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期间,西南大学紧跟时尚潮流,推出共享宿舍,每日25元首批50间,目前供不需求。
“共享宿舍”的设计方案由本校学生完成,将宿舍现有风格与苗族文化相融合,一间“共享宿舍”从方案 设计到施工需花费2000元左右,由组织方提供。对于以往暑假人去楼空的现象,此举为外来需要实习的学生和背包客提供帮助。
除宿舍外,入住“共享宿舍”的学生还可以免费使用图书馆、食堂等资源,所得收入部分作为暑期学生的勤工俭学费。有部分入住的同学表示,“共享宿舍”条件很好,具有独立卫浴,类似青年旅社,但比青年旅社便宜很多。
专家表示,“共享宿舍”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低廉,但是想进一步扩大的话卫生和安保是问题。对于符合开放条件的大学,应有系统性的鼓励政策,这有助于“共享宿舍”的稳定发展。
本文编辑:林傲然
关注泡泡网,畅享科技生活。
近两日,一组“郑州大学图书馆考研一族占座忙”的图片刷爆网络,图片中,备考学生们或占座成功,奋笔疾书;或席地而坐,埋头苦读。
酷暑时节,与天气一同保持高温的还有考研。如此考研热为哪般?走访中,大河报记者发现,起早贪黑,有人考研为“刷学历”,有人考研只因“跟风”。
现场
“考研一族”占领图书馆
暑假里,本应空荡荡的大学校园,因“考研一族”的存在而变得热闹。
7月28日早上7时,郑州大学图书馆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大学生,有的独自吃着早点,有的三五成群聊着天,打发着等待图书馆开放的无聊时间。8时,偌大的图书馆已座无虚席,不时有学生走动,图书馆内安静得只能听见“沙沙”的书写声。
记者注意到,不少来晚的备考学生并没有选择离去,有的席地而坐,以椅为桌;有的倚墙而立,默念书本。楼道内,还有几位学生正在轻声背着笔记。
“放假我原本打算回家复习,回家一个星期后发现自控能力实在太差了,根本学不进去,就又回学校上自习了。”郑州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大四学生胡书琛正在备考,她的考研目标是西安交通大学。
她告诉记者,暑假里,图书馆每天都是如此,从天蒙蒙亮学至深夜的学生有很多。“他们大多一天都在,中午吃完饭就回到图书馆,趴在桌子上休息一小会儿。”
和胡书琛一样,杨晓祎也是“占座大军”中的一员。“想要占到图书馆的座位,早上6点就得起床洗漱,赶到图书馆去,不然这一天就只能坐地板了。”她说,暑假里留校复习的人很多,同班同学就有21人选择了留校,大家好像都默认了“想要复习好就得留校”这个说法,所以图书馆的座位很紧俏。
走访
有人为深造,有人为“刷学历”
考研热高烧不退,大学生们又是为何选择考研呢?大河报记者走访发现,关于原因,考生答案各有不同。
不少考生表示,考研就是想要更进一步深造,让自己的学识体系更完善。河南大学经济学大四学生何云尧就是其中一位,在她看来,进入厦门大学深造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选择考研,仅仅是出于爱好,我喜欢这个专业,想更进一步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对于未来,她很坚定,如果考上了研究生,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而和何云尧不同,河南某高校大四学生陈兴则坦言:“考研是为了拿到学历这个敲门砖。”他告诉记者,之前跟着学长跑过招聘,但凡好一些的用人单位基本都要求研究生学历,有的单位还要求是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没办法,如果你没有学历,就失去了敲门砖,只得硬着头皮逼自己去考研,拿到学历,你才能获得准入资格。”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备考学生并不知道自己为何考研,而选择考研的理由仅仅是“听说工作不好找,看大家都考研,我也考考试试。”王宇就是其中一位。“我们班一共37人,有25人选择了考研,所以我也就跟着考了。”
探因
企业高学历情结、高薪酬待遇催生考研热
记者走访发现,用人单位对于“高学历”的另眼相待,正是大学生“刷学历”的原因所在。
“想要进入大学当辅导员,近年来的普遍要求是硕士毕业。”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教授告诉记者,现在招聘岗位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不少高校辅导员应聘的学历要求也从硕士升级成了博士。他也坦言,这两年,研究生扩招后,获得硕士学历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将来门槛可能会更高。
此外,记者注意到,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对于“高学历”也有要求。河南大学大四学生王文光告诉记者:“我没想考研,但复习考公务员的时候发现,今年要求研究生学历的岗位变多了,不少心仪的岗位都没法报考。”他告诉记者,今年他报名参加了江苏省考,其中,要求研究生学历的岗位至少占到一半,留给他选择的岗位中专业对口的更是少之又少。
此外,郑州某事业单位负责人力资源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学历不同,初始入职工资也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单位研究生入职基本工资定级标准为2800元,而本科生仅为2200元。”
建议
考研不应存功利色彩,学历教育应纯粹
对此,国家二级人力资源师杨滨说:“目前,每年千万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企业总是对高学历另眼相待,这些因素都为 考研热 添柴加火。”
杨滨说,对于不少大学生而言,考研仅仅成为敲门砖,并不注重背后能力的提升。“当你敲开了门,发现跟不上节奏,也势必会被企业所淘汰。敲门砖只能帮你敲开门,而真正帮你站稳脚跟的仍然是个人能力和素质。”
河南大学社会学一位教授表示,如果用人单位把学历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门槛,大学生势必会选择为了学历而考研,那么,对于研究生学历的需求就会进入恶性循环,而考研不应该存在如此的功利色彩。
