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南怀仁墓究竟在何处 揭秘玛窦与南怀仁的关系

解析南怀仁墓究竟在何处

南怀仁墓是传教士南怀仁的墓地,但是奇怪的是,历史上虽然有记载南怀仁死后葬在北京,康熙帝也对他厚葬,但是关于南怀仁墓的资料却不多,更多的是关于南怀仁墓碑的介绍,这是怎么回事呢?

南怀仁墓

南怀仁墓的记载之所以不多,是因为南怀仁死后并没有另选安葬地,而是直接葬在了来华较早的另一位传教士——利玛窦墓地,然后直接立了一块墓碑,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更多的记载是南怀仁墓碑的原因了。

南怀仁墓位于北京西郊的马尾沟,规模并不是很大,南怀仁、利玛窦、汤若望三人的墓都在这个地方。但是在一九八零年之前,这三位的墓前并没有墓碑,他们的墓碑被一个非常爱好历史的研究人员收藏了起来,直到一九八零年开始修缮这几座墓,史学家才将墓碑重新立在墓前。

可以说南怀仁墓可以直接用墓碑代替,一块墓碑便说尽了南怀仁的一生。南怀仁墓碑上面题了南怀仁的简介以及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现在处于马尾沟旁边的教堂内,这里也被认为是南怀仁的墓地所在。

南怀仁墓非常简单,这可能是因为西方和东方不同的观念造成,所以南怀仁墓与现在许多墓地的布局很像,不大的地方安葬着遗体,前面立一块简单的墓碑,这便是南怀仁墓了。每年都会有很多仰慕者慕名来欣赏南怀仁的墓,从这简单的墓地中感受几百年前,南怀仁作为一个传教士传奇的人生。

对南怀仁的评价是什么

南怀仁是比利时人,在清康熙年间到中国传教,做出了不菲的贡献,那么历史上对南怀仁的评价如何呢?

南怀仁图片

对南怀仁的评价主要可以分为对南怀仁本人的评价和对南怀仁的成就的评价。首先是对南怀仁本人的评价。南怀仁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一生都致力于天主教的传播,有很多关于宗教方面的书籍。南怀仁本人非常平和,历史上对南怀仁的评价是非常吃苦耐劳,也非常聪明的一个人。

其次要从南怀仁的成就来评价南怀仁。南怀仁的成就非常高,不仅是对于传教方面的成就,还有在天文、武器方面的成就。南怀仁深的康熙重用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南怀仁对于天文历法方面的研究以及他对火炮的制作。从这些成就来看,南怀仁是一个非常聪明,并且尽职尽责的人。

对南怀仁的评价当然也有负面的,比如南怀仁制作的火炮多用于战场,所以受迫害的人或者一些不喜战争的人难免认为南怀仁的行为有所不当。但是更多的人则认为,当时清朝廷处于平定叛乱的重要时期,急需要各种强劲的武器,南怀仁不过是奉命打造武器,所以根本算不上什么。

对南怀仁的评价有褒有贬,不过其中更多的还是赞扬,因为南怀仁对于天文以及武器方面的研究确实推进了当时社会的科技发展,这些是不能否定的。所以说,南怀仁的一生总的来说还是贡献比较多。

关于鹿鼎记中南怀仁的故事

南怀仁其实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他是康熙年间的传教士。国籍是比利时。那么《鹿鼎记》中的南怀仁是什么样的呢?

历史上南怀仁图片

众所周知,《鹿鼎记》是一部以康熙在位年间为背景,描述主人公韦小宝传奇一生的小说,其中南怀仁并算不上主角,出场次数也非常少,那么在《鹿鼎记》中,南怀仁都有些什么样的描写呢?

其实《鹿鼎记》中南怀仁的出场非常少,身份是比利时人,是宫廷的钦天监,地位也颇高。虽然小说中他的出场不多,但是和他历史上的形象却差不多。归辛树当时就是看到南怀仁和另外一个外国人一起操纵大炮,意识到大炮的威力之后才觉得自己的武功算不了什么。南怀仁其实是天主教的传教士,但是他却精通天文,并且擅长铸造大炮,这也是他为什么能成为钦天监的原因。

南怀仁的主要著作有《康熙永年历法》和《坤舆图说》等。《鹿鼎记》南怀仁虽然是一个配角,出场也比较少,每次出场的时间也很短,但是历史上的他在当时的影响却不小。光是天文方面的监测就推动了当时的科学发展,更遑论南怀仁还精通造冷兵器,为当时的清军武装提升了几个档次。南怀仁最后死于病痛,他深信耶稣,所以承受了病痛中的一切折磨,在一六八八年的时候逝世于北京。南怀仁的一生可以或都献给了天文研究和武器制造,给当时的清朝带去了不小的贡献。


康熙南怀仁红衣铜炮具体说的什么

康熙南怀仁红衣铜炮讲的是在一六七四年,康熙命令南怀仁制作一种比较便于携带的大炮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具体是怎么样的呢?

