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晚,江苏徐州一女子因孩子没把作业带回家,生气便将9岁儿子丢在派出所外,自己驾车离开。民警对家长的不当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
20日上午,徐州茅村派出所民警赵雷向北京青年报记者回忆了事件经过:16日晚9点多,值班民警突然听到接处警大厅门口一阵哇哇大哭声。民警出门发现,一男孩站在门口大哭,一女子在旁边说了句"你们不要管",很快开车离开。民警迅速将孩子带进值班室了解情况。经过一番宽慰,孩子边哭边说:"我作业忘带回家了。"孩子岳某,9岁,小学生,家住铜山区茅村镇。据其父亲介绍,孩子贪玩不按时完成作业,多次不带作业回家,孩子母亲一气之下,将其带到派出所想吓唬试试。赵雷称,在了解情况后,派出所及时联系其父母。匆忙赶到的孩子父亲连连道歉。民警对家长的不当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遇到困难时可以找警察求助,但是不能拿警察吓唬孩子"。(北京青年报见习记者 曹慧茹)
为什么亲妈一秒变后妈?亲妈秒变后妈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陪娃写作业!前段时间朋友圈突然被一个段子刷屏,据说引起了许多妈妈的共鸣!对耕耘在陪读前线妈妈来说,咆哮算什么~
网上曾流传一份“给陪读妈妈们的书单”,超火
据说长这样~
读完这些书
就能进化成完美的陪读妈妈
NO!在孩子心目中
标准版的陪读妈妈长这样——
我的妈妈像闹钟,每天早上准时叫我起床,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一次也没有迟到过。
我的妈妈像字典,当我看书遇到生字的时候,她总能立刻帮我解决掉。
我的妈妈像妈妈像显微镜,无论我犯了什么细小的错误,都逃不过她明察秋毫的眼睛。
我的妈妈像复读机,不管我是吃饭、洗脸、刷牙、写作业磨磨蹭蹭的时候,她都会立刻播放:“快点儿,快点儿!快点儿,快点儿……”
妈妈像川剧中的变脸,当我得了三好学生奖状,或者考了一百分时,她都会喜笑颜开,哈哈大笑;当我练舞蹈偷懒或者学习不用功的时候,她就会气的怒目圆睁,哇哇大叫。
……
陪读妈妈伤不起啊!
但是,对于陪读这件事,家长要不要做呢?
赞同:愿意陪读——与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去辅导班学习,因为不知道老师教得怎么样,也不知道孩子学得好不好,所以,我就跟孩子一起进去听课。”星星的妈妈如是说道,“孩子太小,老师讲的内容,我担心孩子一时‘消化’不完。我和孩子一起听课,回家后也好给孩子辅导老师讲的内容。”
小影的爸爸也谈到:“不知道陪读是不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教育模式,但我知道陪读有利于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有利于督促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有利于自己和孩子多沟通,增强感情,还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想到这些好处,我就更愿意挤出时间陪读,陪孩子一起学习。”
反对:不愿陪读——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性。
学习是孩子的一种主动行为。家长陪读的本意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安心地学习,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但是他们的这种做法,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陪读的行为或许能解决孩子一时的困难,却限制了孩子的发展,阻碍了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当他们需要自己生活,需要自己去面对困难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是好。
平时孩子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们帮助解答,但不包办代替。
如何才能让陪读不变味儿呢?
如何让陪读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呢?
如何让陪读成为锦上添花的辅助,而不是必不可少的拐杖呢?
专家提醒家长要注意陪读的方式、方法
“中国式陪读”是把双刃剑,但明显弊大于利。影响了家长的事业和正常生活不说,就连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初衷恐怕也难以实现。一些教育专家经 过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陪读孩子发生心理问题几率远远大于正常孩子,尤其是过度依赖性陪读可能会给孩子健康成长带来诸多不良的心理阴影。
有些孩子由于有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坚持不懈的督促,成绩会有所上升;也有一些孩子并不希望家长陪读,他们觉得家长陪读,自己会有压力,没有个人空间。过度的压力有时会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畏惧和厌烦的心理,从而导致成绩下滑,因此,家长要注意陪读的方式、方法。
如果家长过度陪读,不但不能发挥良好的“家校”合力,还容易降低孩子的自我检查甄别能力,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造成学习的被动性。
另外,如果教师长期依赖家长陪读,容易造成对自身工作的懈怠,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全面、整体地把握。
面对林林总总的“中国式陪读”,作为家长首要的是作出冷静的思考、科学的抉择,而不是盲目跟风、攀比从众。
(2017-10-17)
上一秒叫人家小甜甜,一秒就叫人家牛夫人……说的是男人劈腿。上一秒亲妈,下一秒后妈……说的是陪娃作业的麻麻们。今天华丽丽滴被一张漫画刷屏了,麻麻,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让亲妈变后妈
只需要做一件事
那就是陪孩子写作业
这些可爱又可气的熊孩子
总有一百种方式让你欲哭无泪
时而这道题不会
时而这里小马虎
时而这里粗心大意
时而上课没听懂
妈妈瞬间进入更年期!
