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天的天空,瓦蓝瓦蓝的,不时漂着几朵白云。
下过一阵雨后,天色明净,带着些许的烟雾和薄雾。
雨过天青色,算是汝瓷里的经典。
在很多喝茶的朋友看来,汝瓷就是天青色。
但其实,粉青、豆青、月白,等等,也涵盖在内。
那这些丰富的釉色,该如何分辨呢?
很简单,它们都是天边的一抹色彩。
天青是几点小雨后,淡淡的晴空色。
粉青,恍如朝霞褪去后,碧嫩翠粉的天空。
月白如皓月当空,虽淡尤润,简约恬淡。
辨识釉色,认清这些细腻入微处的区别,不难分辨。
同样的,认茶识茶要多留意芽叶间的细节,自然能轻松区分。
比如白茶里的白毫银针和牡丹王,春寿眉和白牡丹,白露茶寒露茶,等等。从细微处观察后,自然不难分辨。
《2》
白毫银针和牡丹王,要怎么认清?
很简单,看芽头。
春白茶里,白毫银针和牡丹王的采摘时间很接近。
所以它们两者之间,芽头的外在模样很相似。
芽头粗壮,用指腹轻轻地捏芽头,能感受到紧实的质感,芽头圆鼓鼓的。
并且不论是直观的看外在,还是将芽头逐层的剥开,都能看到密密实实的白毫。
白毫银针和牡丹王,它们对树种要求的限定是一样的。
如果是福鼎白茶里面的银针和牡丹王,那树种多采用的是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
这两类的茶树品种,无一例外它们的形状表现上,芽叶上的茶毫数量很丰富。
虽然说,牡丹王的采摘在银针之后,它的芽头要略瘦,白毫要略少。
但对绝大部分的普通茶友而言,如果单单是看芽头的大小,白毫的多少,不好直接作区分。
最直观能区分银针和牡丹王的方法,其实是看叶片。
牡丹王的芽头旁,带着极嫩极窄的叶子。
而白毫银针的采摘标准是“单芽”,没有叶片。
标准长相的福鼎银针,外在模样是“一旗一枪”。(“枪”是芽头,“旗”是小叶壳。)
小叶壳,也称小鱼叶,它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叶片,而是属于叶片的前身。
区分“叶壳”与叶片,方法特别简单。
前者呈为壳状,像刀鞘般紧贴着芽头,而后者则已经平展、舒展。
通过看“小叶壳”的有无,一眼就能区分白毫银针和牡丹王!
《3》
一芽二叶的春白茶,是白牡丹,还是春寿眉?
从采茶的标准看,白牡丹是采茶树嫰梢的一芽一、二叶。
而春寿眉的采摘标准,是采嫰梢的一芽三、四叶。
按采摘的分类来看,一芽二叶的春白茶,理论上应该属于白牡丹。
但实际上如果在买茶分辨时,仅看叶片的多与少去认茶,很容易吃亏。
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别人还可以通过将春寿眉的多余叶片剥去,冒充成白牡丹呀。
如果在选购白茶时,没有多加留心,那就很容易踩坑。
花了买白牡丹的价,买到的却是春寿眉。
虽然吧,春白茶里的这两种带芽带叶的白茶,风味上各有特色。白牡丹凭花香馥郁为亮点,鲜爽香润。春寿眉更倚重草药香,爽口清鲜。
但从身价上,物以稀为贵,自然是产量相对少一些的白牡丹,价格相对高一些。
为避免踩坑上当,要多从外观细节上留意这两种茶的不同。
大致上看,相比春寿眉,真正的白牡丹芽头要更大,白毫要更多,叶片要更嫩,茶梗要更细。
从实用的角度观察,买白牡丹不能只看叶片的数量多少,更要看叶片的长相。
春寿眉的叶片舒展,叶片边缘的圆的,是个鹅蛋圆脸。
白牡丹的叶片细窄,叶子边缘像葵瓜子那样尖尖的,叶背上覆盖着一层白毫。
此外,按茶树的自然生长规律而言,白牡丹整体的芽叶更嫩,所以叶片之间的分布距离更近,第一叶和第二叶就挨在不远处。
如果是用剥去多余叶片的春寿眉,冒充白牡丹。那它不仅在叶片的大小上会露马脚,连“叶间距”上也会露馅,因为明眼看过去,舒展的叶片间隔的距离太远了嘛!