年轻时的康熙画像

康熙年间,战乱频繁,康熙急需要破坏力强的重武器,所以命令南怀仁制作便于运输携带的大炮,制作成功之后还要亲自检验效果。南怀仁接到命令之后便致力于研究,最后终于成功的发明了一款红衣铜炮,不仅相对比较亲遍,火力也比较足。康熙在卢沟桥试验之后也觉得非常满意,所以便让南怀仁着手投入生产。

而之后生产的几百门炮也在康熙评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因为这一发明,康熙对南怀仁逐渐重用,任命南怀仁为工部侍郎,官至正二品,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可以说南怀仁在清朝廷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因为这一门火炮的发明,如果没有这一次的立功,很可能南怀仁的才能便被埋没,或者推迟一段时间才能被发现。

康熙南怀仁红衣铜炮虽然说的是一则故事,但是这则故事所表达的确实康熙为什么重用南怀仁,以至于南怀仁逝世康熙都特别惋惜甚至追加封号的原因。从这一则故事也可以看出南怀仁的能力确实非常高,毕竟当时造火炮的条件非常坎坷,能够帮助南怀仁的人才在中国也非常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南怀仁依旧制造出了康熙满意的火炮,不得不说康熙对他的重用也并不奇怪。

汤若望与南怀仁有何关系

汤若望和南怀仁都是清康熙时期影响比较大的两位传教士,那么汤若望和南怀仁的关系是什么呢?其实汤若望是南怀仁的老师,但是关于这一点只有简单的记载,大多数的加载,汤若望和南怀仁则是朋友的关系。

汤若望画像

汤若望是中国基督教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甚至在中国科技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历史上也是举足轻重的存在。他信仰坚定,同时又知识渊博,为他传播中西方文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汤若望在中国的时间非常长,总共有四十多年,期间也经历过明清朝代的更替。

汤若望在历法方面以及火炮的制作方面为明清朝廷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就连现在我们所用的农历也是汤若望根据明朝时期的农历改造而成的。可以说他贡献足以让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南怀仁则主要是活动在康熙年间,是当时钦天监的负责人,主要的贡献也是在历法和火炮方面。南怀仁的成就虽然没有汤若望高,但也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南怀仁和汤若望二人最主要的联系是在火炮制作方面。而在天主教受迫害期间,南怀仁寸步不离当时已经说话都困难的汤若望,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汤若望和南怀仁之间的情谊不仅仅是师生。

汤若望和南怀仁的贡献都比较深远,天文方面、历法方面和火炮方面都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也奠定了天主教在国内的地位,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传教士。

揭秘玛窦与南怀仁的关系

利玛窦和南怀仁都是西方来中国传教的传教士,但是二人并不是一个时期的,连接他们之间的传教士是汤若望,那么利玛窦与南怀仁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利玛窦油画

利玛窦在中国的影响可以说是始祖级的,他主要活动与明朝时期。他是最先将天主教往中国传播的传教士之一,也是第一个研究中国文学的西方学者。他与其他传教士不同,他学习中国文化,利用中国文化与中国官员以及上层人士结实,用中国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传播西方的知识,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他的传教甚至影响到了日本和朝鲜半岛地区。

南怀仁虽然与利玛窦不是一个时期的,但是南怀仁沿袭了利玛窦的传教方式,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更好的传扬西方的知识。可以说南怀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利玛窦的徒弟,虽然二人并没有见过面,但是南怀仁却借鉴了利玛窦的很多学识,就是在传教方式以及一些看法上也和利玛窦非常相似,可以说是广义上的师徒关系。利玛窦与南怀仁的信仰都非常虔诚,加之他们的学识渊博,在科技方面确实是领先当时的中国,所以他们很容易得到重要,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科技发展,也让天主教逐渐的被中国人接受。

利玛窦与南怀仁作为西方的传教士无疑是成功的,他们不仅做到了学识的传播,同时也学到了中国文化,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384 字。

转载请注明: 解析南怀仁墓究竟在何处 揭秘玛窦与南怀仁的关系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