啥?
爸爸很淡定?
那就让爸爸来陪个作业!
各种无理取闹
各种绞尽脑汁
各种拖延磨蹭
……
用不了多久就得巴掌与拳头起飞
孩子妈,我公司还有事,你来陪吧!
落荒而逃
上一秒亲妈
下一秒后妈
说的是陪娃作业的麻麻们
但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不是一个人在吼叫
想到其他麻麻们都这样
看到这里表示感同身受的家长们,
下面这段话
也许要打击你了
不要盯着孩子写作业!
设想一下,你开车的时候,坐在副驾驶的人一刻不停地帮你操心:“并线并线”,“打灯啊,你怎么又忘了”,“超车,超过它,哎真笨!”
时间一长,你会不会有扭头冲他喊“闭嘴”的冲动?
正在写作业的孩子,就和正在开车的你一样。
如果你每天盯着孩子写作业,一旦发现有问题,你一边帮孩子涂擦,一遍不停地说:
“这一横写短点”
“这字写歪了”
“用橡皮檫别那么大劲”
“又做错了,你怎么不想清楚再写呢”……
这种看起来好像很负责的做法,其实是对孩子注意力的干扰。孩子的内心崩溃程度,不会比你低,只是他可能不敢吭声。
小编的一位学渣朋友讲过
小时候父母这样陪
他写作业时
想的只有一件事
父母什么时候会离开???
不盯着写,不代表不重视。在孩子养成独立的学习习惯之前,父母陪写作业是必要的,但怎么陪有技巧。
多位学霸朋友
以及他们的父母说
有关陪孩子写作业,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这样的
做作业前有三问
孩子放学后,和他聊几分钟,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今天各科作业的量有多少?你估计多长时间能做完?
2、今天有没有觉得特别难的作业?
3、今天计划先从哪一科开始做,为什么?
三个问题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梳理清楚今天的总作业量,并有一个简单的规划。
低年级的孩子可能还不能顺利回答,没关系,家长可以按照这三个环节,帮他梳理,并根据作业量给孩子限定一个时间,比如30分钟,1个小时。
这样的好处是,等时间久了,孩子自己就会估算出完成作业的时间,并做好规划。
做作业中不打扰
问清楚了,就让孩子自己写作业,家长不要轻意打扰孩子。
杨绛先生提起对女儿钱瑗的教育说到:“我们对女儿钱瑗,也从不训示。她见我和钟书嗜读,也猴儿学人,照模照样拿本书来读,居然渐渐入道。
学习杨绛先生的方法,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在旁边安静地看书、工作,或者轻手轻脚地做自己的事,那种宁静的氛围,可以帮助孩子静下心来。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些分神,可以提醒一两声:“已经15分钟了,加油哦。”
如果提醒也不管用,可以走到孩子身边,摸摸他的头,问“是不是遇到了难题做不下去了,要不要爸爸(妈妈)帮你一下?”
这样的目的是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
通常情况下,孩子会说没有难题,这时父母要表现出一种平静的神情:“相信你很快会做完的,妈妈(爸爸)等着你好吗?”
