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作为二战中英军著名的步兵坦克,MkII马蒂尔达的作战实力如何

由 段干方 发布于 综合

众所周知,步坦协同一直都是装甲集群与步兵梯队进行联合攻防的有效作战形式。在二战初期的西欧战场乃至北非战场,英军装甲部队就开始装备大量步兵支援型坦克掩护步兵集群进行战线的推进和城垣、制高点的抢占。
同时,英国著名战术将领霍巴顿也提出以装备轻重机枪、火炮等各型步兵坦克为打击核心的蜂群攻击战术。由此,步兵坦克便作为主战坦克的辅助装甲单位,牵制了地面乃至空中的火力打击,进而给主战坦克集群创造发动歼灭战的机会。(注意:二战初期中的英制盟约者、十字军坦克都无法直接对德制坦克造成装甲伤害,自损率却高达5成)

步坦协同作战
所以,英国最高参谋部便决定制造全新的步兵坦克,协同英军其他地面装甲、步兵梯队完成战略防线的纵深推进,由此稳固欧洲战场的战略相持局面。
经过秘密谈判,英国维克斯工业公司率先接下了这份步兵坦克的军事订单,并于1938年初完成新式步兵坦克原型车的研制。在通过一系列的装甲防护和火力打击的高强度实验下,这款原型车都明显具备高防护和强火力的装甲抗饱和攻击战术指标。由此,这款步兵坦克便在1939年初被装备至英军装甲和步兵集群(二战时期的总装备量维持在2500-2900辆内),它就是被英军誉为坦克“常青树”的MkII马蒂尔达步兵坦克!

步兵坦克
其实,作为一款步兵支援型坦克,速度并不能体现它的实战优势。为何这样说呢?首先,步兵坦克是以步兵梯队为攻击集群的火力牵制军事单位,其战场机动速度必须和步兵的行走速度趋近一致。(注意:即步兵坦克的最大攻击速度至少维持在30千米/小时以内,也就是说MkII马蒂尔达的攻击速度至少和MkI A11马蒂尔达的12.8千米/小时相对成正比关系)
其次,在战场上为有效提高步兵的生命以及作战周期,步兵坦克的装甲都会比普通的巡洋乃至主战坦克还要厚重,协同作战的士兵便可以依托步兵坦克的防护装甲进行有效的攻防战斗。由此,步兵坦克的机动速度偏低也是在进行战略目标攻击的特定范畴之内!
当然,大多数朋友还是对这款步兵坦克依然会有许多疑问。比如MkII马蒂尔达的装甲防护能力有多强?MkII马蒂尔达采用的火炮对于同时期的德制二号、三号、四号主战坦克是否具有火力压制作用?MkII马蒂尔达在二战中的实际战斗成果怎么样?

MkII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历史图片)
由此,今天我依然从坦克的三大单位要素(火力打击系统、动力运转系统、装甲防护系统)来讲述MkII马蒂尔达步兵坦克优秀的战场适应能力!
其实,MkII马蒂尔达步兵坦克还有一个早期的基于步兵坦克序列A11版本。但是,这款步兵坦克在装备英军地面部队后便迅速被遗弃,最为主要的便是A11版本(注意:这款早期的步兵坦克也就是MkI A11马蒂尔达)的火力打击系统只装备了7.7毫米机枪以及活期改进型号的12.7毫米机枪,火力打击损失效率非常低。(注意:无论是巡洋、主战坦克还是步兵坦克,机枪只能作为副武器,而不能作为主武器使用。同时,机枪的火力覆盖区域和杀伤力都非常有限,无法支持长时间的步坦协同或者装甲集群作战)
由此看来,早期的MkI A11马蒂尔达在没有强大火力输出的情况下,很容易成为敌对目标(注意:特别是德制的大口径反坦克炮很容易击溃MkI A11马蒂尔达的攻击阵线)的重点进攻对象,以至于跟随其作战的步兵梯队都会遭到敌方坦克的合围攻击。所以说,MkI A11马蒂尔达被迫退出西欧和北非装甲军团也是保障英属盟军安全作战防线的方式。

MkII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可见其细长的炮管)
反观升级版本的MkII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其炮塔的正中央装备了一门40毫米的QF2磅型反坦克加农炮,炮弹箱储量为93发。(注意:和德制四号中型坦克储备的80余发主炮弹容量相比较,MkII马蒂尔达在单位时间内的饱和攻击能力至少提高了15?上。通俗来讲,MkII马蒂尔达的作战周期比四号中型坦克多15-25分钟,掌握的战场后期主动权优势俨然十分明显)
同时,MkII马蒂尔达的主炮还拥有52倍口径的炮管长度(注意:这里着重强调炮管长度,实际是反映MkII马蒂尔达的炮弹缓冲空间更长,射出的初速度更快,即拥有较长的火力射程)。按照相关数据来看,在500米的有限距离内,MkII马蒂尔达凭借发射的穿甲弹或者榴弹可以轻松击毁德制三号和四号中型坦克近50毫米的正面防护装甲。
当然,英军工程师为提高MkII马蒂尔达对地面有生目标的杀伤率或者是对其他步兵梯队的军事掩护。由此,MkII马蒂尔达的炮塔左侧还安装了一挺7.92毫米的“比塞”气冷并列机枪(注意:MkII马蒂尔达最初采用的是水冷式车载重机枪,虽然机枪的持续威力偏大,但是需要大量水源进行降温,大大制约了其作战半径,并且其防护盾开口也非常大,无法保障坦克机械员的作战安全,以至于不适合长时间的步坦协同作战),并且拥有2925发的弹容量。

