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空间科学奖章”

  新华社巴黎10月27日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7日在巴黎总部将首次评选出的“空间科学奖章”授予包括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内的4名宇航员,以表彰其在推动空间科学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与杨利伟一起获得此项殊荣的还有:世界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苏联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古巴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阿纳尔多·塔马约·门德斯以及国际空间站首位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颁奖仪式上,高度赞赏所有获奖者为推进人类空间探索事业而付出的勇气与努力。她说,科学是人类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原动力,希望获奖者在各自的科研道路上继续勇往直前,帮助和鼓励广大年轻人热爱科学,并向世界人民传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构建和平”的理念。

  杨利伟因工作原因无法亲赴颁奖仪式现场,委托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衔代表沈阳代表他领奖并致辞。

  杨利伟表示,2003年10月,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开创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局面,也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政府在此次飞行任务中与联合国合作,搭载了联合国旗帜,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美好愿望,以及对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支持。在未来,中国愿意与世界上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国家和地区一道,共同为促进人类科技进步、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新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由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创建的“太空国家”阿斯加迪亚,于今年6月29日共同创立了该奖项,旨在表彰对空间科学探索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公众人物或组织机构。这是该奖项首次颁发,获奖者的提名及评选工作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支持系统大百科全书(空间科技卷)》国际编撰委员会授权的外部委员会负责。(记者张雪飞)


  央视新闻客户端8月23日报道,22号,中国航天员中心组织的海上救生训练任务在山东烟台某海域顺利结束,这次训练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在真实海域开展救生训练,也是首次有外国航天员参与我国组织的大型训练任务,训练探索了载人航天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组织实施模式,为开展国际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空间科学奖章”

  通过真实海域训练,进一步验证了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方案、海上营救方式、航天员海上自主出舱方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空间站任务应急搜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航天员 王亚平:越贴近实战,越贴近飞行,我们信心也会更足,这样的训练我觉得更有价值,更有利于之后的飞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杨利伟:这次欧洲的两个航天员来,增进了互相之间的了解,这样就为将来我们的空间站的国际合作,应该说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进作用和非常实质化的一个进步。

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空间科学奖章”

  海上营救训练

  2015年5月,中欧双方签署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欧洲空间局关于在载人航天领域开展合作的长远目标和实施步骤》,双方会参与对方航天员训练进行技术交流。2016年6月至7月,中国航天员叶光富赴意大利撒丁岛,参加了欧洲航天员中心组织的洞穴训练。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航天员训练的方法和水平,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意大利航天员 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这是第一个机会,中国航天员和欧洲航天员,在中国一起训练,我们的团队合作很顺利很好,我想感谢我的乘组同事们,刘旺,陈冬,我们未来有很多机会一起训练。

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空间科学奖章”

  杨利伟:现在应该说有很多国家给我们提出了申请,希望我们能够去帮他们选拔和训练航天员。将来我们无论是从其他的比如说像沙漠生存啊,包括野外丛林啊,这可能都是像这次一样,完全是一种实战化的,我想这种国际间的合作应该是会慢慢走入常态化。

  (2017-08-24)


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空间科学奖章”

  圆梦太空 中华飞天第一人

  新华社记者李国利、陈曦

  【英模档案】

  杨利伟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空间科学奖章”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自主出舱。新华社记者王建民 摄

  经历21小时23分钟的飞行后,他从天上归来。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一朝梦圆。

  2003年的那个金秋,38岁的他成为亿万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

  时至今日,他说他仍无法承担这样的褒奖,因为他是代表祖国和人民出征。但他也绝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一直都在努力仰望天空,天空也赋予他更广袤的人生。

  他是航天员杨利伟,我国飞天第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追梦旋梯滚轮应付自如

  飞机在轰鸣中起飞,又呼啸着降落跑道。身穿飞行服,手拎飞行帽,脚蹬飞行靴,飞行员们从飞机里下来,排着队走在平整开阔的机场。

  这个场景仍反复出现在杨利伟的脑海里。他说:“那时,我对他们可是老崇拜老羡慕啦。”

  杨利伟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成长于70年代。那是一个崇拜英雄的年代,那是一个崇尚理想的年代。