这种方法,实际上首先中止了孩子的拖拉行为,然后让孩子明白:父母在关注他,希望他快一点完成作业。
检查作业很重要
检查时发现有错,不要指出具体错误的地方,而是说出大体范围,比如:
“做得不错,但这个题有些不对,你再看看”
在有问题的地方画上一个小圆圈,让孩子自己找出不正确的地方改正
等孩子找出来了,及时称赞和鼓励,然后接着和他讨论为什么会出错,是概念没理解,还是省略了必要的步骤,等等。
如果孩子实在找不出来,再给予指导。
如何指导孩子做习题
孩子反复检查也没找出错误的习题,或者孩子只能留下一片空白的习题,就是孩子的薄弱环节。父母就要作出相应的辅导和点拨了,在辅导、点拨时要讲究技巧:
1、让孩子反复读题
许多题目不难,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阅读原题,只看了一遍感到不会做,很难,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
如果父母在检查作业后,立即告诉孩子如何做,甚至将算式列好,就会让孩子养成遇到问题不思考、依赖他人解决的坏习惯。
正确的方法是:“妈妈(爸爸)相信你,只要多读几遍原题,你会做出来的。”
当孩子做出来以后,父母要高兴地称赞:“我说过吧,仔细读题就会做了。”这时孩子也一定会高兴起来。
不会做的题,父母不轻易告诉他,这种鼓励式的读题法能够“逼”出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获得自信。
2、用例题作辅导
对于孩子经过思考也没做出的题目,父母也不要直接告诉他原题的解法,最好是根据原题编一个相似的例题,与孩子一起分析、讨论,弄懂弄通例题,再让孩子去做原题。
一般弄懂了例题,孩子多半会做原题,如果仍不会做原题,那么要再回到例题的讨论与计算上。
经过几个来回,只要父母耐心引导,孩子一定会做原题的。
这种做法虽然父母要麻烦一些,但能够训练孩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否则,孩子总是就题解题的被动思维定式中,很难建立学习的思维迁移模式。
3、只讲关键点
对于有些难题,父母一时也编不好例题,那么,可以就这个原题分析它的关键点在哪里,找到什么条件就好解题了,让孩子根据父母的提示去思考、列式计算。
总之,就是最好不要把算式直接列出来,也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尽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TQ9JakiEL1Uzcb25tjNRmg
(2017-10-13)
最近一条新闻震惊了柚子优培的小编!
福建的一位妈妈,给9岁的女儿剃了光头!!
原因竟然是孩子不爱刷牙,忘记记作业,爱闹腾
一个9岁的小女孩,也已经有爱美的心了。
在这个年纪,被亲妈剃了光头,还被发到朋友圈示众,我不知道这个女孩子是什么心情。
几年前,日本一偶像团体成员因违反组合条例私下谈恋爱,被领导要求剃光头谢罪
一个女性被逼剃光头无疑是很大的羞辱,而从那位妈妈的朋友圈看出来,她也是气的不行,围观的吃瓜群众有的表示理解,有的表示也太气了,气这个妈妈如此偏执暴虐。
柚子优培小编不禁想问问,你剃了她头发你就开心了吗?
孩子会因为被剃了头而写作业?不偷懒?不闹腾吗?
不会!那剃头的意义何在?
不仅毫无改变,孩子很有可能做出更加极端的事情来反抗!
试想,如果是你因为不乖被剃了光头,你会选择乖乖听话,还是自暴自弃继续闹得更凶?
这样的结果,我认为:是典型的双输!
有多少父母,以爱为名,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
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我权利处置他的一切!
心理咨询专家也表示这个妈妈就是一个偏执狂,做事极端,不懂得尊重别人:“通过剥夺别人的身份认同,来进行惩罚。”这样的教育不仅达不到目的,孩子长大后也很难与人交往,性格孤僻,自我认同感很低,敏感,攻击性强,和家人的关系也会处理的很糟糕。
想改变孩子,请先改变自己
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想想真是太可怕了。
任何职业,都需要经过培训,有经验,才能上岗。
只有父母,一夜之间就上任了了,不需要任何培训。
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是最需要“考证”的一个职业,父母做的好与坏,不会有人去指责去纠正,孩子只能无条件接受,服从
只因为,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爸爸妈妈不会害你的
因为他,只有你,你就是他的全世界。
当孩子一而再三而三的挑战你底线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是不是自己做了什么让孩子想挑战你,你教育方法是否妥当,有没有什么需要改变的?
人都有反叛心理的,你不让我做,我偏要做。对于一个十分反叛的孩子来说,你的强制只会让他更加远离你。
我的一个朋友也是一个急性子,女儿的作业稍微有点不工整,直接撕掉,重新写。后来女儿的字是非常工整干净了,但心却和妈妈不再一起了。学校里的事情从来不和妈妈诉说,用妈妈的话说是“嘴特别硬”
这样的得与失不知是好还是坏?
做好情绪管理,才能管控好自己的人生
不管是不是做父母,情绪管理是作为一个人必须要做到的事。
我们都知道,不要带着情绪做任何决定,那为什么想不到,不要带着情绪教育孩子呢?
有时候明明是很小的一个错误,你却要对着孩子大吼大叫,面目狰狞,而最可怕的是,你根本没有意识到。
大喊大叫效果未必好,在孩子做错,你想生气的时候,适当给孩子留白效果可能会更好,特别是当孩子意识到错误时,适当地给孩子台阶,孩子会给你出乎意料的好!
