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媒体报道,在河北省大城县南赵扶镇存在数个大型工业污水渗坑。其中一个达 17 万平方米,废水呈锈红色、酸性,经调查员现场测量显示其 pH 约为 1,属于强酸性废液。对作者而言,这又是一起典型的工业污染案例,环保部也第一时间作出了回应,似乎轮不到 1500 公里以外的作者瞎操心。然而,晚上电视新闻回放了河北大城官方回应污水渗坑事件的新闻视频,顿时感觉如鲠在喉。
新闻中河北省环保厅环境执法监察局队长戎立在渗坑现场向公众澄清,“你看它的 pH 浓度应该在 6 左右”,属于中性,似乎公众的担心有些多余。然而,作为一名化学工作者,作者一眼就看出了这位队长使用的是 pH 测量范围在 6―8 之间的精密试纸,如果待测水样的 pH 不在此范围内的话,检测结果毫无意义。这里作者对该队长具有误导性的信息不做过多的解读,但却产生了深切的担忧。我们的环境执法部门基本化学能力之缺乏(希望不是选择性误导),让作者这个化学专业从业者汗颜。恰巧,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工业过程中的清洁生产研究,对废酸回收再利用颇为熟悉,那就从这一起事件展开说说。
点开关于此事件的评论报道,基本评论无外乎下面几条:(1)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2)污水处理应该加码,不能成为摆设;(3)涉事企业无良,不可理喻,应该严刑峻法重罚。站在情感的角度,作者完全同意这些观点,然而嘴上骂过以后,事情是否真真得到了改善呢,答案往往是否定的。上述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相当于是“堵”,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往往“疏”更为有效。作者就从专业观点浅谈一下整件事情的症结可能在哪里。
高浓度的酸在工业上被大量使用,比如金属矿物的浸出、金属的表面处理、以及电极箔的生产等,必须使用大量的酸。工业上使用量最大的无机酸为 HCl 和 H2SO4,其价格非常低。例如纯净的 31%浓度的 HCl 溶液价格仅为¥200/ 吨左右,95-98%浓度的 H2SO4 价格为¥300/ 吨左右,折合下来其价值低于超市瓶装饮用水。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完全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HCl 和 H2SO4 是许多重要工业过程的副产物,如制冷剂生产、PVC 塑料合成等会副产大量 HCl,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会副产大量 H2SO4,市场供应明显供大于求。这些酸在使用过程中会与金属等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而受到污染,无法完全利用,因此会产生许多废酸,绝大多数是生成了酸和盐的混合物。目前工程技术上分离这些高浓度废酸液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将废酸中的游离酸分离出来重新使用,杜绝酸的排放。然而遗憾的是,无论何种处理技术,在处理废酸的过程中都面临成本问题。由于回收处理废酸的成本往往会高于企业直接购买新酸的费用,企业对废酸进行处置和回用的动力和愿望都不强。这样一来就催生了一个有利可图的灰色产业链:一些无资质的企业和个人以较低价格承揽业务,帮助企业处置废酸,其终点可能就是类似于大城县的这类渗坑。
至于疏导的方式,作者以为可能在如下方面:(1)减少和限制市场上酸的总供应量,适当提高酸的价格,使废酸的回收处置变成企业的自发行为。作者所说的限制绝不是限制企业正常生产。以 PVC 行业副产 HCl 为例,目前已有技术通过使用 HCl 再次制备 Cl2 用于三氯乙烯合成,提高 Cl 元素资源利用率,使所有 Cl 元素都转移至三氯乙烯产品中,减少或消除副产 HCl 的产生。(2)对企业废酸回收处理过程提供一定的政府补贴,抵消企业在此回收过程中造成的成本上升。当然,作者只是普通的科研工作者,不应对政策的指定指手画脚,权当抛砖引玉吧。
最后,夹带点私货,作者从事的电极箔行业废酸回收处理研究结果:doi:j.memsci.2013.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