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讲座上说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在家中备受宠爱,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即使小男孩的脾气很差,只要没有达到他的要求,就发脾气,甚至对大人都会动手打人。
但是家里面的长辈都觉得小孩子有脾气控制不了是正常的,年纪大了就会好起来,就没有多加管教,任其发展。结果等小男孩长大之后脾气越来越差,而且还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家里面根本就管不住。
这个故事被李玫瑾教授总结为:儿童时期性格塑造失败的结果。
有句老话是3岁看大,9岁看老。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很多人的性格都是幼儿时期就养成的,养成了之后再改就非常难了。
所以李玫瑾教授直接说道,如果孩子身上出现了4个行为,那么作为家长该打打,该骂骂,让孩子能尽早地改正。
那么是哪四种行为这么可怕呢?
第一种:使用暴力
对于孩子很多家长都天然地失去了防备心,即使看到孩子随便的对他人使用暴力,都会觉得这是正常的。但是其实孩子会使用暴力,越小越是不正常的。
不管是什么年龄的人,在使用暴力的时候都是在发泄。但是一般孩子使用暴力来发泄情绪的时候,是经过学习的。
所以在知道自己孩子有会使用暴力发泄情绪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引导孩子不要使用暴力,用正常的发泄途径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甚至是学会控制情绪。
第二种: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人类天然就存在的思维方式。只是大多数孩子的自我中心的后期被家人给培养的更加的凸显,这种培养方式往往伴随着父母或者长辈的宠爱。
不是说不要孩子宠爱,只是宠溺孩子有时候也是可能会害了孩子。当发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自我中心,不管别人,只顾着自己,并且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时候,家长们就应该检讨一下自己非常对待孩子的方式,并要及时的纠正过来。
第三种:撒谎
撒谎虽然很多家长觉得是很严重的行为,并且会对孩子加以指导。但是因为有些孩子撒谎的目的很小,导致孩子受到的惩罚较低,甚至只是口头教育。会让孩子觉得撒谎这个行为家长本身是不在意的。
所以孩子会觉得撒谎这个行为本身是没有错的,只是不要被人发现就可以了。所以在得知孩子学会撒谎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指导孩子,让孩子远离这种行为。
第四种:伤害动物
伤害动物和使用暴力不同,有很多孩子在伤害动物的时候,是不知道动物也是会疼的,也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意思。
如果父母觉得孩子只是不懂事,不需要对这种事情进行管理的话。孩子在不知道疼痛和死亡的概念下,继续伤害动物,可能会对这种行为产生依赖,甚至发展到伤害人的身上。
其实对孩子性格形成影响的行为远不止这四种,还有很多行为不同的孩子都有会有不同的展开方式,那么父母需要做到就是要及时的引导孩子。
引导孩子的方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点:
1、培养孩子正常的发泄方式
大多数孩子的不正常行为都是在发泄情绪,所以拥有正常的情绪发泄方式,不光能帮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还可以让孩子远离不正常的失控行为。
一般可以培养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让孩子把时间精力都花在兴趣爱好上。在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积极地和孩子沟通,不要随意的打骂孩子,让孩子无从发泄情绪。
2、多和孩子平等的沟通
健全的人格建立在平等上,父母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从孩子的方向出发,才能知道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对孩子好,什么样的关心才是孩子真正所需要的,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孩子就一定要接受。
结语:
虽然人的性格可能都是天生养成的,但是后天的塑造也是很重要的。大家都是平凡人,能给孩子的可能会很少,但是一个好性格,绝对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