。
创建文明校园,其实就是从点滴做起,从细微的小事改变开始,从我做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群人的发型改变,一群人的连续早起,一群人的温馨问候,带来的就是一个班级风气的向上向善向好。看到“文明班级”的牌匾挂在了班级的墙上的那一刻,内心泛起阵阵涟漪。原来我也为文明班级的建设奉献了一份力量,微改变见大文明。
做文明学生,建文明校园,创文明城市,你我他她,点滴的改变与坚持,生活将更加美好。养成的是文明习惯,创造的是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