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纳兰容若的关系
除去皇帝身份来说,康熙、纳兰容若都是清朝著名的文人,俩人不仅文武双全,而且博学多才。要说康熙、纳兰容若的联系时,的确具有几点值得探讨的地方。康熙皇帝生于公元1664年,纳兰容若生于公元1665年。从年龄来看,康熙和纳兰容若差不多大,可以称得上为同龄人。
康熙纳兰容若
除此之外,纳兰容若和康熙都有着尊贵的贵族血统。康熙皇帝自然不必多说,他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继承人,也是清朝第四位统治者。纳兰容若是叶赫那拉的后代,父亲纳兰明珠是朝中重臣。从才能来说,康熙和纳兰容若都是文武全才,并且都热衷汉家文化。如果从血缘上来探讨的话,康熙和纳兰容若还是近亲关系。纳兰容若的母亲是爱新觉罗的后人,而纳兰容若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那拉部的贝勒,而金台吉的妹妹为孟古格格,孟古格格嫁给努尔哈赤后生下清太宗皇太极。所以纳兰容若和康熙是近亲关系。
其次,康熙和纳兰容若是君臣关系。纳兰容若22岁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随后,康熙皇帝欣赏纳兰容若的才情,便封任纳兰容若为一等侍卫。此后,纳兰容若陪同康熙皇帝多次出巡,并奉旨巡查沙俄等地的情况。在私下,康熙和纳兰容若还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俩人在书法、诗词上都有颇高的建树,所以经常在一起探讨文学知识。
纵观康熙、纳兰容若,俩人在很多方面都有相同点。
纳兰容若与顾贞观的关系
纳兰容若虽是满人,在后人看来,纳兰容若的骨子里更像是汉人。他喜欢诗词歌赋,喜欢和才高八斗的汉人把酒言欢,谈天论地。在纳兰容若所交往的汉人朋友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顾贞观。纳兰容若与顾贞观的友情,至今被后人津津乐道。
纳兰容若剧照
常言道,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对纳兰性德而言,顾贞观就是他一辈子的蓝颜知己。说起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的友情岁月,还得从俩人第一次见面说起。康熙十五年,怀才不遇的顾贞观在满腹愤懑中认识了纳兰容若。一次,纳兰容若读了顾贞观所写的《金缕曲》,仿佛心中怅然之情一扫而过,心中只剩下欢喜与开心。顾贞观见纳兰容若谦逊有礼,内心非常尊崇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与顾贞观在性格和对诗词的追求方面,简直一模一样。当时,在世人看来,词是闲适无聊的消遣方式,难登大雅之堂。但是,纳兰性德与顾贞观对词有共同的见解和追求,俩人经常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心中无限畅快。在顾贞观眼里,纳兰性德出身好,才气高,官途顺,仿佛自己才是最失败的人。纳兰性德得知好友的愤懑,专门写了一首《金缕曲》送给顾贞观,让他不要在乎身外之物,要敢于迎合本心。
后来,顾贞观母亲病逝,顾贞观不得已离开京城,纳兰性德依依不舍地送别了友人。公元1685年,年仅30岁的纳兰性德去世。纳兰性德去世的第二年,顾贞观回到家乡过上了隐居生活。在对好友的缅怀中,顾贞观将纳兰性德所写的文稿,整理成《侧帽集》一书,这本著作流传至今。
纳兰容若书法作品欣赏
纳兰容若是位博学多才的文人,他不但擅长写作诗歌,而且在书法领域也有很高的造诣。纳兰容若书法在当时乃至当下,都有很高的名气。说到纳兰容若书法,首先先从纳兰容若的书法作品说起吧。纳兰容若书法作品流传下来的非常少,据说有两幅书法作品。
纳兰容若书法
一幅是《纳兰性德手书词稿真迹》,一幅是纳兰容若所写的对联。《纳兰性德手书词稿真迹》是纳兰容若行书作品,整幅作品大气豪迈,有行云流水般的美感。1989年,在《中国书画报》一书中,提到了纳兰容若曾写的一幅对联。对联内容为:“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乔木长风烟”,对联下方还有署名,即“成德”二字。通过署名可知,纳兰容若在写这幅对联时,应该是在公元1675年之前。对联字体严谨整齐,下笔遒劲有力度,从整体来看,书法卷面整洁飘逸,有很高的品鉴价值。后来,经有关专家鉴定,这幅对联的确为纳兰容若的真迹。此话一出,引起了纳兰容若研究会极高的兴趣。
那么纳兰容若书法是如何练成的呢?纳兰容若刚接触书法时,学习的是褚遂良的书法技艺,随后通过《庄子》一书,体会出字体变化特色。所以,纳兰容若书法灵动潇洒,字体飘逸极具美感,给人一种率真自然的感觉。在《八旗通志》一书中,对纳兰容若书法有过描述和记载:“容若工书,妙于拨锡法,临摹飞动”。从中可得知纳兰容若在书法上不俗的造诣。
纳兰容若图片展示
相信很多人都佩服纳兰容若的一生,佩服他的豪爽洒脱,仰慕他的才华,但是,在我们现代人的眼中,纳兰容若是什么形象呢?我们可以在网上搜到纳兰容若的图片,可是,在那个根本就没有相机的年代,画像真的就能准确记录人们的长相吗?答案是否定的,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下,现代人眼中的纳兰容若图片。