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针锋相对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和源头!
“柚子优培”邀您关注更多精彩的教育资讯与育儿知识
(2017-09-30)
“什么关系”桥段引爆朋友圈,陪读妈妈纷纷吐槽辛酸史。二师兄图,下同。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熊芳雨9月25日报道:这两天,一则妈妈吼孩子作业的段子刷爆朋友圈,也由此引发了陪读妈妈们的集体大吐槽。秉承着“一陪成学霸,不陪成学渣”的原则,家长们纷纷对孩子进行360度全方位无死角一对一的VIP辅导,可是孩子不自觉、做功课动作慢、思想不集中,而妈妈们“好好说话”根本没用,讲话一般靠“吼”,爸爸都是“打手”,这成为很多家有学生娃家庭晚饭后的常态。
层层考试、处处选拔,孩子一直处在激烈竞争中,求学求知过程变成一个痛苦的训练过程。哪家孩子最“熊”?谁家妈最有手腕?说话靠“吼”到底是不是有病?这些都成为鸡血妈妈们最日常的话题。
周年妇女的周末。
“吼妈”背后都有一个“熊孩子”
“80后的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看7点档的电视剧,念书的时候,吃完晚饭,假装上个厕所喝口水,就得挪到书桌前做功课,心想,等我长大了,每天都要看7点档电视剧!现在我长大了,每天7点档,我还是在书桌前……”这是一位80后陪读妈妈的心酸故事,而着也是所有陪读家长最普通的生活写照,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家就是坐在书桌前,而坐在书桌前,很少有人能做到不吼孩子。
“妈妈陪着完成作业”乃至“陪做”作业已经成了业内公开的秘密。本来老师在学校上课、布置批改作业以及言传身教,但现今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会直接发到妈妈手机;辅导书的每页末尾都有一个“妈妈评分”的栏目,于是检查作业这种本来应该由老师所做的事情就被分担到了家长身上。
说到陪读,家有“小升初”男娃,菜菜妈一脸无奈:“以前我家孩子把闲书放在作业本下面,我一靠近就马上切换‘页面’,还以为我不知道!我跟他说,你用的这些小聪明你妈以前都用过,别想骗我!现在为了不让他再耍小花样,做功课我必须在旁边看着,不然,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在学校是班主任,回家变吼妈的网友雪岩说,白天在学校吼不够,晚上对着自己孩子还得吼,“一开吼,整栋楼的声控灯都会亮。”“好好说话?怎么好好说?好好说没有用,必须吼!吼一下管用5分钟,然后接着吼!”陪读妈滴滴说,“坐姿不好,莫名走神,小动作不断,有时吼还没用,必须靠打!我累了,还要换他爸上!”
虽说吼吼只是张张嘴的事,但不少吼妈明显感觉后多了身体吃不消。陪读妈小绿说,前几年吼一小不带喘,现在老了,吼一吼就要嚼西洋参。陪读妈欣欣说,自己吼娃后吼出内分泌失调,“要是气到发抖,那个月姨妈都不来了,我的寿命取决于我闺女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
亲妈才会吼,后妈才不管学习!虽然”自得其乐“,但在别人眼里,吼妈都是”有病“。陪读妈江女士说:“现在我成了全家人眼里的神经病,成为全家的公敌,我正在努力培养‘猪队友’,希望家里能有两个神经病!”陪读欧弟妈说,自己因为经常吼孩子,甚至被邻居贴了红笔书写的大字报,称干扰到对面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她自嘲说,“现在做作业时我都先把门窗关好,可别到时别人治好了,我自己得了病!”
妈妈不好当,在陪读中老去。
“吼妈”有病?医生说要小心
“吼妈”到底是不是真有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申远发现,自己的病人中有不少焦虑的家长,有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就诊,但自己的焦虑情绪明显比孩子更严重。“焦虑的表现就是发脾气,当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时,就会用激烈的手段去表达。”申远说,“打骂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幼年时常常遭父母的打骂,孩子成年后多出现压抑型人格,会一味顺从家长,且往往不懂得如何表达负面情绪,只会用暴躁和激烈的办法去对抗。”
事实上,家长通过吼叫、打骂是无法把不听话的孩子转变成听话的孩子,也不可能让孩子因此就达到自己的预期。“每一个孩子的生长规律都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开窍就是比较晚。天性内向敏感的孩子往往抗压能力较低,且总体来说男孩子会更脆弱一些。”申远说。
不过,虽身为“吼妈”,但妈妈们其实并不愿意吼,常常吼完孩子就后悔自责,但孩子一犯错,妈妈们就又无法控制自己。据媒体报道,今年有一些家长们自发组成“戒吼”群,相互鼓励和孩子好好说话,结果30天里,百余参与者无一人成功。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戒吼”的初衷是正确的,吼是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表现,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应该平等。“吼”不能解决问题,而是要引入教育、心理专家进行专业的指导。
申远主任说,对于“戒吼”这件事,最重要的是家长要调整好认知,接受一个暂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不完美的孩子,并且要思考如何帮助孩子来转变行为习惯。当然,她同时提醒说,如果家长发现自己已经发展到无法“好好说话”,见到孩子就会出现暴躁情绪并打骂不断的话,可能就真的就需要向专业人士求助了。
当妈是一种修行。
“牛蛙”妈妈是怎样练成的?