MkII马蒂尔达步兵坦克(装载在列车上)
一般情况下,1-2个小时的步坦协同作战,装甲单位的轻武器系统携带近3000发的弹药基准量,其实战使用率接近50?内,即拥有1500余发的有效射击基准量。
不过,在装甲单位拥有步兵梯队和主炮的联合攻击下,MkII马蒂尔达装备的轻武器发挥的威力俨然十分有限。(注意:在二战时期,坦克的主武器和副武器弹药消耗量往往维持在8:2的比例关系内,也就是说,坦克的主武器早已将敌对坦克抑制在轻武器的火力射程外,轻武器也无法集中弹药优势进行火力打击)
但是,在同时期的德制主战坦克体系内部,四号中型坦克装备的KwK型75毫米坦克炮却拥有MkII马蒂尔达无法触及的射程以及爆破威力,也无法进行1V1的坦克追逐的或者正面对抗战斗。(注意:单纯按照坦克炮的口径为对比基准,75毫米坦克炮至少比40毫米坦克炮多出400-800余米的有效穿甲距离)

MkII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展示品)
所以说,MkII马蒂尔达往往会辅助主战坦克对四号中型坦克以及德军防御堡垒执行深入诱敌的作战方略,而不会依靠多俩MkII马蒂尔达组成的战斗小组进行装甲集群作战(注意:步兵坦克进行主战坦克集群的作战形式,也违背了常规的装甲进攻理论)
其实,MkII马蒂尔达的早期型号便非常注重装甲的防护(注意:早期的1型马蒂尔达拥有25-65毫米的综合装甲带,远高于德军后期20-50毫米综合装甲防护基带的四号中型坦克),毕竟步兵坦克的防护装甲不仅是保护本装甲单位,还要给跟随的步兵小组提供必要的防护区域,缓冲敌对(坦克)目标的不间断火炮打击效力,从而达到步坦协同的“理想”作战状态。
同时,MkII马蒂尔达不仅拥有厚达75毫米的炮塔和车体正面装甲(注意:MkII马蒂尔达的综合防护装甲带维持在25-75毫米以内,即拥有出色的全、局域抗攻击能力),而且其炮塔外部还装备有多块附加防护装甲板(注意:增添防护装甲板,十分接近现代主战坦克在炮塔以及履带上层安置的快速反应装甲模块,两种防护装甲块的主要作用都是减轻坦克本体结构的致命破坏,提高战场的机动生存能力),提升了步兵坦克的抗饱和攻击能力,便于实现对整个装甲或者步兵区域战场的火力牵制,以此达到优势装甲集群的侧后翼围攻态势。

MkII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处于维修状态)
当然,为方便大家详细了解MkII马蒂尔达强大的装甲防护效力,我将同时期的德制三号和四号中型坦克的防护装甲厚度作为参照标准,以此完成对MkII马蒂尔达步兵坦克的装甲防护数据的补充说明。(注意:虽然德军给二号轻型坦克加装了苏制76毫米加农炮,拥有穿透MkII马蒂尔达正面装甲的能力,但并没有进行体系化的正规作战,只能是一个实验改进坦克,所以并未列入MkII马蒂尔达的参照军事单位)
德制三号中型坦克
德制四号中型坦克
从数据来看,德制三号和四号中型坦克的装甲防护效力维持在30-50毫米以内,却和MkII马蒂尔达至少存在25-45毫米的最大装甲差别量。由此,三号和四号中型坦克也十分不利于和MkII马蒂尔达展开相持作战,只能采取坦克“游击战”的快速作战形式,以此消耗MkII马蒂尔达的机动和装甲防护能力。

德制三号坦克E型
同时,三号和四号中型坦克最大承受穿甲厚度分别25毫米和45毫米(注意:这里会产生一个误区,穿甲弹的有效穿透距离并不是按照敌对目标的装甲厚度为基准,而是以其毁坏装甲区域,并造成坦克的防护系统局部或者整体瘫痪为参考标准),MkII马蒂尔达的40毫米主炮只能完全压制三号中型坦克,对峙四号中型坦克只能采取保守的战略牵制战术,进而引导“十字军”等巡洋坦克完成机动攻击。
单从防御层面来说,英军工程师还在MkII马蒂尔达内部进行了框架式结构的改造,大大提升了防护装甲的硬度,从而能够有效抵御饱和式的弹头攻击。不过,德制三号和四号中型坦克却由于单层次的防护设施而完全处于战略下风,也无法在实际战斗环境中和MkII马蒂尔达展开正面强攻的作战形式。