  一次,学校组织到部队慰问演出。杨利伟穿着小飞行员服装,和同学们一起表演了名叫《小小飞行员》的舞蹈。演出后,他们被邀请去机场看飞机。在那里,他近距离地看见飞机起飞和降落,还看见飞行员们神气地排着队走过来。

  从那以后,飞行员成为杨利伟脑海里挥之不去的英雄形象,空中掠过的飞机轰鸣声则有了别样的味道,机场也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

  “应该就是在那时候,飞行梦想的种子在心里种下了。”多年以后,杨利伟这样对记者说,冥冥之中,飞行和蓝天也从那个时候开始,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83年初春,杨利伟参加了招飞初选面试。

  “看上去身高体重就不错,都够了。”一位看上去是领导的人,打量了杨利伟一下后说。

  听到简单的“够了”两个字,心里忐忑不安的杨利伟平添了不少自信。

  事实上,自从梦想成为飞行员后,杨利伟就一直在做准备——机场上飞行员们使用的所有训练器械,他早已应付自如。比如玩旋梯滚轮,别的同学上去几分钟不到就呕吐不停,他则没有一点不适。甚至,他还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健身计划。

  机遇虽说来得毫无预兆,但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如果说梦想是一片麦田,付出汗水才能收获饱满的麦粒。”杨利伟说,飞行梦想不是空想,要想实现就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需要用大量切实可行的计划和行动来支撑。

  1983年6月,18岁的杨利伟一路通过了层层选拔成为绥中县被录取的5名飞行员之一。

  20年后,杨利伟首飞太空成功,成为国人敬仰的航天英雄。他的母校绥宁二中改名为利伟高中,他所在的班级被命名为利伟班,修建的杨利伟展览馆成为当地的国防教育基地。

  “小时候接受的红色教育、英雄人物的言行举止,给了我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杨利伟说,种什么籽开什么花结什么果,我们现在的社会仍然需要营造这样的氛围,让孩子们从小在红色教育的熏陶中成长。

  挑战航天训练成绩第一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4年后,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也秘密展开,空军现役战斗机飞行员成为首选对象。

  不可否认,在所有职业中,只有战斗机飞行员的工作环境和自身素质最接近航天的要求。

  当时,杨利伟正是一名空军飞行员。身高、体重、职业、年龄、飞行时间……接到参加航天员选拔的通知后,各方面都符合参选条件的杨利伟,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航天员的选拔,比招飞时的难度大了很多。全空军符合条件的约有1500名战斗机飞行员,随后经过档案审查、初选和盲审,完全合格的只有60个人。而经过临床体检,又有20人被淘汰。

  1996年8月,他来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参加“特检”,也就是航天生理功能检查。特殊功能检查,是杨利伟在成为航天员之前遇到的最高难度的选拔,有些项目的难度与航天员的训练难度几乎相当。

  “检查的目的,就是看看你是不是具有做航天员所必须具备的航天生理功能。”杨利伟解释说,这种功能是航天员与普通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最终,杨利伟顺利地过了一关又一关,临床医学、航天生理功能指标、心理素质测试等都是优秀。

  “成为航天员是我无上的光荣,为了负起神圣的使命,我将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

  1998年1月5日,杨利伟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正式成为中国航天员大队中的一员。与他一起宣誓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另外13名战友。

  从这一天起,他们成为中国最为神秘的一群人。时至今日,他们当中的少部分人仍然没有被外界所熟知。

  杨利伟说,我国的航天员训练没有经验可循,理论学习、课目训练等都是从零摸索起步,所以在标准设置上都是从难从严,就高不就低,这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第一阶段是理论学习,涵盖了载人航天方面知识的30多门课程。随后进行的航天技能训练,多是直接挑战人体极限。比如,增强航天员前庭功能的转椅训练,普通人1分钟都难以承受,航天员却要坚持10至15分钟。

  经历多大的艰难,就会收获多大的幸福;吃过多少苦头,就能体味多少快乐。2003年,在航天员的全部学习训练课目的结业总评中,杨利伟的综合成绩排名第一。

  此时,包括杨利伟在内的所有航天员,都完全具备了代表祖国和人民去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能力。

  圆梦顺利入选首飞梯队

  就在杨利伟和战友们没日没夜地训练时,我国相继发射了四艘无人神舟飞船。

  2002年秋,中央决定于次年实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实现一名航天员太空飞行一天。

