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蓝图创新工作室的学生在测试“文渊”机器人。 北京邮电大学供图
华中科技大学实践队成员在查看咖啡长势。 华中科技大学供图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为李坪村的孩子们拍一张照片留住这个夏天吧!”快门按下,又一张幸福的笑脸被定格。
拍照片、练书法、画墙画,用心陪伴着村里的儿童……这个夏天,西南大学“西小兰”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的大学生在重庆市城口县咸宜镇李坪村,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暑假。
和他们一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放下书本,走出校园,走进乡村,亲近乡土中国的广袤大地。观察、倾听、行动,他们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深入交流,在田间地头思考乡村的发展之路,用不一样的视角发现原始和自然的美。
发挥才华和想象力,他们给留守儿童带去知识和快乐,为他们种下梦想的种子;一家一户实地调研,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学以致用,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真正实现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每一个暑期实践小队只有一个主题,只能去到一处,只能影响一方。但是,千千万万的实践小队一起出发,就像千百条河流汇入大海,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关心这片土地,便呵护盛放在此的童年
西南大学“西小兰”实践队队长周瑾和副队长周晓瓯都是参加过多次支教实践的“老教师”。这一次,除了给孩子们上课、辅导作业,她们还想带去不一样的东西。周晓瓯想: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拍写真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但乡村里的孩子却鲜有机会。作为新闻传媒学院的学生,可以发挥专业特长,给他们拍照啊!
大家一拍即合,从学校借来闪光灯、背景布,一并带去了城口。
拍摄的日子接近支教实践的尾声。这天,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这间“临时摄影棚”。镜头下,孩子们显得有些害羞。“你们喜欢李坪村的什么?”周瑾和其他队员与孩子们交流、说笑。说着说着,大家就活跃了起来,面对镜头也更加自然。
不一会儿,一年级的小浩也来到了摄影棚,走到镜头前。可不论周瑾怎么逗小浩,他都低着头。
小浩是大家公认的“匪娃”,父母外出打工,平时他由爷爷照看,经常调皮捣蛋,身上有很多磕磕碰碰的伤疤。有一次课间,他拿着易拉罐的薄片到处乱晃,周瑾当即制止他。可小浩却嬉皮笑脸地说:“你去告爷爷我也不怕!”无奈,周瑾耐着性子和小浩讲道理。爷爷的“棍棒教育”对让小浩变得有些“油盐不进”,而此刻周瑾的耐心沟通反倒让这个顽皮的孩子突然“听话了”。
拍照的时候,小浩知道这些天闯了不少祸,竟有些不好意思。不只队员们,其他小朋友也一起鼓励他。“我喜欢李坪村自由的生活!”小浩的手比了一个“V”,大声喊出这句话,镜头也记录下这一时刻。
“一天下来跟着他们笑,我的苹果肌都酸了。”“我也是!”拍摄结束后,正在收拾现场的周瑾和周晓瓯又发出一阵笑声。走出摄影棚,抬头一望,天幕布满了星辰。
只有在乡村才能看到如此美的星空,她们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走上山坡,躺在草地上,呼吸新鲜空气,两人互相讲着以前支教的趣事。她们知道,孩子们和星星一样:虽然星光有明有暗,但都散发着自己的光芒。不论未来孩子们会走得多远,他们都值得拥有幸福的童年。
切换一种新状态,获得一片新视野
一个急转弯,睡梦中的李亚迪突然惊醒。望向窗外,悬崖就在车底,吓得她赶紧缩回来;环顾车内,同学们大都不适应陡峭的山路,神情疲惫。一路沉默,车辆朝着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行驶。