“学历层次永远不能等同于能力,取得高学历不代表这个人具备职场竞争力。”他表示,学历教育应该纯粹,学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将考研纳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根据个人兴趣、能力来选择。
此外,他也坦言,对于这种现象,高校教育也有责任。“不少高校专业设置并不合理,人才培养规划与社会需求有些脱节,这样也不利于提高培养质量。”他建议,高校应更加关注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避免盲目考研,而应根据个人职业生涯的需求理性选择。
(2017-07-31)
文/仇政凯
大学作为治学之地,其中的图书馆是学问之所。自创立之初,二者便拥有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图书馆由于其独特的身份地位,往往会成为一所大学的具体代表。正因如此,几乎所有的大学都会在图书馆的建设上殚精竭虑。上海作为中国教育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自然拥有众多匠心独运的图书馆。
复旦图书馆:借出的书堆起来可赶珠峰
复旦大学图书馆是中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馆,是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的两个全国中心馆之一。截至2014年底,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源约500余万册。特色馆藏包括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外文图书、复旦人著作以及各类专题赠书。
根据复旦大学图书馆2015年度阅读数据统计。该年内,师生共借阅图书达426058册,若垒起来,能近8586米,恰是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的海拔。在馆际间搬运书籍的图书馆小哥累计有148天奔波于路上,走过6364公里,相当于走过了一整条长江的长度。
而年度受推崇榜单则按照文科、理科、医科、非专业书籍及电子期刊的分类方法回答了“复旦师生都在读什么”这一问题,每个分类下借阅量第一的图书分别是《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微积分学教程》、《人体解剖彩色图谱》、《心理学与生活》和《自然》。
上交图书馆:理学工匠的文史情怀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是国际图联(IFLA)成员馆。在交通、材料、机电、能源、信息、管理及农业等学科领域形成馆藏文献特色。总面积约为6.63万平米,阅览座位约6324席。馆藏纸质文献367万册。
根据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读者阅读状况分析报告,全校师生最爱借阅的人文社科类纸本图书依次为文学类、经济类和历史、地理类;最爱借阅的自然科学类纸本图书依次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类、数理科学与化学类和电子与通信技术类。
从图书被借阅次数来看,《明朝那些事儿》以415次借阅量蝉联借阅榜第一。《罗马人的故事》(被借112次)、《人类简史》(被预约90次)等历史读物位列前茅,可见交大师生对历史读物的喜爱。
同济图书馆:独特结构彰显建筑成就
同济大学图书馆建立于1934年。经过多次的搬迁与重建,至1990年建成的图书馆(总馆),面积22225平方米。同济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量。印刷型资源有图书317万多册。
2017年4月22日,上图杯阅读马拉松春季赛”在同济大学图书馆闻学堂开赛。共有1200名选手参加了这项耗时6个小时的比赛。选手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然后在图书馆静坐阅读,最后再通过一份在线试卷来检验自己的阅读成果。测试结果包括阅读时间、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的评分,同时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即时总排名。赛后很多同学都发表感言, 称自己的阅读经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图书馆还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它那独特的外形。“细瘦的腰部”让很多第一次看到它的人,都为之惊叹,不得不佩服建设方的大胆。这也是同济大学向外界展示其高超建筑水平的一大代表作。
上外图书馆:语言修习的“国会大厦”
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建于1950年2月,总面积约为2.3万平方米。本馆馆藏图书约90万册,中外文报刊2000余种。英、俄、德、法、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的原版图书资料较为丰富,另外还收藏有葡、意、希腊、印尼、荷兰、瑞典、乌克兰、希伯来等语种的图书。在英语语言文学方面藏书丰富,享誉国内。
图书馆的建筑风格一直都饱受社会业界的赞誉,也是作为松江大学城的著名景点之一。仿国会大厦式的结构,十分符合本校西方文化的教学底蕴。
16年上半年时,上外图书馆借鉴了国外高校的经验,许诺今后如果条件允许,图书馆或将建立一个没有WiFi、且屏蔽手机信号的自习室。如果建成,这将是国内首个无信号自习室。该新闻报道以后,引发了校内校外的大量讨论。
华东政法图书馆:东方哈佛后的法学明珠
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建筑主要由长宁校区和松江校区两部分组成。长宁校区图书馆由主楼、红楼及附楼组成,面积约为5614平方米。
