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平壤战役中,战机频现,清军却一再错失,终致惨败,原因在李鸿章

由 高会云 发布于 经典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朝鲜政府因不能控制国内的东学党起义,被迫向宗主国大清王朝求援,日本也乘机派兵到朝鲜,从而引发了以清军惨败而告终的平壤战役。
在战役中,本来可以先发制人、主动出击,率先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甚至有可能获取对日作战胜利的清军,却没能充分利用良好的战机歼敌,终致自己败北。其原因何在?
一、战机频现,平壤清军却屡屡错失。
1、未能乘机歼灭日军的先头部队。
当清军已经驻守平壤后,日军大部还在赴朝途中。直到8月22日,日军才集结于汉城。
陆续集结于汉城的日军(图景)
已经进入朝鲜的部队,由于路途艰险,天气炎热,后勤保障不到位;加之,沿途时时遭到朝鲜武装力量及民众的袭扰,故向平壤的推进也很迟缓。
在这种情况下,兵力优于在朝日军的清军,如能主动进攻,在朝鲜人民的支援和配合下,击败已经进入朝鲜国境的日本先头部队大岛混成旅团,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由于奉命统率平壤诸军的叶志超,根据李鸿章的“先定守局”的消极作战部署,未能主动进攻尚未集结完毕的日军,丧失了挫败敌人的良好时机。
2、未能各个击破分路进军的日军。
日军分兵多路进攻平壤时,其兵力分散,各路的兵力都比较单薄。
进军平壤的日军(图景)
而且,当时日军的给养没有保障。川崎三郎在《日清陆战史》中说:
“北进各队及元山支队,其行进途中备尝给养缺乏之苦。师团本队除粗米饭外,副食毫无,仅以一匙之盐,供数日之食”;“粮食缺乏,以致师团长也无米饭可食,仅食黄粟充饥”。
此种情况下,清军如果能利用日军分路进攻,后勤供给缺乏之机,集中优势兵力,主动出击,着眼其薄弱部位,打击其一路,以获取局部战争的胜利,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清军也没能抓住时机,及时打击日军。
3、未能利用朝鲜的有利形势击败日军。
日军进入朝鲜后,朝鲜朝野上下,同仇敌忾,坚决反击日寇的野蛮入侵。
当日军进攻平壤时,朝鲜人民积极备战,通过多种途径、形式,抗击日寇,极力阻挠其进攻平壤的军事行动。如进攻平壤的日军的侦察骑兵,在瑞兴、平山一带遭到朝鲜人民的痛击等。
积极备战的朝鲜民众(图景)
汉城一带的朝鲜臣民,热切期盼着清军的胜利。自大院君以下,都秘密向清军通报日军的行动讯息,盼望清军进攻汉城。
伊藤博文在《秘书类纂》中说:“大院君事大心热中沸腾,……。阳对日本大鸟公使表示非常诚恳,……,与在平壤清军暗通,表里相援,企图擒捉日本公使”。
这种形势,对清军是十分有利的。如果清军主动出击,在朝鲜人民和政府的支持下,有可能取得进攻日军的胜利。然而,由于消极的防御策略,导致清军坐失有利战机,最终被日军围而歼之。
4、日本也认为清军失掉了战机。
对于清军失掉“主动出击”之良机的问题,日本的军事评论家羽田甚八认为:清政府诏令清军统帅叶志超,乘其不备,出其不意,击退向北方进军的日军,是正确的战略部署。
尊奉李鸿章命令的叶志超(图像)
如果叶志超执行了清政府的命令,“则使当时分离日军之行动龃龉,不能在同一时期现出于平壤城下,因是至少可缓平壤陷落之期。”
他还认为,“若清军正当行动”,阻击日军的任何一路,“则可得逐次各个击破之机会”。但是,清军将领不能采取“如斯果敢之策”,“其南下邀击之顿挫,实清军之不幸也”。
系列战机的错失,主要缘于清政府高层的意见分歧。
二、战机错失,皆因李鸿章消极避战。
清军进入朝鲜后,在进攻与坚守的问题上,光绪帝与李鸿章君臣之间意见相左:
光绪帝主张主动进军;李鸿章执意消极避战。
1894年8月2日,清军到达平壤之前,光绪帝就要求李鸿章,命令清军各部,昼夜兼行,以最快速度到达汉城。但是,李鸿章认为,时局不利于清军南下,极力主张“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主张主动出击的光绪帝(剧照)
8月16日,光绪帝又诏令李鸿章,命令各将领,率领军队,迅速进军。8月22日,光绪帝再次指示李鸿章:“应迅图进剿,先发制人。”同时,光绪认为,如果一味“迁延不进”,将会“坐失事机”,为此,应“克期进发,直指汉城”。
9月4日,当光绪帝得知日军已经由汉城北上进攻平壤时,就又督促李鸿章:“不得以兵未全到,束手以待敌人之攻,而于敌之分兵修道,听其来往自由,不思半济而击之术也”。
但是,尽管光绪皇帝一再“严旨屡加”,李鸿章却始终借口兵力不足,抗旨不遵,极力奉行避战求和的对敌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战术,屡屡贻误战机。而日军却步步进逼,最终大获全胜。
主张消极避战的李鸿章(图像)
平壤战役失败后,清政府对李鸿章略加薄惩,仍予以重用。并希望他不要灰心丧气,着力领导好后续战争,“以赎前愆”。
李鸿章虽然承认自己“调度无方”,但他没有悔悟,更没有振奋精神,反以平壤失败为理由,继续推行其消极避战的错误方针,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中日甲午之战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