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对孩子要“2不管3不惯”,娃将来才不会走弯路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希望孩子以后能少走弯路。但有的时候家长管多了,孩子会缺少独立自主的能力,长大以后不能独自面对困难,有的时候家长管的松一点,又怕孩子的价值观树立的不完善,影响以后的发展。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教育的“尺度”问题,那么科学的教育观念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家长们如何才能正确地对孩子们进行引导和教育呢?
《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曾经指出,家庭教育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对孩子心理状态的关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应当采取科学的方法,积极地与孩子沟通,不能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教育孩子。
要想让孩子少走弯路,就得多倾听孩子的心声,有针对性地来引导孩子的健康发展,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更加完善的品格。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就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家长对孩子应当做到“两不管三不惯”,运用这样科学的教育方法,可以把孩子培养得更加优秀。
一、不管孩子的好奇心
每个孩子都有天生的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作为家长,应当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应该横加干涉,要知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鼓励孩子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还能提高孩子做事的专注度。
二、不管孩子的求知欲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优异,出类拔萃,因此在孩子成长阶段,对于求知欲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人们在面对困难时,都会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的知识,因此产生对于知识的渴望,这便是求知欲的由来。
家长们不应当阻拦孩子的求知欲,而应当鼓励孩子把求知欲发展成长期的对于知识的探索,这对于孩子价值观的树立和自我认知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只有保持探索知识的欲望,才能成为更加渊博的人。
一、违法乱纪的行为不能惯
家长们应当从小培养孩子对于规则的认知以及遵守规则的意识,一个小小的违法乱纪的行为,很有可能发展成严重的犯罪。有时候,孩子很难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家长们应当严肃地来进行教育说明,避免孩子走入歧途。
二、偷懒逃避的行为不能惯
孩子们在成长阶段还经常出现的一个行为就是偷懒逃避,家长们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地面对困难,不能选择逃避。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应当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不能有偷懒的想法,这样孩子才能勤奋上进,养成自己的规划习惯。
杜绝偷懒逃避等行为,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古今中外的优秀人士,都是自控能力一流的人,如果连自己都约束不了,又怎么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
三、素质不高的行为不能惯
古人云:“一德立而百善从之”。良好的道德和品行,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财富。对于素质不高的行为,例如:不敬师长、说脏话等等,家长们都应该重视起来,从一开始就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孩子的素质。
家长们也应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良好品行来直接影响孩子,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好榜样。拥有良好的品德,以后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一个素质不高的人,是很难收获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