  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以其优秀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与翟志刚、聂海胜一起,被选入“首飞梯队”。

  此时,距离神舟五号发射只剩下一个月。杨利伟全身心地投入了强化训练之中。

  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待在了飞船模拟器中。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专业技术训练场所。飞船从发射升空到进入轨道,再调姿返回地球,持续时间几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有100多个。要熟悉和掌握,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故障排除,只有靠反复演练。

  在此之前,杨利伟把能找到的舱内设备图和电门图都找来,随时默记,还买了一个摄像机,把座舱内部设备和结构拍录下来,有空就放来看。

  在最后阶段的专业技术考核中,教员为杨利伟设置了许多的故障陷阱,他都能很快发现并进行排除。在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他获得了2个99分、3个100分的好成绩,专业技术综合考评排名第一。

  发射前夕,杨利伟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加“人、船、箭、地”联合测试演练。此时,他对飞船的飞行程序和操作程序已是倒背如流。他说:“我一闭上眼睛,座舱里所有仪表、电门的位置都能想得清清楚楚。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不看手册,也完全能处理好。”

  2003年10月14日晚,杨利伟被告知,代表祖国和人民执行中国人的首次太空飞行任务。

  飞天太空景象非常震撼

  2003年10月15日5时2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出现在欢送人群的面前。

  晨曦中,杨利伟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报告:“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

  “出发!”

  6时1分,杨利伟进入飞船座舱。简单的适应后,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做起飞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0、9、8、7……”零号指挥员的倒计时口令响彻在发射场上空。

  听到“4”的时候,杨利伟下意识地举起了戴着很大的航天服手套的右手,冲着摄像头的方向庄严敬了一个军礼。“这是飞行程序中没有安排的。”他说,“但在那个万众瞩目的神圣时刻,只有敬礼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3、2、1……点火!”9时整,神舟五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托举下腾空而起。

  在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杨利伟刚开始感觉良好。但很快,他就遇到了麻烦——火箭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

  此前,他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

  “难以承受的痛苦,感觉五脏六腑都要碎了。”杨利伟说,“有一刹那,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那一刻,杨利伟的脑子非常清醒。他并不害怕牺牲。在出征之前,他早已做好了牺牲生命的心理准备。他担心的是,如果牺牲了,他就无法完成接下来的任务,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又将推迟实现。

  幸运的是,这种共振状态持续了二三十秒钟后开始慢慢减轻,杨利伟终于从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3分20秒,整流罩打开,阳光透过舷窗照射进来,他不由自主地眨巴了一下眼睛。画面实时传回了地面,原本寂静无声的指控大厅突然有人大喊:“快看,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

  杨利伟说,第一次进入太空,很多东西是未知的,是不确定的,这个过程对航天员和科研人员来讲,都是一种挑战。

  但这些不适,很快就被震撼所代替。“火箭和飞船分离的那一刹那,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失重的感觉出现了,无以言表,非常震撼。”杨利伟说。

  这时,被牢牢束缚在座椅上的杨利伟,突然感觉自己身体飘起来了。“舱里所有用来系设备的带子都飘起来的,就像潜水时看见晃动的水草一样。”他现在回想起来还很激动,他还注意到,飞船里面的灰尘也“噗”的一下全起来了。

  束缚带解开,杨利伟想都没想,迫不及待地一下就飘到舷窗那儿,“贪婪”地看着出现在眼前的太空和地球。

  按照计划,神舟五号飞船太空飞行将近一天,共绕地球14圈,但每一圈经过地球的地方都是不同的。杨利伟说,由于当时没有中继卫星等,每一圈只能与地面联系约20分钟。“所以,在与地面无法联系的时间里,除了工作,我就抓紧一切时机反复看太空拍地球。”为了回去让战友能够看到自己在上面是怎么工作的,他还费了半天劲儿用胶带把DV机粘在前仪表板上开启自拍模式。

  10月16日凌晨,杨利伟接到了返航的指令。做好返回的一切准备后,他冲着舷窗外的太空挥手告别:再见了,太空!

