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最后一天,一趟火车专列冲上了微博热搜。这是全国唯一的高考专列,至今已连续开行18年,累计往返运送考生约3.4万人次。乘坐这一特殊专列的高考生中,已有7000多人实现了大学梦。
坚持开行18年,不止是一种情怀。伴随着鸣响的汽笛声,无数高考生听出了“愿你们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的美好祝愿。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全国唯一高考专列上的故事。
18年风雨无阻逐梦启航
7月6日上午9时30分,大兴安岭嫩林铁路大杨树站站台上,全国唯一一辆高考专列K5117次“共青团号”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杨树镇出发,搭载着587名师生和家长开往一百多公里外的鄂伦春族自治旗阿里河镇参加高考。
这趟在当地考生、老师、家长眼里追寻人生梦想的启航列车,已持续开行了18年。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杨树镇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是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少数民族聚集地。由于高考考点须设置在旗(县)所在地,因此大杨树镇的考生每年都要到135公里外的阿里河镇参加高考。
高考专列开行前,由于交通不便,考生和家长要多次换乘汽车、火车才能到达考点,赶考出行极为不便。2003年,原哈尔滨铁路局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出行难、交通成本高的问题,高考前在考生集中的大杨树站开行了去往阿里河考点的高考专列,至今风雨兼程送运往返考生3.4万人次,其中7000名“乘客”考上了厦门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校。这趟专列,也成为了无数高考生“梦开始的地方”。
这些年,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大杨树至阿里河两地间的公铁交通更加通畅,私家车更加普及。但在很多师生和家长心里,乘坐专列去高考已成为了一种情怀,是赶考路上不可或缺的仪式。
当年的乘客,如今来送考
牛强今年33岁,呼伦贝尔市第五人民医院护士。今年疫情发生后,她成为了呼伦贝尔市驰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名队员,在荆门市沙洋县医院奋战35天。6日,在大杨树火车站状元门前,她穿着绿色的防疫服,为每个进站的考生细心地测量着体温。
2006年,她就是乘坐着“梦想专列”前去赴考,随后考入石家庄外事学院护理专业。2009年毕业后,她回到了家乡工作,至今从事护理工作12年。
从湖北战疫一线返回家乡后,她继续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6日,看到学弟学妹们乘坐着高考专列去赶考,她说:“没想到15年过去了,铁路部门依然坚持开行公益性的高考列车,助少数民族学子走出大山,实现人生梦想。”
在学弟学妹们踏上列车前,她一边进行体温检测一边叮嘱考生们戴好口罩,保持好间隔距离。在心中,她默默地祝福孩子们金榜题名,实现人生梦想。
当天,早“梦想列车”三号车厢里,一位面带和蔼微笑的女子沉稳而从容的注视着考生们。她,是大杨树二中高三四班的班主任李佰芳。
李佰芳,是享受高考专列便利的第一届考生。她说,“我是2003年坐着高考专列去考试的,考上了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的是化学教育。”
2008年,她来到大杨树二中成为了一名化学老师。2014、2017、2020,已连续送了三届毕业班学生去参加高考。
说起自己与高考专列的“不解之缘”,李佰芳说,“小时候感觉不大。但这样一趟专列,开行这么多年,真的不容易。每次开通这趟专列,都要前期宣传,统计学生身份证号登记,按照班级划分车厢。今天带孩子们去参加高考,下雨了服务人员还那么多,特别感谢全体为高考专列付出劳动的工作人员。”
疫情下的特殊“装备”:防疫爱心盒
18年来,乘坐高考专列的考生数量不断变化。从开窗通风的绿皮车变身为空调车,开行时间由原来的近3个小时压缩到2小时03分。今年,铁路部门还为每名考生精心准备了防疫爱心盒,里面装有口罩、消毒纸巾、纪念车票等小礼物。
今年即将退休的袁静伟,是大杨树站的一名客运值班员。这是她最后一次服务高考专列了。袁静伟说,自己的女儿当年也是坐着高考列车去参加的高考。看着这些家乡的学子,袁静伟往往会像母亲一样叮嘱,“注意安全,考试时别紧张。”这熟悉的叮咛让考生们倍感温暖。
来自大杨树镇第二中学的鄂伦春族考生何子怡,为了乘坐高考专列,没有与开车送考的父母同行。她说:“高考后,我和很多同学就要分别了,这趟列车可能是同学们聚集最全的一次了,我想好好珍惜这趟人生的旅程。”
从需求到情怀,高考专列已成为孩子们追梦历程的一部分。
封面新闻 王萌 综合《科技日报》、《生活报》、中新网、加格达奇车务段微信公众号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