《4》
贡眉和寿眉要怎么分,是不是叶片小一点的就是贡眉?
白茶的江湖里,关于寿眉和贡眉的区分其实是个历史遗留的问题。
在很多茶友的印象里,在这两种茶里作区分。那叶片小一点,看起来更嫩一些的,就是贡眉,其余是寿眉。
这其实在2018年5月前,在新版白茶国标正式实施前,这种认识是没错的。
但在新国标实施后,有关白茶贡眉的认识,就要作全新的定义了。
因为在新国标里,明文具体了贡眉的茶树品种。
按现行的官方权威标准,寿眉和贡眉的定义,分别如下:
贡眉是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寿眉是以大白茶、水仙或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或叶片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现在对贡眉和寿眉的区分,主要是树种的不同。
寿眉是用大白茶,水仙茶,群体种茶树品种为原料。
贡眉只采用群体种茶树品种为原料。
话说,何为群体种茶树呢?它的是指有性繁殖繁衍出来的茶树,性状不稳定,分布范围窄。
福鼎茶农口中所说的菜茶、小白茶等,都属于这一范围内。
因为有性繁殖的茶树品种,分布零散,不集中,产量有限。所以现阶段采用群体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制成的贡眉,在白茶市场上变得特别小众。
是以,当前的白茶主流分类,是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而贡眉,就很少被提及了。
就当前而言,树种原料的不同,才是区分寿眉和贡眉的关键!
《5》
白露寿眉是秋白茶,那寒露寿眉是什么?
之前听到一个说法,“白茶里的寒露茶其实是冬茶。”
刚看到这样的消息时,村姑陈被雷到了。那位“语出惊人”的茶掌柜,连传统的二十四节气都没认清哇。
白茶里,不论是白露寿眉,还是寒露寿眉,它们都属于秋白茶。
因为秋天分为六个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从节令的区分看,白露和寒露都属于秋天的节气。
故而,白露寿眉和寒露寿眉,自然属于秋茶。
提到寿眉,它是白茶里的高产大户。一年四季里春、秋两季都有出场。
白茶的秋茶季,主产是秋寿眉。
白露寿眉,在仲秋时节生产。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前后的节气特点,在于昼夜温差变大。
气温上,白天的气温仍然温煦,叶片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养分更好。但夜间的秋凉明显,茶树因为呼吸作用带来的养分消耗减少。
适宜的昼夜温差,能让白露寿眉的内质积累更丰富。
从风味上,白露寿眉带有成熟甜美的花香,混着秋日山林的草木香,粽叶香。而茶汤滋味上,汤感淳和饱满,茶汤滋味更醇厚柔软。
等到了寒露,已经是深秋和晚秋了,气温变得比较低。
天气冷了,茶树自然生发速度变慢,所以寒露寿眉没有白露茶高产,数量比较少。
甚至不少喝了许久白茶的茶友,还没有真正尝试过寒露寿眉的滋味。
另外,因为深秋的天气低,光照温和,茶树新梢内的叶绿素会得到更好的保留。
从外观上,相比白露茶的“五彩色”,叶片在以绿色为底色时,还带有褐色、砖红、土黄的颜色。寒露寿眉的叶片更绿,梗叶没有那么粗犷。
在滋味上,产自深秋的寒露寿眉,茶汤里更蕴藏着深秋的气韵。花香清冽,茶汤清爽,沁凉动人!
《6》
夏日午后,喝茶。
端起汝瓷的品茗杯,晶莹透亮的春寿眉新茶,飘着清雅的花香。
茶香的尾调上,还能感受到一缕竹林香。
这让人想起王摩诘的一个句子,空山新雨后。
夏天里,看着清爽的颜色,淡泊简雅。
燥热里,尝一口清香的茶味,消暑又清心!
入门喝白茶,饮茶去燥,喝茶要喝得明白。
认清了茶,选对了茶,才能领略到一泡好茶的庐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