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一场爱与被爱,感恩与责任的特殊思政课在集美大学开讲。集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清彪与学校经济困难学生讲述分享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激励青年学子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思政课同时邀请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事业中优秀的集大人代表及励志笃行与奋勇争先的集大人代表与现场同学交流分享。
“你们的付出和关爱,让我们有了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底气和力量”“千言万语道不尽感激之情,我将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断突破自我,努力成为能够帮助他人的人”,思政课开始前,70名集大学子通过一张张明信片,写下了自己的“心里话”。
2022年春节期间,李清彪一行冒着风雪严寒,长途驱车赴福建长汀、清流等九市一区十四城偏远乡镇(社区),攀山路、走村街,先后慰问70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如今,学生们将内心铭记的温暖标注在明信片上,也向学校报告青春励志前行信心和力量。
思政课上,李清彪介绍了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精神内涵;讲述了脱贫攻坚战中展现的集大担当与力量;带领同学们学习了中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重要启示。
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脱贫攻坚伟大成就中见证“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从全面小康千年梦圆中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从举国同心人人参与中感知“共筑教育强国梦”的磅礴力量;从资助政策全面落实中拥有“平视世界”的自信从容。
李清彪回顾了学校资助体系发展情况和学校资助育人体系主要内容及“十三五”以来学生资助取得的成绩。数据显示,近5年,学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去向落实率 97.52%;2021年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国内升学率 11.69% ,较2017年翻了两番多。
李清彪说,一直以来,学校在长期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资助育人模式,从“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到“不让一名集大学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平等的成才机会”,一批批贫困学子在这里收获前行逐梦的力量。
理学院程梅娟老师2015年毕业于集美大学。期间,她获得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五次一等奖学金。“博士毕业时,我只面试了集美大学。”在她看来,是集大给予了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而集大的老师则是自己教书育人的榜样,来集大工作也算是一种“圆梦”。
毕业8周年时,学校计算机工程学院2004级校友赖智慧回校设立了“计算机工程学院智慧奖助学金”,今天,在思政课现场,他说,这也是自己在集大求学并受资助时的梦想。“回首来时路,我想最幸运的时刻有两个,一个时刻是我幸运地呱呱坠地,一个是我幸运地与集大、与嘉庚精神结缘。”
李清彪说,“我们的贫困生在各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希望同学们能发扬优点,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吃苦耐劳的精神,敢于拼搏的勇气,扎实有效的步伐,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计算机工程学院李玮瑜同学是智慧奖助学金的受益者之一。她说:“学长学姐们被他人点亮,又照亮了我们,我也将跟随,把这份光热传承下去。”
李清彪强调,“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厚植了青年一代挺身而出、为国担当的精神土壤,更帮助同学们在这场伟大胜利中读懂了责任担当,读懂了家国情怀。”
李清彪还介绍了一批学校涌现出的自强自立典型、学生励志典型。
“如果多跳一公分,记录就是我们国家的,为国争光,我做到了!”2020年东京残奥会田径男子跳远T38决赛冠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第四届“福建励志先锋”朱德宁也来到了思政课现场。
他分享,不管遇到多少阻力,自己从来没有影响过训练,他说:“你不比别人多努力,凭什么比别人跳得远,跑得快!”他也鼓励同学们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有自己的目标,成为自己的“冠军”。
万新斌是轮机工程学院2000级校友,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军船部研究员。“我从集美大学毕业已经快18年了,这里留下了我们奋斗的足迹,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万新斌表示,“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教导,不断激励自己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硕士毕业后,他进入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军船部,从事舰船轮机设计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多型舰船各阶段的科研设计工作,从一位普通的毕业生成长为一名能够胜任舰船动力系统总设计师等各种专业工作的研究人员。
他勉励学弟学妹:要坚持锻炼身体,坚定理想信念,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批集大人走出繁华都市,走进田间地头,他们以热血赴使命,舍小家为大家,做出了“投身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坚定选择,践行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铿锵誓言。
李清彪回顾了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政策,与多地结对帮扶共建;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科技扶贫;选派驻村干部和“三下乡”实践队,深入扶贫一线的生动事迹。
他说:“作为校长,我很欣慰地看到集大学子和校友们用实际行动传承了嘉庚精神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实践着诚毅校训所倡导的担当品格。”“他们恪守和实践着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用坚韧与奋斗支撑起了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在同学们心中点亮了理想之灯、发出了信念之光,是大家可亲可敬可学的人生榜样。”
“回顾我的大学四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事就是成为蚝壳惠民团队负责人。”近三年来,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18级学生谢渊与团队一起走进田间地头,在福建省的24个县区建立了40个土壤改良示范基地,团队助力农户累计增收1000多万元。
项目还先后荣获第七届“互联网+”国赛金奖、十二届“挑战杯”创业大赛国赛银奖等学科竞赛奖项。
谢渊说:“将自己的科研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将‘小我’和‘大我’结合起来,用我们的所学真正的服务国家和社会。”
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03级校友、现寿宁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袁军线上参加了思政课堂。
“来到农村一线,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你会看到什么是真真切切的为人民服务。”
袁军说,自己一开始并没有到穷困农村一线奉献青春的想法,是父亲的鼓励让来到了这里,没想到这一待,就是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年,付出很多,收获也很多,接下来的乡村振兴,我们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来到基层,最需要的就是情怀。”工作以来,袁军经常“5加2”“白加黑”,但能够得到满满的成就感。他感慨,“作为脱贫攻坚的见证者、参与者,我用自己的青春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用坚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自豪,我自足。”
学校质量办副主任、驻村扶贫挂职干部代表庄重,2017年12月至2021年3月受学校委托前往省级贫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他说:“农村很小,只要用心,就能感受时代的脉搏;乡音不通,只要融入,就不会因此感到孤独。”庄重表示,身在农村深切地感受到当代农民的幸运和希望。
三年里,庄重筹措各类扶贫资金380多万,实现了村道全拓宽硬化、全村道路实现了亮化、电视网络“户户通”、安全饮水全覆盖,投资建设了70多千瓦太阳能光伏电站,为村财开出活水源头...
他分享,离开秀山以后,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能经常收到村民的问候,一句“庄书记,我们想你了,有空要常回秀山来啊”,让他心生无限幸福感。
最后,李清彪寄语同学们,要坚定以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为立身之本,以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为力量之源,奋力奔跑在熔铸理想和抱负的青春赛道上,努力成长为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这既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也是一堂精彩的党史教育课。”一位上课的集大学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