纳兰容若画像
通过现存的各种资料中的介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起风时,山顶上站有一人,身材高大,样貌姣好,眉眼之中带有淡淡的忧伤,对任何事都比较淡然,这种神情,只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才可能拥有这种眼神。
读过他的词的人会了解,纳兰容若可以说是爱情诗的创始人,在他的词中,总能在流露出淡淡的伤感,直敲我们的内心。在纳兰容若的诗词中,总有一首描述跟我们的感情相像,让我们读完会获益不少。在他的创作中,我们会找到那个当初爱的不顾任何的自己。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纳兰容若经历了很多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所以,在一些人的脑海中,纳兰容若的图片就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拿着拐杖站在自家门口,遥望天边。其实并不是这样。不知是卢氏对他的思念,还是老天嫉妒纳兰容若的才气,他早早的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去跟自己的爱妻会面。
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眼中的纳兰容若,让人羡慕的爱情诗人。
纳兰容若蝶恋花赏析
蝶恋花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容若的代表作品。纳兰容若在蝶恋花一词中,写出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后来纳兰容若这首蝶恋花也成为了悼亡词的经典代表作品。纳兰容若所写的这首蝶恋花,全名为《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纳兰容若蝶恋花
全词内容为:“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这首词曲是纳兰容若写于公元1677年重阳节前后。当时,纳兰容若结发妻子卢氏恰逢去世一百天,纳兰容若看着夜空中的明月时,便想起了逝去的妻子。纳兰容若带着对亡妻的是思念之情,便写下了这首《蝶恋花》。
词人通过夜空中的月亮写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遗憾。词人以月亮象征自己与妻子的感情转瞬即逝。随后,纳兰容若又以“一昔如环”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在下阕中,纳兰容若借燕子呢喃这一意象,反衬出妻子去世后,家中冷漠苍凉的情形,旨在表现出纳兰容若形单影只的孤单之情。结为处,纳兰容若升华了蝶恋花主旨,借用“双栖蝶”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妻子至死不渝的爱情宣言。
纳兰容若这首蝶恋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词曲风格沿袭了纳兰词清丽婉约的风格特征。其中用明快的意象反衬了词人孤单落寞之情。
纳兰性德墓地在哪里
纳兰性德生于1655年,卒于1685年,纳兰是其姓,性德是其名,一开始的时候应该叫做纳兰成德,后来为了避讳当时的太子“保成”的名字改名为纳兰性德。纳兰性德的父亲是纳兰明珠,也就是康熙年间非常出名的明珠相。说到纳兰性德的墓地不能不说纳兰明珠的墓地,纳兰性德一家人都葬在了今天的北京上庄乡皂甲屯(皂荚屯)。
纳兰性德墓
纳兰性德的墓地不仅仅埋葬着纳兰性德,也埋葬着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以及纳兰性德的两个弟弟揆叙、揆芳及其妻室子女,这么多人同时埋葬在了上庄乡皂甲屯,所以墓地规模宏大,曾是北京西郊名墓之一,当地人称“小十三陵”。
1708年,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亡故之后,明珠府里的总管安尚仁按照明珠的嘱托,将原建于唐代的永泰庄东岳庙进行了大量的重修,并将东岳庙第三进大殿西配殿专门修建作为纳兰氏宗祠,想来作为纳兰明珠的儿子的纳兰性德肯定也被供奉在纳兰氏宗祠之内的,宗祠之内悬影像,树立牌位,设僧主持,成为了纳兰性德的家庙。
但是纳兰氏一族在清朝的中后期家道败落,使得宗祠不得维系,后来民国期间盗墓贼大肆猖獗,纳兰氏的墓地遭到了盗掘,后来文革期间破四旧成风,纳兰性德墓地的旧貌荡然无存,但是有很多有识之士及时的进行了抢救与保护才使得部分出土文物得以保存,其中最珍贵的当属纳兰性德的墓志,现在保存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但是字迹毁损严重,难以辨认了,墓志篆盖上写着“皇清通议大夫一等侍卫佐领纳兰君墓志铭”,现在在北京上庄纳兰性德史迹陈列馆馆藏。1975年夏天纳兰性德的后人用大车拉着棺材,在皂甲屯收敛四散的墓主骨头,敛骨者的手上还裹着红布,以示孝敬。在这之后纳兰性德墓就无从考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