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金轮法王是抓住过郭襄的,但在战时以大局为重要挟郭靖带领襄阳城守军投降。如果没在战时,金轮法王同样可以轻松抓住郭襄要求换取九阴真经,然而他并没有这么做。
龙象般若功有多强,书中介绍密宗自从创建以来从未有达到过最高境界第十三重境界的人,金轮法王之前,修炼这套武功的人最好的也只达到第九重,而且最后还失败走火入魔了。金轮法王修炼到第十重,威力大家也能看到了,不在修炼过全套九阴真经的郭靖、老顽童之下,因此可以预见,要是能达到龙象般若功第十三重的最高境界威力会有多大。
再看这一段——
郭襄大叫:“你骗人,我不来!你骗人!”好生后悔:“我实在见识太低,连这些粗浅功夫也不知道。”她怎知这“推经转脉、易宫换穴”的奇功如何是粗浅功夫?实是他西藏密宗极深奥艰难的内功,奇妙处比之欧阳锋逆转全身经脉虽大为不及,却也是一门极难修炼的怪异神功。不过练成之后也无多大用处,因此练者极少。当郭襄点他膻中、玉枕两穴之时,他已暗自推经转脉、易宫换穴,将另外两处穴道转了过来。郭襄落指时还怕伤了他性命,实则是为他解开了穴道。
“推经转脉、易宫换穴”虽然不如欧阳锋全身经脉逆转的功夫,但是要知道欧阳锋的功夫是从“九阴假经”中自己琢磨出来,可以说是九阴真经的创造者黄裳与欧阳锋两大高手合力创造出来,而九阴真经中都不具备这种能力,金轮法王凭借密宗还未练到密宗武功最高境界就可以达到相仿的境界,已经证明龙象般若功的博大精深了。
金轮法王坐拥如此宝藏,并且单单这一种武学也是终生无忘练到最高境界,当然不会去觊觎别派武学了。
然后我们在逐一分析为何五绝对九阴真经趋之若鹜。
首先东邪黄药师。黄药师的武功驳杂,涉猎面极广,光是能叫上名字的武功就有——弹指神通,玉箫剑法,落英神剑掌,旋风扫叶腿法以及碧海潮生曲等等,但这些武功真正最为高深、能跟其他四绝争一日长短的只有弹指神通,而黄药师所练的内功也不知道名字。
欧阳锋成名武功是蛤蟆功和灵蛇拳,其中灵蛇拳被洪七公所破,并不是最高深的武学,蛤蟆功也被一阳指所克制,所以欧阳锋是最有理由争夺九阴真经的人。
南帝段智兴,武功是一阳指和段家剑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并没有修炼段家最高深的六脉神剑,而光靠一阳指并没有办法傲视群雄。
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是最为大家熟知的武功,而且单以掌法和棍法而论,并不比九阴真经中记载的功夫差,不过洪七公所练的内功就没什么出奇了。
王重阳武功天下第一,先天功也是道家非常高深的武学,配合一阳指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地步。不过因为王重阳早死,金庸也没在这套武功上多做笔墨,而王重阳不同于洪七公和段智兴武功得自上代传承,他的武功似乎是自己创的,缺乏前辈高人的锤炼。
五绝在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大多还很年轻,功力也非极高,武学见识大不如第二次华山论剑时期。
其实可以参考金轮跟杨过探讨武功那一段,金轮明确指出杨过功夫驳杂不纯,贪多务得。原文如下
法王笑道:“人各有志,那也勉强不来。杨兄弟,你的武功花样甚多,不是我倚老卖老说一句,博采众家固然甚妙,但也不免驳而不纯。你最擅长的到底是哪一门功夫?要用甚么武功去对付郭靖夫妇?”
