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大宴群臣时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因为刘邦的这番评价,于是世人就把萧何、张良和韩信称之为“汉初三杰”,这三人帮助汉高祖刘邦平定了天下,但是这三人结局却大不一样。韩信以盖世之功,进退无以自明,死于夫人之手;张良以神仙自托,归隐山林,得以息存;唯独萧何以谨畏自保,荣华富贵,享之不尽。那这三人中为何只有萧何能够荣华长久呢?只因为萧何做了三件事。
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之后,为了巩固大汉的稳定,便计划剪除所有的异姓王。其中韩信是最有威望的势力的,于是刘邦先拿韩信开刀,设计擒住了韩信,解除了兵权,降为了没有实权的淮阴侯。
后来陈豨举兵谋反,韩信称病不出,刘邦亲自出征。这个时候韩信手底下一个人跑到吕后那里告状,说陈豨谋反是韩信的主意,韩信打算里应外合,一举覆灭大汉。吕后一听,事关重大,就请来了萧何商议,虽然萧何不确定韩信是不是要谋反,但他确定刘邦和吕后早就想除掉韩信了,萧何是为了大汉也好,为了自己也罢,立马和吕后商定了计策,然后自己去执行。
萧何回到家中,感慨万分,也不知道他在感慨什么,随后便派了一个人打扮成士兵,偷偷出城,然后从北边进来,跑到宫里说刘邦已经灭掉了陈豨,已经在回来的路上,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到宫中祝贺,韩信仍然称病不出,萧何是想把韩信骗到宫中杀掉,却没想到韩信不来。萧何没办法,只能亲自出马,连忙赶到了韩信府上,对韩信说:“前面汉王出征时你称病不出,现在汉王打了胜仗,大家都去恭贺,唯独你不去,已经引起人们的怀疑了,这样对你不利啊!”韩信一听觉得萧何说得有道理,就立马进宫,跟着萧何来到了吕后居住的长乐殿向道贺。萧何和吕后早已在宫里埋伏了刀斧手,一见韩信中计。喝令刀斧手将韩信绑翻在地,不给韩信辩解的机会,直接处死了。
萧何在计杀韩信的时候,没有多虑,因为萧何知道韩信注定是刘邦和吕后的眼中钉,跟韩信是否谋反没有任何关系,不管对错,只按刘邦的意思去做,这是萧何荣华长久的第一个原因。
萧何计杀韩信之后,刘邦对萧何的恩宠更进一步,封邑进爵,萧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有人都来道贺,萧何自己也是风光满面。萧何手下有一门客,名叫召平,一直在萧何手底下做事,深得萧何信任,所有大事萧何都和召平商量。大家都在喜气洋洋的时候,召平穿着一身丧服走了进来,萧何见状,甚是生气,把他赶了出去。
召平在萧何还未理解自己的意思,在没人的时候偷偷见萧何,说到“丞相不要太高兴了,你很快就大祸临头了”,萧何不理解,问到:“我当了丞相以后,对大汉和汉王全心全意,做事小心谨慎,没有纰漏,你为何说我大祸临头啊?”召平回答:“主上南征北战,亲自带兵冲锋,而丞相你不曾上战场,反而锦衣玉食,我怀疑皇上是在安抚你,你难道忘了淮阴侯韩信的下场了吗?”萧何一听,恍然大悟,吓出了一身冷汗。于是立马进宫面见刘邦,拒绝了刘邦的赏赐,并且捐出了自己的大部分钱财,送到了国库里面,刘邦知道后,龙颜大悦。
萧何认为只要自己全心全意、小心谨慎就能荣华长久,但是萧何忘了最是君心难测,经过召平提醒,萧何立马反应过来,看清形式,散尽家财,用短期的财富换来长久,这是萧何荣华长久的第二个原因。
看到韩信被计杀,很多异姓王意识到了自己的结局,开始谋反作乱。刘邦只能亲自带兵出征,只要萧何派兵送粮食到前方,刘邦都会询问“萧何在干什么?”使者就说:“丞相爱民如子,除了征调钱粮之外,还安抚、体恤百姓”,刘邦听后默不作声。使者回来,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萧何,但是萧何也想不通,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召平,召平一听就说:“丞相恐怕要大祸临头了”,萧何不解,忙问其故。
召平回答:“你已经是百官之首了,从一入关,百姓对你很是爱戴,数十年过去了,百姓依旧爱戴你,但你忘了,这天下是大王的天下,百姓是大王的子民,他们爱戴的应该是大王,而不是你啊!所以大王多次询问你在做什么,就是想知道你有没有不轨之心。”萧何听后立马问计,召平就说:“很简单,汉王怕的是百姓对你的爱戴,所以你现在做几件让百姓怨恨的事情,弄坏自己的名声,就没有百姓爱戴你了,大王也就对你放心了”。
萧何听后,立马就行动,首先就开始强买强卖,用很低的价格去收购百姓的房屋,搞得民怨沸腾、百姓对其恨之入骨,刘邦凯旋的时候,两边的道路上跪满了百姓,都在控诉萧何的罪行,回宫之后,立马召见萧何,把百姓的告状甩到了萧何面前,破口大骂,虽然刘邦脸上满是生气,但心底里乐开了花。原来萧何不得民心,于是就放心了。
自从萧何自毁名声之后,刘邦对萧何更加以礼相待,完全消除了戒心。萧何能够做到取舍,审时度势,败坏声名,让百姓爱戴刘邦,这是萧何荣华长久的第三个原因。
萧何能够审时度势,看清楚形势,知道刘邦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投其所好,通过这三件事消除了刘邦的疑心,所以最终能荣华富贵,有了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