MkII马蒂尔达步兵坦克(模型)
不过,北非战场的德军地面部队却在战争后期将88毫米高射炮进行平射改进,以此来攻击承受穿甲厚度近65毫米的MkII马蒂尔达步兵坦克。一般情况下,高射炮的穿甲威力和打击精度都优于普通的坦克炮。所以,在北非战役的第二阶段后,MkII马蒂尔达便因为大面积的装甲受损而逐渐退出一线支援战场,并开始批量执行补给运输、兵员护送、架桥等后勤任务,并服役至二战结束。
其实,MkII马蒂尔达作为一款新型的步兵坦克,为有效承载步兵战斗小组或者掩护步兵梯队进攻,其动力优势在实际战场环境中并不算特别突出。
正如前文所说,早期的MkI A11马蒂尔达的最大(战场)机动速度也不过12.8千米/小时,改进后的MkII马蒂尔达也只最多拥有15千米/小时的(战场)机动速度。不过,只有适应步兵的常规进攻速度才能具体表现步兵支援坦克的综合装甲、机动和火力作战优势。
虽然说MkII马蒂尔达搭载了两台利兰型的直列6缸柴油发动机,但是其最大工作功率为仅为141千瓦,并拥有190匹的最大推力和24千米/小时的标准速度。(注意:德制三号和四号中型坦克的最大速度均为40千米/小时,从机动优势来说,MkII马蒂尔达显然处于不利局面,只能凭借其重装甲和强火力来转化薄弱的机动效率和最大作战周期)

英军正在吊装MkII马蒂尔达步兵坦克
没错,MkII马蒂尔达居然搭载了两台柴油引擎,但是我认为这种零时拼凑而成的动力配置往往是弊大于利。(注意:苏制T-70轻型坦克和SU-76自行火炮都采用双发动机配置)
当然,其优点无非是在一台发动机发生故障或者被击毁时,另一台发动机可以维持坦克的正常行驶状态,以此保障有生战斗力。但是,这种动力配置布局,却无疑增加了动力舱室的体积,进而造成坦克室内炮弹储备舱室以及其他空间运行受限。同时,在坦克正常工作情况下,两台同时运转的发动机在同步协调层面也会出现失误,进而造成坦克动力系统的非作战即时故障。
从个人理解来说,双发动机配置的坦克在实际作战中并未得到实际优势体现。首先,坦克不像飞机讲究所谓的续航里程,单台发动机的最大推力以及能够维持坦克进行2个小时的装甲集群或者步坦协同作战,并且一线战场后缘还有大量补给坦克进行油料、弹药的实时输送。

MkII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博物馆收藏)
所以说,坦克装备两台发动机既没有军备必要,也不符合实战需求。由此,双发动机配置的坦克在二战后的世界主流坦克科技体系内部一直都未占据主体地位!
那么,再来简要说一下MkII马蒂尔达的机动效力,按照26.5吨的自重量为基准,MkII马蒂尔达的推重比仅为7匹/吨,而德制三号中型坦克的推重比却高达12匹/吨。由此,MkII马蒂尔达步兵坦克的最远机动距离维持在180公里以内,而三号和四号中型坦克的最远作战周期却高达220公里和300公里以上。(按照300匹推进马力作为对比标准)

MkII马蒂尔达中型步兵坦克
简单来讲,MkII马蒂尔达的战斗半径是完全弱于三号乃至四号中型坦克,所以,MkII马蒂尔达的实际作战周期又会由于发动机效率的降低而大为缩小,也无法配合步兵梯队进行纵深攻击。(注意:北非战役的第二阶段后,MkII马蒂尔达便退出步兵支援战斗序列,进入辅助或者特种车辆序列持续服役)
MkII马蒂尔达作为一款中型步兵坦克,其防护装甲和打击火力都在原型车以及MkI A11版本上得到优化,以至于在实际作战环境中能够完全抑制德制三号和四号(初级)主战型坦克的多波次或者饱和攻击,但是由于机动速度的过低,进而无法升级为主战型坦克 也无法长时间进行一线的步兵支援或者补充战斗!
虽然说,MkII马蒂尔达最终还是由于防护装甲和机动效力的双重下降而逐渐演变为系列工程坦克(注意:主要发展为照明坦克、扫雷坦克、架桥坦克、喷火坦克等四种工程坦克类别),但是,它却依然参加了英军在欧洲以及北非战场的多个地面装甲战役,成为英军坦克内部当之无愧的“常青树”。
所以,MkII马蒂尔达就是一辆检验英属盟军作战进程的特种车辆,也为现代化的步坦协同作战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