下文还指出杨过自己心理的想法
他东摘一鳞、西取半爪,却没一门功夫练到真正第一流的境界。遇到次等对手之时.施展出来固然是五花八门。叫人眼花缭乱,但遭逢到真正高手,却总是相形见绌,便和金轮法王的弟子达尔巴、霍部相较,也是颇有不及。他低头凝思,觉得金轮法王这几句话实是当头棒喝,说中了他武学的根本大弊。
既然金轮能指出杨过武功中的弊端,挑明他贪多务得的坏处,那么金轮自己当然不会犯这个毛病。
其实类似的理念,在射雕里洪七公教郭靖时候也有表达,洪七公说要多教郭靖点功夫,但郭靖不要,只想专心练好降龙十八掌。洪七公还感慨了一番,说自己年轻时候什么武功都想学一学,但最终发现,还不如结结实实精进降龙十八掌。
另外金轮此人自负的紧,参考黄蓉摆乱石阵那段,他一定要凭才智破解阵法而不愿意用蛮力,这么自负的人,让他抛弃了自己本门功夫,去学对手的武功,他应该是不屑做的。
《九阴真经》是一部顶级武功秘籍的同时,它更是中原武林地位的代表,华山论剑中五绝对《九阴真经》所有权的争夺,其实是一种秩序的建立。而王重阳死后旧秩序的崩塌和新秩序建立的需求导致了《射雕》中对《九阴真经》新一轮的争夺。
那么金轮法王为什么不争《九阴真经》,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首先,金轮法王不属于中原武林秩序。
“武林秩序”之所以能够存在,前提是有“中原武林”这样一个共同体(或者说这样一个圈子),依靠的是对彼此同类身份的认可,在此基础上才会有秩序可言。欧阳锋、裘千仞等人虽然为金国效力,但仍属于广义上的中原武林,大家都是圈内人。
而这种秩序对于金轮法王等外邦人士没有意义,他们是不在中原武林秩序之内的外人,对于这种秩序内的地位没有需求,同时中原武林也不可能接受他们作为武林的领导者。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倚天》。在《倚天》里,对屠龙刀和倚天剑的争夺也只局限在中原武林的范围之内,而赵敏对刀剑的态度只有对传言的好奇和对利器的喜爱,并没有表现出像其他武林中人那样热切的欲望。
如果外邦要控制中原武林,靠的主要是笼络和镇压,而不是这种象征物的获得。就像假如赵敏拿到屠龙刀倚天剑,她真的能“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吗?显然不可能,因为大家不认。那么屠龙刀倚天剑对于她而言,不过是两件好兵器罢了。同样地,《九阴真经》对于金轮,也不过是一本武功秘籍,它可能很厉害,但意义没那么特殊。
在一定情况下,外邦对中原武林的控制能够成功,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共同体。例如乾隆年间政权稳定之后,召开朝廷控制下的“天下掌门人大会”,众人争夺玉杯(参见《飞狐外传》),这就是建立在新圈子基础上的新秩序。
更重要的是,在《神雕》这部书中,《九阴真经》已经不具有建立武林秩序的功能。这是源于《神雕》与《射雕》两书历史背景和主要冲突不同。
《射雕》书中主要讲的还是武林内部的事情,虽然里面包含了宋金之间的对立,但双方已经停止全面冲突,更多是局部的争斗。在这种大环境下,武林是相对独立的,最多涉及到一些拉拢、窃书之类的小手段。而《射雕》书末引出蒙古入侵之事,并一直延续到《神雕》全书,这把整个故事的基调改变了。蒙古对宋的战争是全面战争,《神雕》中武林的主要注意力,都在抗蒙斗争的正面战场上。
一旦抗击蒙古这种事情成为了武林的焦点,领导武林的主要责任就是领导抗蒙斗争,领导人的产生依据也会发生相应变化。郭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大胜关英雄大会、襄阳守城战、襄阳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建立并稳固了其在武林中的地位。换言之,在《神雕》中,以郭靖为首的武林新秩序已经形成,它的基础是郭靖在抗蒙斗争中发挥的的领导作用和实打实的功绩,而不再是某本具有象征意义的秘籍。《九阴真经》在《神雕》背景中,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武林功能,不再具有《射雕》里那么高的争夺价值。
同时,在金轮这边,他们的主要任务也是服务于蒙古侵宋这样一件大事业。在双方已经爆发全面战争,数十万大军在襄阳刀兵相见的情况下,如果各自武林的领导人还执着于某一本武功秘籍,格局就未免太小了。
作为对比,还是提一下《倚天》。《倚天》的情况更加复杂一些,武林之间的斗争和抗元斗争是混杂在一起的,屠龙刀和倚天剑包含了类似《九阴真经》这样的纯粹武林身份,同时还包含了郭靖黄蓉流传下来的“抗蒙事业继承人”这样一层身份。抗蒙这条线在后半本书(主要是赵敏等蒙古势力出场后)显露出来,倚天屠龙的真正意义也正是在此时得到披露(万安寺中灭绝所说)。
总而言之:
射雕里民族冲突相对缓和,武林相对独立,《九阴真经》作为武林地位的象征,重要性高。
神雕里民族冲突十分激烈,武林和民族冲突关系十分密切,武林地位来自于抗蒙而非《九阴》。
倚天里民族冲突激烈,但存在一个从暗到明的过程,屠龙刀和倚天剑具有双重意义,也经历了一个由纯武林意义到抗元意义转变的过程。
同时,对于金轮、赵敏这些“圈外人”来讲,《九阴》、倚天屠龙这些物品并不具有它们在中原武林那样重要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