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潮河原创内容,首发大鱼号,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朝代变更,都需要经历腥风血雨,所以很多历史都会变封锁。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段历史曾被封锁了200多年,它的出现唤醒了无数的国人。
这段历史发生在清军入关之后,扬州守军誓死不降,最后被屠城80多万,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扬州十日。那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这就必须提到1645年发生的扬州之战,清军入关后,镶白旗旗主爱新觉罗·多铎率军10万,兵分两路攻打扬州。由于实力相差悬殊,南明守将史可法用血书告急朝廷,请求救援,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此时的扬州仅仅只有1万多守军,而且装备落后,怎么也不可能是清军的对手。但是史可法并没有放弃,决定誓死反抗,以死报国!
两军交战多日,扬州守军已经无力抵抗。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多铎派明降将劝降,后多尔衮致书诱降,史可法回应道:"我为朝廷首辅,岂肯反面事人?"
危难关头,史可法对诸将说:"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之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后来写下五封遗书,一封给了多铎,其余都给了家人。不久之后又作遗书给母亲和夫人:"……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
最后扬州城破,史可法誓死不降,决定英勇就义,以死报国。
临终前他对多铎说道:“我为朝廷大臣,岂肯偷生为万世罪人!吾头可断,身不可辱,愿速死,从先帝于地下!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态不可屈。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
但是多铎并没有这么做,城破之后,纵兵屠掠,十日封刀,一夜之间使得几世繁华的扬州城在瞬间化作废墟之地。
后来因为文字狱,关于这段历史的书籍全被销毁。而一向喜欢研究中国历史的日本,保留了这段历史的珍贵资料。
200多年后,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找到了《扬州十日记》,并带回中国。他希望以此唤起国人心中的旧恨,助推革命走向成功。
关于扬州屠城的人数一直以来都颇具争议,当时和尚的死亡簿统计有80万人。但是《明季南略·卷三》记载:"扬州烟爨四十八万,至是遂空。"
不管是48万,还是80万,这都是华夏民族的屈辱历史。如今每年的阴历四月二十五日,扬州都要举办纪念史可法系列活动,来铭记那场大屠杀对扬州人带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