每天白天上班保存体力,因为下班才是一天的开始。对于陪读家长们来说,常常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字写得特别好!”“别人家的孩子都会自己认真写作业,一看就是优等生,不需要爸妈操心的样子。”“别人家的孩子竞赛又拿奖了,真是聪明得不得了!”“别人家的孩子又是班干部,又是课代表,考试从来没下过前十名!”……
为何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优秀?迪迪的儿子就读于爱菊小学,成绩从来没游离出前十,每次周末迪迪单位聚会聚餐,她都会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十来岁的男孩,说话柔声细语温文尔雅,上厕所都会主动向妈妈报告,绝不乱跑,是别人眼中典型模范生。那么,迪迪妈究竟怎么教儿子?
“我教文科,他爸爸教理科,办法就是:吼!骂!打!”没有听错,她家的教育办法就是“吼!骂!打!”“每天做功课看我吼累累,他爸就会主动来换我接着吼,没两句就能听到‘啪啪’声,应该是打上了。”如果孩子不认真做功课,还不准吃饭。迪迪说,自己不做饭也会盯着儿子,直到他做完所有的功课。“有时候一个周末的作业,认真做不开小差,半天就能完成。”迪迪说,“不给吃饭虽然有点虐但效果极佳,儿子‘心大’,有时我来不及做饭要点外卖,他还高兴得不得了,吵着要吃披萨,囧……”
都说陪读民办小学的孩子累,公办学校陪读妈笑了。明珠小学的沈妈每周带娃补课三天,各种学科轮番轰炸斗智斗勇。男孩子调皮,爱玩,总是静不下心来,身为护士的沈妈忍无可忍,终于动用酷刑:用针头扎了孩子!从不舍得打的沈爸震惊了有木有!吓坏了有木有!莫非自己娶了“容嬷嬷”转世?但看到孩子从此尊老爱幼,说一不二,觉得这几针扎得实在值!
不过,如果不是专业人士,这一招劝大家不!要!学!习!
姚妈的儿子今年上了华育中学。天哪!是华育!全国前十中学的上海中学所属的初级中学!历年中考成绩稳居全市第一!市重点率99%!就是上了这所学校!姚妈怎么陪读?看电视?玩手机?想得美吧?除了吃饭就必须坐书桌前,娃不睡觉妈妈没资格睡,每天都要奋战到十一、二点。并且,人家孩子才读预备班!
男孩调皮好动,女孩能不能乖一点?露妈家的闺女,写功课时一不留神就整个人蹲在椅子上,老农民模样百分百。玉妈家楼下的模范生女孩,年年三好,可玉爸明明每晚在阳台抽烟都能听见人家家里的打骂声和抽泣声。
看到了吗?“牛蛙”家啥情况?是不是一把心酸泪?
“陪读”勿走进误区
华师大教育学系教授吴遵民说,陪读是当前中国大部分有孩子家庭的现状,非常真实,让人揪心。家长在孩子学习成长中确实需要助力,但那应该是积极引导的力。“教育是一个慢过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人的成长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如今应试教育的硝烟却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蔓延。许多妈妈都是那么急切地希望孩子样样都好,而如此结果则往往事与愿违,因为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会把孩子逼到倦怠与恐惧的边缘。”
“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本来就是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从茫然无知到逐渐产生兴趣的过程。一开始有些不熟练乃至茫然,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如此紧张。有的妈妈特别在意孩子的写字,固然养成从左到右、横平竖直的习惯十分重要,但练字也需要过程,尤其需要孩子的领悟。许多家长恨不得一蹴而就,稍有不好就大加训斥,这样的结果一定是事倍功半。”
记住了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美好的东西,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201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