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空间科学奖章”

  ↑2003年10月16日,航天英雄杨利伟返回北京后被高高举起。新华社记者赵建伟 摄

  凯旋 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降落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腹地,距离理论着陆点不到5公里。

  经历21小时23分钟的飞行后,杨利伟从天上归来。

  飞船落地的时候倾倒了,杨利伟的嘴唇磕破了,但他顾不上止血,打开信号发射器向指挥部报告:“我是神舟五号,我已安全着陆!”

  报告完后,他才把束缚带解开,一用力翻了下来。过了几分钟,他隐约听见外面有人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从舷窗上模糊地照过来。他知道:搜救人员来了。

  被挑选为航天员后的数年间,杨利伟和战友们一直过着隐名埋姓的生活,不是学习就是训练,生活半径不出北京航天城。确定为首飞航天员后,他所有的心思也都放在了如何完成任务上面。在太空遨游的时候,他更未想过自己回来后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

  “我一出舱,整个人傻了,为啥傻了呢?没想到有那么多人。”杨利伟对出舱时的热闹场景记忆犹新,“人老多了,哪儿哪儿都是人,有牧民,有记者,有武警战士,有公安干警,还有搜救人员。”

  “我没事儿,甭扶我。”杨利伟谢绝医监医保人员的搀扶自主出舱,随即被人海包围起来。

  看着这个欢迎的热闹场面,杨利伟内心里也是非常高兴。虽然离开地球只有短短的一天,他却兴奋得像久历飘泊终返故乡的游子一样,向身边欢呼的人们不停地挥手示意。

  这时,人群中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杨利伟,你说句话啊。”

  杨利伟脱口而出:“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在那个场合,那个时候,只有这句话能代表我的真实想法。”杨利伟说,“这是我生命中最伟大一天,更是祖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200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会上,杨利伟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

  时至今日,杨利伟仍说,“航天英雄”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着一个群体。

  他说,他后来才知道,飞船入轨之后,发射场的零号指挥员如释重负,一下子瘫在座椅之上。

  他说,他进入太空后,很多为航天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专家,哭得稀里哗啦,像个孩子一样。

  他说,直到火箭发射的最后一秒,翟志刚和聂海胜作为首飞梯队的一员,作为飞行任务的备份,仍在时刻做着随时飞行的准备。

  他说,直到今天,他的战友中还有一些人从未执行过飞天任务。他们现在都50多岁了,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载人航天事业。如今,有的退出了航天员队伍,有的仍在默默参加着严格的训练。

  他说,载人航天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他首飞的背后浸透了几十年来几代航天人的心血。

  “他们,都是航天英雄。”杨利伟说,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就是对英雄主义最好的诠释,“当前社会尤其需要发扬这种精神。”

  【红色记忆】

  在杨利伟所撰写的《天地九重》这本书里,他详细描绘了他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景象:浩瀚的海洋骄傲地披露着广阔壮观的全貌,我还看到了黄绿相间的陆地,连绵的山脉纵横其间,我看到我们平时所说的天空,大气层中飘浮着片片雪白的云彩,那么轻柔,那么曼妙,在阳光普照下,仿佛贴在地面上一样。海洋、陆地、白云,它们呈现在飞船下面,缓缓驶来,又缓缓离去。

  “我所能看到的一切,充分表明了中国航天技术的成功。我认为我的心情一定要表达一下。”杨利伟说,于是,他拿出太空笔,在工作日志背面写道:“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

  是的,中国人第一次来到了真正的太空。

  “这个第一次决不仅仅属于我,它属于我们共同奋斗的航天人,属于每一位炎黄子孙,它属于我们深爱的祖国,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甚至属于全人类。”杨利伟说。

  编辑:丁鹏

  (2017-08-15)


  1994年12月23日,滨州卫校毕业后的平景臣参军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这里,他不但做基地的卫生保障工作,更是有幸参加了“921载人航天工程”,给杨利伟做天地之间的医疗保障和通话,见证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历史一刻。

  中专毕业参军到了酒泉基地

  1994年,沾化区下洼镇的平景臣在滨州卫校毕业,在那个“当兵很光荣”的时代里,走出校门的平景臣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参军,“我还是有一门特长的,也算得上是投笔从戎吧,”平景臣说,“当时我们这一批兵中,有22个人是沾化的。”

  尽管当时他们这一批的兵种很多,有武警边防、陆军、工程兵,可平景臣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下子被国防科工委选中,就来到了大西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家里的一个哥哥在部队,他闻讯后和我说,‘你咋到了那个荒凉的地方呢?’而这也确实是我始料不及的。”

