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抗癌药断供是怎么回事?

  廉价抗癌药断供是怎么回事?一支不到20元的抗癌救命药“放线菌素D”,全国出现了断供。若改用国外替代药品,一支价格高达近6000元,是“放线菌素D”300倍左右,而且副作用大。许多患者家庭因陷入困局,有的甚至不得不放弃治疗。

廉价抗癌药断供是怎么回事?

  从新闻上看,此次断供的表面原因是因为唯一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由于重组而暂停生产,致全国断货。但深层次的原因却不仅仅如此。过去五年来,抗癌救命药“放线菌素D”曾多次出现供应紧张,不少地方大医院本该未雨绸缪多储备一些此类药品,而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曾生产此类药品的企业打不开销路,不得不停产。据报道,上海一家企业4年前停止生产“放线菌素D”及相关产品的原因正是“销量不好,且原料成本过高”。

  可见,在廉价抗癌药断供背后,药品供应市场的自我调节失范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这种药品的价格太低,且受众群体小,无论是医院还是药企都缺乏一种热情。特别是医院,具备充分的采购自主权。一支价格高达近6000元的抗癌药,与一支不到20元的抗癌救命药“放线菌素D”,其带给医院的回报截然不同,因此此类药品供应也就呈现出买多少卖多少的消极局面,医院缺乏存货的积极性。

  然而对于治病救人来说,这种冰冷的价值取向无疑是致命的。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供应局面经不起企业的短暂停供,抗风险的能力极差。间接后果是生产者缺乏利益驱动停止生产。廉价抗癌药“放线菌素D”从五年前的数家企业生产到硕果仅存,也就可以理解。事实上,癌症患者人口基数不小,若建立一定的药品储备机制,满足患癌群体需求,养活几家生产此类药品的企业并非难事。

  从这个意义上说,抗癌救命药断供呼吁重新审视医院的药品采购机制,警惕“宁买贵的不买合适的”现象在药品采购领域蔓延。毕竟,药价放开不意味着监管放开。在如何为患者更好地提供服务上,监督好药品采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与此同时,更应该做的还有落实《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通过更丰富的制度设计,“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减少类似廉价抗癌药断供危机发生的几率,捍卫好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为医疗市场带好头。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17 字。

转载请注明: 廉价抗癌药断供是怎么回事?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