红楼为原被誉为东方哈佛的圣约翰大学图书馆,奠基于1915年。大楼秉承原圣约翰大学清水墙、红砖瓦的建筑风格,于2004年建成,建筑面积达24013平方米,图书馆使用其中的16477平方米。大楼以钟楼为标志,整个建筑外形端庄、伟岸,气势磅礴。
华东政法大学作为国内政法教育界的佼佼者,其校园文化也时刻凸显着法学气息。图书馆大门门口伫立着两位古希腊的法学界先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现有印刷型图书 170 余万册,中外文报刊 1564 种,电子书 46 余万册。馆内收藏的中外法学类图书品种、数量较为齐全,是华东地区法学类图书收藏最多的图书馆。
不同的社会历史因素促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图书馆,也使之形成了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学术风景。对于高校学子来说,享有得天独厚的学术获取优势,在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上所能获取的点滴知识,将为社会前进累积动力。
(2017-07-27)
今天是2017年7月17日,星期一,农历六月廿四,多云转晴,25~37℃,空气质量59,良。
▼▼▼
西安,周秦汉唐文化的发源地,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曾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如今,西安的发展定位也很“高大上”,即国际化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西部最佳城市,令人鼓舞振奋。西安人说起西安,往往会自豪的吹一吹西安的优势:文化、高校、军工、科教、人才、区位等。
而说到西安的高校资源,的确不一般,作为西部城市却稳居全国前列。然而现实的悖论在于,西安的高校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推进西安快速发展的动力,毕业生留不住,科技成果转化难,校企合作不够紧密。还有特别要强调的一点,高校的科教资源,尤其是图书资源仅为学校专用,并没有直接服务于社会公众,没有充分开发其价值和潜力。
近些年来,西安的高校发展迅猛,新校区纷纷建立,高校图书馆高端大气,馆藏量不断提升。据不完全统计,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9540平方米,阅览座位3518席,至少藏书403万册,年进新书11万册/2.8万种;西工大图书馆,总面积约21000平方米,藏书260.64万余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面积总计2.06万平方米,截止2014年,该校图书馆馆藏文献614万册,其中仅纸质文献就有约234万册;西北大学图书馆总面积 25054 平方米,累计纸质藏书至少有266.67 万册;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总面积46005平方米,截止2015年4月共有纸本藏书353万册。其余数十所大学,各有藏书百万余册。整个西安属地的高校藏书数量之大,让人艳羡。
大学毕业后,我很想念昔日在校园图书馆的美好时光,也想时常给自己充充电,结果被告知学校图书概不对外,心中颇感失落。后来又去陕西省图书馆、西安市图书馆看书,一是觉得人太多,太拥挤;二是书的数量和种类还是偏少,跟大一点的高校都有差距。县区一级的图书馆更是简陋,有的甚至还不如大一点的书店,大概叫“图书室”更为贴切。即使条件如此,市民看书的热情依然高涨,每逢节假日,所有能够看书的地方都是爆满。君不见汉唐、万邦等书店,看书的人黑压压一大片,或坐、或卧、或靠、或蜷、或蹲,让人唏嘘。
据陕西省图书馆的内部人士介绍,在2009年之前,陕西省图书馆有1600多个座位,平均一天的读者流量在3000~5000人次。后来,对馆内进行全面改造,增加了400多个座位。2009年8月份开始,实行全面免费开放,那时候平均每天接待的读者就已经达到了7000人以上,最多一天接纳读者17000多人。西安图书馆的情况跟省图类似。
一边是西安的公共图书馆已经接近饱和。另一边却是,根据当当发布的《2015当当中国图书消费报告》显示,西安人爱读书的程度,居全国第八。
为解决这个供需矛盾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公共文化资金的投入,增加图书文化场馆和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其实也可以挖掘现有的资源,尤其是高校的图书资源。而且,国内的很多城市已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据媒体报道,在北京,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至少15所大学图书馆已经向市民有序开放;在重庆,以重庆大学为首的6所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市民可凭身份证办理借阅;在成都,以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为代表的11所高校图书馆向市民开放;在武汉,以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为代表的近10所大学图书馆向市民开放;在大连,以东北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为代表的10所大学图书馆向市民开放;在南京,以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为代表的4所大学图书馆也已对外开放。此外,合肥、宁波、厦门包括葫芦岛等城市,都已开始尝试大学图书馆对外开放。
客观来讲,随着国家政策的有力引导,西安部分高校资源已经逐步对外,如西安交大、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所属博物馆已经向市民开放,为市民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受到了社会好评。但是涉及到大学图书馆的开放,西安的高校却考虑过多,迟迟不见行动,让市民只能远观着优质的图书资源却不能有效利用。
