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鹏举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不仅如此,大理国时期文化方面最为发达、表现最为突出、最具影响力的便是大理佛教了。佛教势力其实早在南诏国时期就已经有一定影响力了,不过南诏佛教与当时的中原佛教其实是两个体系,因为传入南诏地区的佛教主要是东南亚流派,也就是由印度传入泰国、缅甸,在传入南诏的。
大理国
利贞皇帝礼佛像
天宝战争
前言
南诏段氏其实也是当时比较有名的贵族,并且段思平的家族先人曾经担任过南诏国的清平官。可能有的人不知道清平官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官,用中原王朝的官制相比的话,南诏国的清平官实际上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宰相。可以说清平官是集政治、经济等大权于一身的,其也是非常容易权臣专政的官职。比如后来灭亡南诏的郑买嗣当时担任的就是清平官这一职位。
《滇考》载:"杨氏,名于真,曾夺赵氏而有国,后改国号大义宁。贪虐无道,中外咸恨。时通海节度使段思平,且兴师问罪,于真不御,走死。立仅二年,段氏而兴焉。"
段氏会盟碑
因此段思平作为白族比较有势力、有名望的大姓,在打起反对专制统治和政变,维护广大民众利益的旗号之后,自然引来了不少民众的支持。而段思平领导的人民起义实际上也非常艰难,起初段思平本人还受到了杨干贞的极力打压,不得不选择逃入原理政治中心的滇中地区,继续休养生息,伺机准备再次行动。
段思平本人暗中积聚势力,七年之后他已经成为滇东地区势力强大的奴隶首领,并于公元937年推翻了大义宁政权,建立了大理国。
大理国建立之时,中原地区正处于五代十国混战阶段,因此大理国与中原的地区的交流非常有限,但是北宋王朝建立之后,双方立即展开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并且在长时间之内都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和平外交关系。那我们今天就从北宋与大理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分析,双方和平外交关系!
南诏疆域
频繁的特产贸易令双方各取所需
大理国自公元937年建立,于公元1254年灭亡,其国祚历时长达300多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长命的少数民族政权。而北宋王朝自公元960年建立之后,于公元1127年灭亡实际上国祚也仅仅只有160多年的时间。因此整个北宋王朝时期,大理国几乎和北宋展开了全面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在北宋频频遭遇西面西夏人以及北面契丹人的入侵之时,大理国始终与其保持较为稳定的和平关系,实属难得。
段和誉
公元1074年,北宋王朝时任成都路官员的杨佐等一行人,曾经为了寻找购买战马的渠道,由于与西夏、辽国的关系紧张,因此北宋与两国的边境榷场贸易实际上是严禁马匹买卖的。为此北宋中央政府不得不将战马的卖家定在与大理国,杨佐当时就是奉命前往大理购买马匹,当他来到洱海地区之时,深深地被大理国繁荣的社会经济景象所震惊。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佐等徒蹑麻荏生踪,且前寻去路,达虚恨之界分,十有八日而至束密之墟。前后三四十里,渐见田生苗稼,且其山川风物几略如东蜀之资、荣。"
除了马匹贸易之外,由于大理国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铜、铁,这成为了北宋大量进行收购的重要特产品,对于发展北宋的军事实力也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大理国拥有非常先进的冶铁制造业,并且非常善于打造质地精良、异常锋利的刀剑等武器,这些也成为了北宋方面大量采购的产品。
北宋与大理官方政府承认下的榷场贸易成为轻工业产品的主要交换场所
前文讲到大理国生产品种优良的战马,质地精良的刀剑武器,但是这些作为军事气息极为浓厚的产品,必然不能够通过民间贸易的形式进行购买和交换,因此双方政府都是进行官员之间的洽谈而决定的。
《宋史》载:"然言语不通,且一听译者高下其手,因吏为奸。大理国献象、马五百匹,诏偿其马直,拒象勿受,另赐书劳遣之。盱眙军置榷场官监,与北商博易"
而且军工产品作为如此敏感的东西,如果形成了私下贸易的日常品的话,那将会对双方的边界地区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有可能直接导致地方社会出现骚乱。除此以外,大理国也不可能将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加工制造,以及军工产品的销售交给普通民众,他们自然会将其垄断在中央政府的手里。
大理三塔
不过由于北宋与大理国之间的关系较好,因此在双方边民长期进行的私下商品贸易的过程中,最终双方政府达成协议,同意于边境地区开设榷场。北宋将榷场的位置选在了邕州、宜州,这些地方距离西夏国比较远,因此属于比较安全的地带。大理国的各种土特产品,像麝香、披毯、貂皮等东西成为了汉人非常喜爱的物件。
而北宋人民则经常向大理方面出口大量的粮食、瓷器、茶叶、丝织品等等,这些颇具技术含量的手工业品同样也得到了大理民众的欢迎。不仅如此,汉人还将茶叶、瓷器的制造方式传入到了大理境内,这成为日后大理国社会经济多样化、技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皮罗阁石窟
宗教思想影响深远
大理国建立之后,能够保持长达300年的国祚,实际上和其建立之后所采取的政策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大理建国之后,非常注重同周边民族以及政权进行和平稳定的交往,从不轻易发动战争,这使得大理国在当时的声誉还是非常高的。
也正是由于大理国长期处于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这使得其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在大理国时期,一向没有自己文字的白族人,在此时居然创造出了一套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体系,尽管在流传了将近两百多年后失传了,但是这表明大理国的文化还是非常深厚的。
而到了大理国时期,佛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且进入到了其来到云南地区之后的鼎盛时期。大理国时期修建了大量的佛寺和佛像,这成为佛教在此时得到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明证。不仅如此,大理时期的佛教以滇池为中心,不断向四周扩散,成为当时颇具影响力的宗教意识形态。
《滇游记》载:"大理府乃为天竺妙香国,初属罗刹,相传观音大士曾从中印土来,后登点苍山巅,玖趺信宿,且今盘陀石尚在,化其地,结庐勒券,又刻洱海石壁,字迹宛然。"
崇圣寺
评价
公元902年,也就是在唐朝灭亡前不久,南诏国内部权臣郑买嗣发动了政变,将南诏国灭亡,并拥立时任南诏清平官的赵善政为王。随后在大理国建立之前的这段时间,其内部一直处于激烈的政变当中。
1.大理国建立之后,便进入了其稳定发展的时期,这对于刚刚经历过频繁政治斗争以及社会动乱的大理来说,真的算是一个好消息。而当北宋正在与西夏国和辽朝进行频繁的政治、经济、军事博弈之时,大理国却一直能够与北宋保持和平关系。
2.如若在大理国建立之后,便频频效仿西夏人、契丹人侵犯北宋边境地区的话,那么北宋王朝的局势可就真的更加危机了。北面、西北面以及南面三处树敌,这将是对北宋王朝极为严峻的考验。不过好在大理国并没有与北宋为敌,甚至还积极为北宋提供应有的帮助。
3.大理国与北宋之间的友好外交关系,不仅仅局限于边境地区的榷场贸易,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更加体现在中央政府之间的频频政治来往。
比如大理国王就频频向北宋皇帝进献贡品,而北宋也不断回礼,双方礼尚往来,这对于维持双方之间的和平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续资治通鉴长编》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