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年的快速扩招和发展,我国高校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有人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985名校研究生毕业,工资只有五六千,那读书的意义在哪呢?
确实,这个收入水平和送外卖的小哥差不多,甚至还不如。那还要不要读书呢?要不要考名校?要不要考研究生?
这里边涉及好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学历、学校和收入的关系?
第二个是读书的意义?
第三个是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的关系?
学历、学校和收入的关系
一般来说,学历、学校和收入是正相关,也就是说从大概率来讲,名校的学生、高学历的学生收入水平比低学历、普通院校的学生高。
当然这只是一个整体概率,对于个人而言,能力水平不一样,所处地域不一样,成长道路不一样,选择的职业和发展路径也不一样,最终每个人千差万别。
一个基本事实是不管什么样的学校都能培养出一些优秀人才,比如杭州师范学院培养出了马云这样的人才,延安大学培养出了路遥这样的人才。
但是相比较而言,名校培养出的优秀人才、高水平人才肯定比普通院校多,无论是在政界、商界还是学术界,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大等等。
个人收入的高低和学校、学历、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工作岗位、工作单位以及个人工作经验、工作能力水平等等密切相关。
以陕西西安为例,职工平均收入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属于中等偏低水平,这几年才刚刚发展得有点起色,历史古城成了网红城市。
刚刚毕业的学生在西安有五六千的收入应该不算低了。西安的房价、物价整体偏低,这个收入水平维持中等的生活水准应该是够了。
读书的意义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古人讲,学而优则仕。在古代,读书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进而进入官场,光宗耀祖。当然,在古代,经商、做学问等也需要读书、学习。
读书首先还是精神追求,提供精神食粮,提高精神境界。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不可能单纯追求物质享受,追求金钱财富。通过读书提升精神境界这是人的本性需要。
自古以来,有多少才子佳人物质生活过得穷困潦倒,但精神上过得极其丰富,留下大量文化遗产,并且名垂史册。出身贵族的曹雪芹正是在家族由盛转衰,从锦衣玉食到最后颠沛流离,最后写出了《红楼梦》这样的千古绝唱,影响了无数人。
哪怕是从小没有读过书的人,一旦有一天发财了,飞黄腾达了,也会想办法弥补知识上不足,文化上欠缺,来完善自己的精神生活。我们会发现绝大部分物质上丰富的人,精神上也比较丰富。
所以,对于读书人来说,不要想着学历高、读书多,就一定是高收入,过着物质富裕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才是首要追求。
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的关系
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古人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读好了,学而优则仕,进入仕途了,收入、物质生活自然不会差。
所以如果说现在收入不是很高,这和城市发展水平、个人工作经验、能力水平以及职位高低有密切关系。
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加需要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提升自己,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让自己干得比别人更好,最好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时候,我想收入一定能提上来。
所以,作为大学生、研究生,不管是名校还是普通院校,首先要提高精神境界,提升格局认识,财富一般而言,会随之而来,努力追求一种物质和精神平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