高校迟迟下不了决心开放图书馆,其疑虑不外以下几点:一是担心挤占师生资源,影响教学科研;二是担心外来人员流入,影响校园秩序和安全;三是对外开放加大员工工作量,加快图书损耗等。诚然,这些问题客观存在,也不容忽视。但俗话讲: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从内心深处不愿推动一件事,那么会有无数理由和借口;如果要下定决心干一件事情,那么只需要一个理由,那就是承担高校的社会责任,推动高校资源有序开放,服务市民需求、服务地方发展。
高校不能忘了,大学的经费来自国家,来自纳税人,所有的公民都有义务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也有权利享有国家的公共产品。大学的很多资源本质上讲,就是服务于公众的公共产品,包括图书馆、体育场馆、标本馆、博物馆、展览馆等,于情于理应该服务于全体公民。逐步开放图书馆等资源,不仅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高校拉近与公民距离,提升自身形象的好事。
至于开放图书馆带来的问题,其实早有经验可以借鉴。关于可能挤占资源的问题,可以只开放部分不涉及教学科研的公共书目,并将开放时间放在周末及寒暑假期间;关于可能带来秩序和安全隐患的问题,可以要求携带相关证件加强管理、多设监控设备来解决;关于加大员工工作量及加快损耗等,可以从经济上予以相应补偿并及时采购新书等。
总而言之,因开放图书馆带来的问题不是不能解决,而是缺乏认真的思考,合理的安排。能否开放图书馆的关键也在于高校的决策者们是否敢于尝试,勇于行动。
如今大西安建设的口号深入人心,追赶超越的目标令人期待,如果西安的高校在参与公共文化建设领域也能向其他城市,尤其发达地区看齐,有序开放优质的图书资源,让市民更好地分享大学发展进步的成果,让生活在这座有“文化”的古都的人们,吃到更好的“文化饭”。
来源: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208坊
5位知名大学校长推荐书单
1.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然 推荐 :岳南《南渡北归》三部曲 ;蒋梦麟《西潮》;杰里米·里夫金《零边际成本社会》。
2.四川大学校谢和平 推荐: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颜氏家训》。
3.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 推荐: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4.南京大学校长陈骏 推荐: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5.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 推荐: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新闻茶点
1、陕西省高考一本网上录取开始,计划招生45804名,其中文史类7234名,理工类38570名。
2、陕西实施商车二次费改,车险最低可至3.825折。
3、西安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项目于昨正式启动。
4、近日,榆横至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陕西段完成建设施工,成为陕西省新的出陕能源大通道。
5、今起,铁路部门将在西安北站等全国27个高铁站,推出动车组列车互联网订餐服务。
(2017-07-17)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如何实施创新思维,促进图书馆的建设、服务与发展?7月4日,2017云南省第八届中美图书馆实务论坛在昆明医科大学举行。来自40多所高校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共同探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建设、服务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交流创新思想及创新发展经验。
据介绍,此次论坛由云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与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共同主办,昆明医科大学承办。论坛邀请了6位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专家、4位国内高校图书馆专家及1位台湾图书情报界学者做主题报告,并从大会收取的160余篇论文中评选出8位作者做优秀论文交流。
本届论坛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创新思维”为主题,包括“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实践”、“信息素养教育新进展”、“科研数据管理与学科服务”和“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与技术”四个分主题。与会专家学者们将通过交流讨论,探究图书馆未来发展与走向,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弘扬图书馆文化,努力建设新时代的图书馆,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文献信息保障和学科知识服务。
据了解,2006年以来,中美图书馆实务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对云南省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成为了云南省高校图书馆界了解国内外图书馆发展状况、获得新信息和新技术的重要渠道。(完)(刘志阳)
(201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