“到啦!”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地域特色产品走出去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队长刁玲敏、队员李亚迪和队友们一同兴奋地下车,四处张望眼前的乡村景象。“在脚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路程上的倦怠就一扫而空。整个人像是切换到另一种状态。”李亚迪说。
2011年,在政策鼓励下,邦东乡开始发展咖啡产业,许多农户开始尝试种植咖啡。独特的自然条件使邦东乡成为种植咖啡的优质地带,可前几年邦东乡咖啡产业的发展有些不温不火。如今,咖啡市场需求回暖,产业发展又进入一个窗口期。
“既然占尽天时地利,如何抓住机遇,把咖啡产业做大做强呢?”没有休息,队员们分成小组,带着疑问,即刻开展入户访谈工作。
山间的风雨来得快,走得也快。和一户人家聊天的这会儿功夫,一阵大雨已过。李亚迪趁着晴天,赶往下一家。途中,一大丛被狂风吹倒的竹子拦住了她通往下一户人家唯一的路。
“我帮你把竹子砍掉。”李亚迪闻声望去,从旁边一户农家走来一位拿着镰刀的大叔。她怔了一下,还没等回过神来,大叔手起刀落,砍断竹子,打通了这条路。“大叔很瘦,有些佝偻,可动作熟练有力。这是多么淳朴善良的人啊!”李亚迪回忆,“我鼻尖有些酸,但内心更坚定了,我要努力给大山带来改变。”
夜晚,队员们回到了住处,聚在一起讨论一天的收获。“程叔叔家的咖啡种得太晚,又赶上霜冻,收成不好。”“王大姐家的咖啡种植海拔高,长得好却熟得晚,没赶上企业收购的时间……”刁玲敏认真听取大家的访谈成果,作为队长,她希望能和队员们一起帮助当地抓住咖啡产业发展新机遇。
除了走访农户,两周的调研实践中,他们与当地相关部门座谈、走访咖啡企业,全方位了解当地咖啡产业的过去与现状。“未来可期,我们认为邦东乡的咖啡产业能越来越好。”根据在基层一线掌握到的信息,刁玲敏和队员们正在编写调研报告,“我们会把分析和建议呈送当地相关部门,哪怕是一点点小的改变都有价值。”
把信息技术的汩汩清泉注入田野乡间
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如汩汩清泉,悄然注入曾经闭塞的乡间田野。广袤乡村有了数据这个“新农资”的加持,激发出更加充沛的发展活力。
2017年,北京邮电大学一支计算机专业背景的青年实践队,在定点帮扶的契机下来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他们在调研中发现,这个小山村有顶呱呱的风景,响当当的农产品,只是苦于“信息不对称”无法打开市场。
自那时起,“助顺邮我”科技助农就成为实践队每年固定开展的社会实践项目。教授、研究生、本科生,一代代师生接续参与,先后为长顺打造了“农产品产销对接系统”“蓝牙旅游导览系统”等信息化平台,为昔日的贫困县打通了信息化之路。
后来,实践队转化为学生社团“蓝图创新工作室”,来自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徐晨淇现为负责人之一。初入团队时,他便参与了为当地景区研发智能导览机器人的工作,不过对长顺知之甚少,仅限于图文资料和前辈口述。远在北京的实验室里,他为这个千里之外的山村苦思一套套方案,敲下一行行代码。那时,这代码只意味着字符本身。
直到今年暑假,当徐晨淇踏足这片陌生的土地时,才真正感到手中代码的价值。
“文渊文渊,给我讲讲长顺有什么好玩的?”“你好文渊,景区服务中心怎么走?”长顺县神泉谷景区里,不断有游客前来跟AI导游“文渊”互动。它,就是徐晨淇团队所敲代码的实体,一款专为神泉谷景区室外导览研发的AI交互机器人。
看着测试中的“文渊”成了景区“小明星”,团队成员们生出了为人父母般的自豪。在与景区运营经理、当地导游的交流中徐晨淇得知,机器人对他们的意义不只是添了个帮手。业务层面,它解决了景区导游少且大多口音重的问题,能服务更多外地游客、提高景区口碑,还能帮助培训本地导游;宣传层面,它是景区现代化形象的代言,意味着这个深山里的景区也可以新潮起来,和更广阔的市场接轨。
“原来,自己手中的设计对使用者而言如此重要!”徐晨淇感到胸中多了一股力量——或许他曾经将实践项目视作简历上的“锦上添花”,但他当下立志,要做更多“雪中送炭”的事。
“过去做项目,我是接受需求,现在我学会了发现需求。”对徐晨淇而言,这次社会实践走出校园、走进乡村、走向用户的扎实体验,已化作走好研学之路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