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7岁登基的他此时也才刚刚年满19,虽说他的年纪尚小但是他却有着一颗想要实现宏图霸业的心,而此时的清朝南方的三位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长期占据封地,且各自手握重兵,据计算这三位藩王之间的实力加起来就已经超越了整个大清的一半实力。
对大清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为了铲除威胁,康熙决定撤藩。这一年春天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上奏归乡,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也上奏撤藩,面对两位藩王的归顺吴三桂不得不选择上书撤藩。但康熙也早已看出了吴三桂的此举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工作,实际上吴三桂早已在背地里开始招兵买马,更是利用云南矿产的丰富大肆制造武器以及火药。
吴三桂在同年的11月做好了充足准备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起兵造反,这个旗号一打出去便有众多明朝的旧党纷纷前来投靠,甚至是响应吴三桂的号召一时间整个国家的形势似乎都是倒向吴三桂那一边。但次年吴三桂的称王让本来还十分支持他的党羽开始有所动摇,再加上持续的战争,兵力以及财力的损耗也已是相当的大。
可即便如此吴三桂所带领的军队依旧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他所拥有精兵良将丝毫不输大清。不过称帝的他却没有一颗想要统一天下的野心,野心不够自然仗打得也就不好,在他占据长江之后吴却选择了原地休整,而不是选择乘胜追击,给大清诸多的喘息机会,也使得双方的战事陷入了僵局。
从吴三桂起义到康熙17年也已有5年的时间了,这5年的时间里康熙没有一次派出八旗军队上阵与其抗衡,而是派出普通的士兵进行抵抗。这满军八旗一直都是清朝的底牌,除了当初随着努尔哈赤一起驰骋沙场建立大清基本没有参加过其他的战事。此时的吴三桂却偏偏想要动摇大清的军事根基,调兵攻打八旗军所驻扎的永兴。
吴三桂调去攻打永兴的军队人数仅仅只有数万人,而满军八旗则有着他们将近一倍以上的军力,在这守城容易攻城难的永兴明显处于劣势的吴三桂却大败满族引以为傲的八旗军队获得了胜利,这一场吴三桂军队斩杀八旗将领多达41名,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这一场仗清军损失惨重,为此退守城池。为了夺得完全的胜利吴三桂的军队在永兴城外日夜发动猛烈地攻击,城内的八旗大军也仅仅只剩下了一位将领指挥着,剩下数千余人的满洲兵,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的死守城门,虽说在永兴附近有着大批兵力能够前来救助,但是由于之前吴三桂一战将满洲八旗军的脊梁斩断,附近的将领也迟迟不敢派兵前来救助。
在吴三桂军队如此势如破竹的攻击下,永兴眼看就要攻破,吴三桂却因病逝世。早在称王时的吴三桂已有66岁高龄,再加上妻子的病逝,给他带来了诸多影响,最终没能调整好心态,郁郁而终,而这一场永兴之战也由于吴三桂的逝世也草草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