  1994年12月23日,办完各种手续后,平景臣在淄博火车站踏上了西行的军列,长途跋涉后,他们到了兰州,在短暂休整后,又坐着专列经过专用线路,历经一天一夜的奔波,终于到达了东风航天城。

  “一路走来,真的感受到了天地一体的苍茫和荒凉,”平景臣回忆到,“可就在这个荒漠和戈壁的深处,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和绿洲点缀其间,让人不得不感慨良多,从今以后,我也将在这里奉献自己的汗水和青春了。”

  参与发射中心卫生保健工作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切都是新奇的,一种骄傲和自豪充盈在平景臣他们的心中,“没想到自己能在这里为共和国的航天事业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新兵训练结束后,部队统计特长,我就拿出了自己的卫校毕业证,并由此踏上了部队后勤医疗保障之路。”

  同时,在部队期间,平景臣由士兵成功地考取了医师资格证书,这不但让他在部队期间得以做好后勤医疗保障工作,更让他在转业后成功实现转型,2006年12月,平景臣退役回到了老家,部队所学的专业知识使得他成功地实现了转型,自己经营药店创业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因为医学专业,平景臣不单单是担任发射时的警戒、搜索任务,更是在医疗保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2003年的‘非典’期间,我和同事们一起担负起了繁重的外围工作,对基地外的来人进行隔离观察,”事后,平景臣获得了“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和杨利伟进行了天地通话

  记者在平景臣家看到,至今他还珍藏着一系列的纪念章和荣誉证书,其中包括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奖章、“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参试纪念章、“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纪念章、“实践七号”卫星发射任务纪念章等。

  2005年1月13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站记集体一等功,以此表彰他们在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的显著功绩,为此,基地还专门制作了一批纪念币,平景臣至今还珍藏着纪念币的制作说明和盒子,可惜的是纪念币不见了,“一次老家办喜事,喜宴设在我家,也不知道是哪个人看上了这个纪念币,纪念币就在喜宴之后丢失了,”对此,平景臣很大度地表示,“他喜欢就送给他了,他会借助这个纪念币感受咱们航天事业的伟大,物件不见了,但这个历史会永远铭刻在我的内心深处。”

  尽管参加了多次航天发射任务,但令平景臣记忆深刻和倍感骄傲的是,他参与了杨利伟的地面医疗保障和观察工作。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载人飞天的梦想,在这千军万马一杆枪的发射活动中,平景臣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参加了地面医疗保障小组,和杨利伟进行过天地通话,询问他的心跳、血压等数值,并及时汇报给小组的医疗专家们,供专家研究汇总,观察杨利伟的身体在太空的情况,保障他的安全,”平景臣回忆到,“当杨利伟安全返回到内蒙古着陆场的时候,大家一片欢腾,我们成功了,中国成功了。”

  时至今日,平景臣还常常想起那些在部队的日子,仰望星空,他更会想到自己与杨利伟的天地通话,“部队让我一辈子都不能忘怀,并激励我走好人生今后的路。”

  (2017-08-11)


  “当一个人的第一次可以和国家、民族,甚至和整个人类进步关联在一起的时候,那是怎样的一份自豪和荣耀!”

  2017年3月18日,52岁的航天英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来到中央电视台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与大家共同回味14年前的“第一次”。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38岁的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关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杨利伟的“第一次”,也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使得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3年年初,选拔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梯队的序幕拉开了。就在这时,一个噩耗从大洋彼岸传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6.3万米高空解体、坠毁, 7名宇航员遇难。灾难接踵而至: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降落时偏离预定着陆区;巴西运载火箭发生爆炸……

  有的领导不由得心里打鼓:这些消息会不会给我们的航天员选拔带来影响?然而,事实很快消除了他们的担心。“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出事那天,杨利伟平静地看完电视新闻,转身回到自己的宿舍,面对墙上张贴的飞船座舱图表细细揣摩起来,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他说:“这些灾难只能提醒和督促我们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好。”

  200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和“航天功勋奖章”。如今,杨利伟已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空间科学奖章”

  (2017-08-07)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9530 字。

转载请注明: 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空间科学奖章”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