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语文卷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了青年作家巩高峰的短篇小说《一种美味》。文章的写作背景置于物质匮乏的年代,描写了主人公6岁时,一家人第一次喝鱼汤的记忆。文章最后写道,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而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正是要求考生对“诡异的光”进行理解。不少考生戏称“十年寒窗,败给一条草鱼。”(6月10日《北京青年报》)
“高考阅读理解题打败原作者”的情形,早已不是第一次被提及,这几乎成了一个普遍问题,备受关注。消息中,就的这道阅读理解题,即便原作者巩高峰回应称“自己做出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有80%是吻合的”,出题者还算充分理解了作者的文章,而考生吐槽、“喊难”,是因为考生大多是95后这代孩子,“完全没有那种生活经验”,但笔者仍要怀疑原作者这种说辞,是在有意迁就出题人,仿佛在向出题人示好似的。
消息中也披露,这位作家的作品,多次被列入高考题。料想,其中即便没有纯粹的利益输送,也涉嫌名誉维护,是互不拆台。一位作家,能有作品可入高考出题者的法眼,对作家来说,不得不说是份荣耀。
“自己做出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有80%是吻合的”,并不能说明什么,起码,称出题人充分理解了作者文章,是很牵强的。这个80%的“吻合率”,像作品结尾那道本来没有实际意义的“诡异的光”一样,有点“搞笑”。80%的“吻合率”,算不算高度一致?笔者以为应该不算。达到95%以上,或许才算。
很显然,在这里原作者也该关注出题人给出的标准答案,认真推敲这个标准答案是否言过其实,是否存在出题人“过度理解”的情形,同时作者要亮出自己具体的意见或建议,达到作者与出题人的互动。因为这些,或许能够给出题人一种引导、启示,抑或是一种纠偏、矫正。即便真的“打败原作者”,也该让原作者心服口服,眼前一亮。
我们许多都知道,一篇(部)好作品的意义,是开放的、多元的、多意的。其中不乏优秀的阅读者能够对该作品深度理解,独具只眼,生发出有别于大多数人的有意义的解读。而且,这个阅读者完全可以是出题人。但是,在高考题的阅读理解上,还是以其通常意义上的解读考察为主才合适。特别的意义,应该作为学术交流。或者,在出题时,其标准答案也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并且能够被出题人一并列举出来,考生答出相近的意思即可。
吊诡的是,作者巩高峰称,“高考,我认为就是一种‘游戏’嘛,参加高考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则,你考试的时候就必须揣摩一下出题老师的想法,不然的话你就拿不了高分。”这无疑道出出题老师出题是有“套路”的,考生就必须向老师这“套路”上靠,要按“路数”答题。否则,你考生就会败得很惨。
既有这个“出题套路”,那么对不起,“十年寒窗,败给一条草鱼”就不是笑话,而是注定的,原作者被打败,也是大有可能的。因为“出题套路”不是针对考察阅读理解力本身,一定程度上说,它甚至是冲着玩坏这个能力来的。□贾志勇
2017年6月10日星期六18:34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