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草,是指粮秣、草料等军需物资,军事用语,指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后扩用于社会方面。而粮食的种类并不是单纯的米,古代人主要以面食为主,易于储存和携带,简单加工后就变成了所谓的“干粮”,随身携带一部分,运输一部分。
这里的“干粮”,主要就是小米、干饼、锅盔、肉干、野菜等等,小米作为我们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小米及其制品就成为了一种比较普遍的军粮。只不过,分别用以上三者杂以蔬菜、豆类甚至肉类煮成大锅稠粥,便于做也便于吃。做法就是最简单的炖和煎,乱七八糟的食材往锅里一搁,支上火,倒水加油,就开始——乱炖翻煎,嫌没味道的话,就多撒两把盐。
而蒙古军队出征主食是羊肉干,羊肉煮熟后晾干,可即食,蒙古士兵基本上是在马背上边喝马奶酒边吃肉干,行军速度不变,这也是为什么蒙古军队所向披靡的原因了。
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众多的古代影视剧中,有胆有识的将军、谋士们都不是败在敌方手中,而是败在粮草不足上。说到这一点,很多人都表示怀疑。因为,在战争发生之前兵士也是要吃喝的。但是,只听说战时缺粮,而没有听说过战前缺粮。况且,国家都有着一定的粮食储备。如果军士缺粮,直接动用国家的存粮即可。
那么,粮草问题为什么如此难以解决呢?
首先,粮草如何运到前线是一个大问题。在古代社会,受限于落后的交通工具,军队所用的粮草是很难运到前线的。大多时候,只能靠人工运送或者牲畜运送。遇到平坦的道路还好,运送人员尽可以加班加点地将粮食运往前线。但是,如果遇到崎岖不平的山路,粮食的运送速度就会遭到很大的减缓。
运输一批可供一万军士所吃的粮食,往往就需要一万多人来运送。而且,这还不包括运送人员所食用的粮食。通常来说,五百石粮食运到军中后,只会剩余一千五百石左右。因为,运送粮食的人在运来的途中要吃一次饭,在离开的途中也要吃一次饭。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暴雨或者泥石流等情况。
粮食不比其他,在阴湿的条件下很容易腐坏变质。因此,在战争面前,多少粮食也不够用的。
第二,一旦开始打仗,国家的粮食产量就会下降。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匪夷所思,可战争与粮食产量之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朝的时候,为了解决军队的粮草供应问题,政府开始实行屯田制度。戍守边关的士兵一边防卫,一边在边塞种田。这样一来,粮食难以远距离运输的问题就解决了。
但是,这种自给自足的模式是建立在不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国家一旦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之中,很多士兵都会被抽调到前线作战。而且,战争还会迫使很多年轻人奔赴战场,令大量的良田无人耕种。因此,和平时期的粮食产量和战争时期的粮食产量,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并且,长期的战争会形成恶性循环。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对国家的影响力还不是很大,因为,无论是国家还是军队,都有之前贮备的粮食来作为支撑。不过,随着战争持续时间的加长,老百姓们必然要遭受巨大的损失。对于这些手无寸铁的民众来说,政府的强行征粮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打到自己面前的散兵流寇。
这些兵痞子见了百姓,就如虎入狼群一般,不劫掠干净是不会住手的。更有甚者,则直接将百姓杀光,拿着百姓的头颅来邀功请赏。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老百姓们不得不四散逃命。良田长时间无人耕种,自然而然地就荒废了。因此,战争过后总会出现很多一望无际的荒地。
战争持续时间越长,国家的粮食就越少,粮食越少,军队就越要纵兵抢粮。而一旦纵兵抢粮,逃命的百姓就更多了。种地的百姓都走了,那么谁又来生产粮食呢?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根本没有真正的赢家。唐朝统治者有感于这种现象,决定在全国实行“府兵制”。
那么,何谓“府兵制”?
概括说来,就是屯田制度的进一步改变。这种模式下的人,在战争发生之前是种地的百姓,在战争发生之后,就是全副武装的士兵。“府兵制”实行之后,唐朝的粮食储备量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战争发起之后,这只能缓和一段时间。而且,这种模式很难应对大规模作战。
一旦国家遭遇大规模的战事,府兵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素质上来说,都很难满足战争的需求。政府如果想要获取最后的胜利,那么,就必须要让更多的士兵投入战斗。被逼无奈之下,大唐王朝又下达了“募兵制”的命令。顾名思义,募兵,就是直接让招募到的士兵上战场。
通过这种模式进入军队的士兵自然不用每天辛苦劳作,他们只需在沙场上为国奋战即可。可是,“募兵制”招来的士兵们虽然打仗不含糊,但他们也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朝廷必须向他们按时支付粮饷,否则,他们就会临阵倒戈。这些士兵不仅要耗费国家的粮食,还要耗费国家的钱财。
因此,除非万不得已,古代的王朝是非常不愿意发动战争的。
参考资料:
【《古代战争中的粮草供应》、《“府兵制”的产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